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之悟空
1控制是控股比达到50%以上,不到50%但对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权的和半数人参加股东会的表决权也可以处控制了2固定资 产可收回金额可以按现金流量净现值与处置时公允价值扣相关税费较高者4所得税费用是营业利润*0.25加减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加减相关调增和调减项目(如研发费用,税法罚款,免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第3个不记得了,得去翻书,就写到这吧,等明天看了书再来修改
芋仔疙瘩牛牛
06、07级会计学专升本《高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大纲及模拟试卷 第一章:绪论1、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及其理解。2、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基础3、与高级财务会计相关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强化和延伸(重点:重要性要求,实质胜于形式要求)4、高级会计学的研究范围第二章:租赁会计1、租赁的定义和性质。2、以租赁双方对租货物的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对租赁的分类,融资租赁的定义及确定的条件。3、租赁业务的相关概念,租赁最低付款额,担保余值和未担保余值,租赁内含利率,另行借款外本,廉价选购权。4、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要求,租赁最低付款额及相关数据的计算,承租人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第三章:物价变动会计一、物价变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二、资本保全概念: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三、物价变动会计的含义及对物价变动采取的会计方法:部分调整法和全面调整法。四、物价变动会计的模式,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含义、特点,现行成本会计的含义特点。第四章:衍生工具会计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及内容。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和作用。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特征。五、外币业务会计中记账货币的概念。六、远期会计:公允价值和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处理。第五章:企业合并一、企业合并的含义。二、按企业合并的法律形式分类:吸收合并,创立合并,控投合并。三、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正商誉和负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四、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权益法合法、购买法的含义及特点。第六章:控制权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二、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确认子公司的两个标准,股权比例标准和控制权标准。三、控制权取得日编的合并财务报表。四、购买法下投资成本大于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情况下,有关调整抵销分录的偏制。第七章: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一、简单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的会计处理,简单权益权与复杂权益法的区别。二、控制权取得日后第一年工作底稿相关的调整抵销分录。第八章:集团内部往来业务的抵销一、集团内部销货业务的种类及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方法。二、集团内部存货顺流销货下,内部未实现利润第一年及第二年的抵销分录。第九章:外币报表折算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设计时应考虑的三个因素。二、各种折算方法下,财务报表项目折算汇率的选择。三、折算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第十章:企业清算破产与重整一、企业解放清算的会计处理要求。二、解敬清算下债务偿还顺序,剩余财产分配及清算期间损益处理的特殊要求。《高级财务会计》模拟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由此形成了 会计和 会计。2、按租货双方对租赁物所担的风险扣报酬为标准,可将租赁分为 租赁和 租赁。3、进行现汇交易时使用的汇率是 ,进行期汇交易时使用的汇率是 。4、合并理论主要有 理论、实体理论和 理论。5、运用货币与非货币法对外币报表项目进行折算时,长期借款应按 汇率折算,折旧费用应按 汇率折算。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内容中,没有被包括在本书中的内容是( )A、企业合并会计 B、物价变动会计C、人力资源会计 D、租货会计2、关于经营租赁,下列表述中正确的表述是( )A、租赁期间租金应予资本化 B、承租人租赁期间应计提折旧C、出租人转让了租赁资产的控制权 D、承租人租金计入当期费用3、企业进行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在期末进行账项调整时采用的汇率是( )A、现行汇率 B、历史汇率C、账面汇率 D、期初汇率4、通货膨胀是指( )A、个别物价上涨 B、个别物价下降C、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D、一般物价水平下降5、购买法下,控制权取得日,投资成本大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市价时,应( )A、确认为商誉 B、确认为费用C、确认为递延费用 D、冲减固定资产价值6、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判断投资企业是否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的股权比标准是( )A、20%以上 B、30%以上C、50%以上 D、70%以上7、在长期投资的简单权益法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表述是( )A、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帐B、对子公司的净利润,母公司应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效益C、对子公司的净利润,母公司在实际获得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效益D、对子公司的净损失,母公司应按持股比例确认为投资损失。8、母公司甲拥有两个子公司乙和丙,以下业务中属于水平销售的销货业务是指( )A、甲向乙销货 B、乙向甲销货C、乙向丙销货 D、甲向丙销货9、现行汇率法下,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是( )A、固定资产 B、实收资本C、存货 D、银行存款10、破产清算组工作人员的酬金及劳务费应计入( )A、清算损益 B、管理费用C、工资费用 D、清算费用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跨越单一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主要是指( )A、分支机构会计 B、合并会计报表C、分部报告 D、外币报表折算2、企业在下列情况下会发生外币业务( )A、赊账购买以外币标价的商品或劳务B、作为尚未履行的期汇合同的一方C、借入或借出其应付或应收金额按外币结算的资金D、因其原因取得或处置按外币计价的资产E、因其它原因承担或赔偿以外币表述的债务。3、下述会计模式中居于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有( )A、名义货币/历史成本 B、名义货币/现行成本C、稳值货币/历史成本 D、稳值货币/现行成本4、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包括( )A、会计政策一致 B、会计期间一致C、计量单位一致 D、企业规模大小一致5、时态法下,按现行汇率折算的会计报表项目是( )A、应收账款 B、按成本计价的存货C、长期借款 D、短期投资E、无形资产四、判断改正题:每题2分共20分1、按照实质胜于形式原则的要求,如果实质性的内容超过了外在形式的限制,那么会计应当以实质性内容为依据进行记录和报告( )更正:2、对出租人而言,如果与出租有关的一方对租赁资产的余值予以担保,则租赁最低付款额应包括部分担保的余值。( )更正:3、企业以期汇合同的方式进行外币交易的目的只能是对外币交易事项进行套期保值。( )更正:4、在物价上升时期持有货币性资产,在物价下降时期持有货币性负债,就能够给企业带来财务效益。( )更正:5、如果在控制权取得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需要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 )更正:6、母公司的国外全资子公司,如果其经营范围与母公司不同按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该子公司不应纳入合并范围。( )更正:7、在权益法下,从子公司分得的利润式股利,母公司应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 )更正:8、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集团内部公司间的所有交易和往来业务的消除分录,应分别计入母子公司的帐簿中。( )更正:9、在四种不同的折算方法下,对利润表中的折旧费用项目的折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更正:10、清算终了,企业的清算净收益,不必缴纳所得税。( )更正:五、简答题:共20分1、试述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本题8分)2、试述《国际会计准则17号——租赁会计》规定的确认融资租赁的四个条件。(本题6分)3、试述设计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时应考虑的三个因素,并以此对现有四种折算方法作简要评价。(本题6分)六、实务题:共30分1、杭州元通租赁公司2002年1月1日出租给悦达工业公司设备一台,租期4年,租金于每年年初支付,设备现行市价15,0000元,出租方内含利率12%,设备折日年限5年。租赁期满,出租方将设备收回。预计4年后设备余值为30000元,承租方担保50%,租期结束,设备实际余值为20000元。要求:(1)计算各年应付租金。 (2)编制租赁摊销表及承租方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四年期复利现值系数:0.6355四年期年金现值系数:3.2015三年期年金现值系数:2.4018 (本题12分)2、资料:黄海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1月20日销售商品一批给美国W公司,合同规定货款以美元结算,合同金额10万美元,美商将于2002年1月20日将货款支付给该公司,为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该公司于交易发生日与中国银行签订了三个月期的期汇合约,卖出10万美元。有关汇率资料如下:2001年11月20日:USI=8.1元12月31日:USI=8.0元2002年1月20日:USI=7.9元远期汇率3个月:USI=7.95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为该项经济业务进行帐务处理。(本题12分)3、假定20×3年母公司甲将成本为4000元的商品销售给子公司乙,售价5000元,乙公司当期对集团外销售其中的60%,售价为3600元,其余形成期末存货。要求:编制当年合并报表的报表的抵消分录 编制第二年合并抵消分录本题6分
猪猪爱次次
控制指一个企业能够统驭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借此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以下情况视为投资企业控制了被投资企业:1、通过与该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有权任免公司董事会等类似权利机构的多数成员。4、在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这是在建立实物负责制的基础上按售价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如下:①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②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③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④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售价金额核算法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 "库存商品"帐户的金额是否为含税售价的金额,决定于企业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一)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 1.进货的核算。某商业零售企业购进商品一批,对方出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税额17万元。购进商品款项通过银行支付。该批商品当月到达验收入库,进销差价率为15%,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则:购进商品支付款项时: 借:商品采购1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00×(1+15%)×(1+17%)〕 贷:商品采购100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5万元(100×15%) 应抵税金19.55万元。 2.销售收入的核算。若该企业本月实现销售金额为93.60万元(含向购买者收取的销项税额),收到的货款已存入银行。则: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万元 3.结转销售成本、应抵税金。在进行上述会计处理的同时,按商品不含税的售价金额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按上笔分录的销项税额(含税售价金额与不含税售价金额之差)冲转“应抵税金”科目。 借:商品销售成本80万元 应抵税金1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 4.结转进销差价。月末结转进销差价时,仍然采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摊,但需注意的是,应将期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部分调整为不含税的余额来计算差价率,即: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1+适用增值税税率)〕×100%。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 假设本题无期初余额,则:差价率=15÷〔80+(134.55-93.60)÷(1+17%)〕×100%=13.04%。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80×13.04%=10.43(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商品进销差价10.43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0.43万元。 5.结转利润。将“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和借方。 借: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贷:本年利润80万元 借:本年利润69.57万元(80-10.43) 贷:商品销售成本69.57万元 6.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库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额抵减“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方余额,同时扣除“应抵税金”科目贷方余额,然后再与有关项目进行合并,将结果数填入该表的“存货”项目。本例库存商品进价成本为30.43万元〔(134.55-93.60)-(15-10.43)-(19.55-13.60)〕。 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 若上例中该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6%),则无需设置“应抵税金”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进货的核算。购进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1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17×(1+15%)〕 贷:商品采购117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7.55万元(117×15%) 2.销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销售收入=93.60÷(1+6%)=88.30(万元),应交增值税额=88.30×6%=5.30(万元)。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30万元 3.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9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 4.结转进销差价。差价率=17.55÷〔88.30+(134.55-93.60)÷(1+6%)〕×100%=13.83%。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差价率=88.30×13.83%=12.21(万元)。 借:商品进销差价12.21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2.21万元 5.结转利润: 借: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贷:本年利润88.30万元 借:本年利润81.39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81.39万元(93.60-12.21) 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即按照所得税法要求的申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所得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是分析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根据未来适用的所得税率计算得出的需要在未来缴纳或抵减以后期间所得税的数额。具体参见《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别忘采纳嚎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