•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3

可以了bb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决策有用性举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自high患者

已采纳

决策有用观的理论观点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日渐发达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此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会计信息,从传统的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对未来信息的关注;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要求披露财务信息、定量信息和确定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披露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确定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提供总是要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以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决策有用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①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②只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无论信息的主观程度如何,信息量是多多益善;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并存择优,还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④不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精确性。[编辑]决策有用观的特点[1]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必须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因此,强调相关性甚于可靠性。在会计确认上不仅要确认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未发生但对企业有重要影响的事项。[编辑]决策有用观的优越性[1](1)坚持决策有用观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2)在会计计量模式上采用多种计价方式并存,反映了配比原则。(3)坚持决策有用观有利于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促进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编辑]决策有用观的局限性[1]决策有用观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较受托责任观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1)对“有用”的评价太主观,可操作性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多元的,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有用性的要求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对会计信息也有不同要求。此外,从决策有用观的主要内容上来看,是各种观点的糅合,比较含糊而不明确,因此可操作性低。(2)“决策有用”与审计目标的不协调。从审计产生的背景看,审计的产生在于受托责任,而不是决策有用,如果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审计就可能达不到目的。受托责任观的理论观点受托责任观可以追溯到会计产生之初,作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学派则得益于公司制的产生和发展。从会计发展的历史看,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的主要理论观点是:①会计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对委托方的忠实性;②受托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产权责任,产权必须如实反映、不偏不倚并可以验证,以维护产权主体的权益,因此更加强调可靠性;③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采用历史成本;④为了客观、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会计信息应尽可能精确。[编辑]受托责任观的特点[2]在受托责任观下,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财产的委托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和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利害关系人,并且这些使用者是现存的,而不是潜在的。由于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的评价,使用者所需的信息侧重历史的、已发生的信息,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资产计价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企业采用受托责任观,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受托责任观的局限性(1)受托责任学派强调真实地反映过去,主要关注企业的历史信息,而对于未来事项很难得以反映,例如,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报酬。(2)在会计处理上,用现时收入与历史成本计量的费用进行配比,难以体现真实性的原则。(3)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到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忽略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4)适用环境方面,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两权不分离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普遍存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委托方并不总是明确的。这时,受托责任观就受到了人们的质疑。[编辑]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区别[1]会计目标上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区别在于:一是决策有用观重视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把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意愿置之度外;相反,受托责任观重视的是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关系,委托者有了解情况的权利,受托者也有保守隐私的权利。二是决策有用观强调财务报告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认为只要提供的信息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并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就应该披露,在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上,特别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更为强调相关性;而受托责任观必须考虑向受托者提供或者不提供有关信息可能会对委托者以及受托者带来的影响,因此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三是根据决策有用观,会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根据受托责任观,会计的首要目标是计量受托的业绩。

会计决策有用性举例

345 评论(15)

乘风秋夜

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275 评论(13)

维尼yuan

有用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194 评论(10)

只会品菜

会计并不是无用,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于省钱,而不是赚钱。正是由于见不到钱,老板误认为会计无价值,不会将省钱作为会计的能力或绩效,而认为那是会计的本职工作。甚至听到同行其他企业会计做得好,为其他企业省了不少税,回来责怪会计的,扣工资! 这个行业的确有点力不从心,做得好得不到奖励,做的不好直接被说大学白读了,你说气不气!所以吧,刚毕业的会计去小公司受气,去大公司秒变螺丝钉,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或技术水平

148 评论(9)

林子夕silva

额呵呵···,书上找去~

33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