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小猫咪
随着网络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诈骗也在不断的增多。在我们的观念里,新接触网络的小白可能比较容易上当受骗。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从现有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从网络小白到大学生以及企业白领都有,归根结底是大家的防范意识不强造成的。会计小李被人拉入一个群里,一眼看上去群里的人都是公司的同事、领导。小李没有深究,只以为是公司新建的一个群。群里的成员经常讨论与公司有关的话题,让小李深信不疑。一次群里的领导以公司洽谈业务为由,要求小李紧急往指定的账号转账,会计小李因此被骗。防范此类骗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防骗意识,在转账前再三确认。
会计小李把账转出去几个小时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还是公司的领导在看到转账短信以后问小李才知道被骗了。由此可以看出,小李在转账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公司的审批程序转账。一般来说,按照公司财务制度转账,就能避免这类问题发生。
作为一名会计,小心谨慎应该是必备的技能。小李却在这件事情上大意了,由此还是说明自己的意识不够。在涉及到转账时,更应该小心,一定要确认无误后才能转。对于陌生账号,更应该打起精神仔细核查。
在这件事情上,只要有一个环节严谨一点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会计在接到转账通知后,跟公司领导确认;比如小李对大额的转账严格遵照财务制度,问题就可以避免。好在警方给力,把被骗的款项追回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Loli心的怪蜀黎
公司应该给会计部门加强防骗意识和宣传引导,毕竟会计部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如果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疏忽导致公司遭受巨额损失,将会导致整个公司破产,所有员工将失业。谢谢
S君临天下
有一个骗局一定要告诉广大应届生!!!
就是很多公司承诺,实习表现良好有转正机会这个,你可以去实习,但是就算进去了,也一定要追着问,有几个实习名额,其中有几个转正名额,名额几月份下发等等。
因为真的有公司,明明没有名额,也谎称有,先骗你去实习再说。然后你拼死拼活干了几个月,跟N多人“竞争”,努力表现自己,最后对方说,抱歉啊你的表现达不到转正的要求。
你能说什么?
我当时实习的时候去过一家报社,很大的那种!工资都免税的那种!主编说有转正名额,我就天真地信了,十一月入职,满心期待地想着一直干到毕业就转正。结果有一天,带我的编辑姐姐偷偷跟我说:咱们频道两年没有过应届生入职了,主编说的转正名额不可能下来的,你最好还是趁着不晚,去找找别的工作。
我心里将信将疑,晚上跟主编QQ,小心翼翼地问,主编,咱们转正名额什么时候能下来呢?
主编说:“这个不一定有的,要看你表现,要看到时候HR给我们几个。”
当时心里真是大写的卧槽。我要是不问,您根本不说对吧?面试时候的“表现好一定有转正机会”都是骗人的是吗……
后来参加工作才知道,好多公司都会这样做啊,甚至有些小公司,实习公司3000多,好像挺高的,但问题是转正以后工资跟实习是一样的。这就尴尬了,谁要做转正才3000的工作啊摔!
所以如果木有参加校招,而是通过实习转正渠道的同学,一定要擦亮眼睛,多问几遍,同时,手里还是多拿几个offer,心里才有底啊。
蓝缀天堂鸟
【导读】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生而为人,谁都想功成名就,光耀门楣,衣锦还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功是名是利,是赢得万人敬仰,是站在高山之巅,会计人职场生存法则亦是这样,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竟有大半时光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和身边同事共处的时间往往会超过最亲最爱的家人和朋友。
1、提升技能,打造自我品牌
职场上最终拼的是实力,公司要不要你,主要看你能不能为单位创造利润和价值;同事喜不喜欢你,主要看你的存在能否为团队带来实力,鼓舞士气。哲学上讲内因决定一切,自身工作能力强大了,才能为自己带来最大的安全感。
不断学习,拼搏努力,塑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职场上最受欢迎的两类人:要么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可以带领团队协调步调,凝聚人心;要么拥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在专业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打造知名度和权威性。
2、切忌八卦,莫要闲谈
电视剧的坏人经常死于话多,这种情形放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奏效。祸从口出,背后常嚼人口舌的人终不会有好的下场。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老祖宗留下的话总是没错的。同事之间的关系只是逢场作戏而已,所谓的侠肝义胆、两肋插刀这样的江湖义气是不存在的。大家只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已,出了公司,谁也不想联系谁,熟悉的陌生人,仅此而已。
3、切勿作践身体
身体是1,财富、感情、家庭全都是0,它们只有依附在1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和价值。如果1出现毛病了,还要这些有何用。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放诸四海而皆准。尤其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多少人倒在了它的魔爪之下从此再没有醒来。生命不复存在了,即使挣再多的钱,有再多的美女豪车和别墅,又有什么意义呢?
身体健康无恙,才能保证精神清爽。心情愉悦了,整个世界在你的眼里才会是丰富多彩,阳光灿烂的。锻炼身体吧,不管是跑步还是健身,不管是轻食还是节食,总之,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在人生这段旅程中,始终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而已。
4、明确和同事间的关系
同事只能是同事,且不可超越这个浅薄脆弱的社会关系。同事之间没有亲人的血缘,没有朋友的默契,没有同窗的青春,有的只是彼此之间的那点利益关系,最先掏心掏肺的人往往最后输得最惨。
无规矩不成方圆,今天就来捋一捋职场上的那些“潜规则”。“潜规则”重在一个“潜”,并没有白纸黑字的写在哪家公司的指导手册上,却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底线和原则。最好不要成为试图打破这个规则的人,否则你的下场会很惨。
职场上的“潜规则”还有很多,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事会计实务的我们也需慢慢学习,逐渐了解,或许让现实磨平自己的棱角会很无奈,但不合群就会被淘汰的道理大家都懂,来日尚多,我们以后再论!
吃土少年Hollar
职场的骗局有很多,有一些能避免,有一些永远都无法避免。
先说一种能避免的吧。
就是咱们最常见的面试成功之后让你去交工服的押金,体检费用等等,靠这些中介赚一些小小的费用。一般这种都是针对相对低端类型的工作,例如保安保姆等等,只要咱们保持警惕,这种很难上当受骗,而且这种普及的也比较多,大家都有了很好的防范意识,所以很容易避免。
再说说不能避免的,所有职场人士都能碰到的问题。
当我们去面试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性是很多的,而企业一旦看上我们就会显的很被动。这时候谈薪资的时候往往使我们提出一个方案,他们只有接受和不接受两种选择,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旦他们讨价还价,我们会立刻去别的公司应聘,待遇要比这里好。
而这时企业采用的方式就是答应下你的薪资要求,然后等你上班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突然找一些理由把你的工资降下来,常用的方式就是延长试用期。一般的试用期是3个月,这时候企业会跟你谈,说他们公司比较特殊,是6个月的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也在法律允许当中),这时你的薪水一直是百分之八十。
还有一种就是直接把你的薪资结构调整,按照底薪加提成,好像公司跟之前一样,但是拿到手的还是很少的,这就是企业常用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成本,我见过很多次了。
举一个我好朋友的案例,他去一家公司面试销售,谈好底薪加提成,因为他是销售,对底薪完全不在乎,完全是靠销售挣钱,结果来到这家公司三个月后转正时,告知公司转型了,没有提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销售愣是拿底薪拿了好久,多么悲催的一件事。
一旦进入公司,变相调整工资结构是非常坑人的,这时候刚工作了很短的时间,没办法辞职,会给下家公司造成不踏实的形象,也没办法向公司提要求,变成骑虎难下的局面,奉劝各位面试者一定要小心这种情况呀。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