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果果
一、会计、财务与管理的基本认识财务与会计大不同,却与管理相似会计工作是管理信息的可靠统计财务工作是会计信息之分析与应用1.损益预算:格式上和损益表是完全一样的,通常在每个年度编制次年十二个月的预算,编制的原则是本年度的实际数字,加上营业政策所发生的影响数,所以是一个预期可以达成的营业目标。2.财务预算:这是资产负债的预算,通常是与营业收入的比率来表现,用以评估各种资产负债是否在合适的状况下。3.投资预算:增加固定资产的时候,都应该先编制投资预算,以便筹措资金来源,并防止资金滥用。4.资金预算:是现金(银行存款)的预算,通常只编制三个月,主要的目的在于催收账款及作资金调度。二、认识会计科目,看懂财务报表会计科目是管理信息的统计分类会计科目间的恒等关系1.收益-费用=损益2.资产=负债+股本+损益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要求一些特别的科目1)将金额大的事项,用会计科目作更详细的分类:2)将特殊成本与正常成本分开,以便异常管理:3)费用与企业组织配合,以便预算管理:4)会计科目按使用目的之不同而分开:用子科目产出明细表三、从损益表看出企业的经营能力损益表的一般常识1.第一类是营业收入2.第二类是营业成本3.第三类是营业费用4.第四类是营业外收支与预算比较阅读细分科目方便分析四、从资产负债表看透企业体质留意报表中隐藏的玄机兼顾安全性及获利性1.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的平衡2.企业成品、材料等存货资产与流动负债间的平衡常用会计科目平衡原则1.企业的存货价值与营业额间的平衡2.企业应收账款与销货额之间的平衡资金来源去路表显示改善或恶化阅读资产负债表是重要功课资金来源去路表计算与分析五、现金流量表的意义及应用掌握现金的流量状况现金流量表三大部份1.营业活动所造成现金的增减2.投资活动所造成的现金流入与流出3.理财活动所造成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现金流量表保持现金流入大于流出六、会计制度的借贷观念及应用借贷平衡防止单方资料疏漏具内部控制功能避免弊端七、企业都有三套账避免贪一时利惹无穷后患了解税务会计与其他会计的差异三套账的作业要点各不同管理会计要及时记账八、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的应用明确显示对企业的贡献充分掌握获利状况产生完整的管理效果九、有关投资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使投资计划更具体损益两平点营业额=总固定成本/毛利率1.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存货资产)/流动负债2.经营能力=存货/流动负债3.收款能力=应收账款/平均营业额4.客户质量=应收票据/平均营业额5.安定力=固定资产/(长期负债+资本)6.获利能力=损益/营业额十、掌握财务报告的阅读要领企业每月的财务报表通常有三份主表:即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留意收益的增减与性质注意变化研判公司前途重视利润到哪里去了财务报表编制方式掌握要领阅读报表阅读财务报表的方式是先看损益表,追查是否有某项业务或某部门绩效不彰,以致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按着查看资产负债表,检查主要资产负债科目是否真实,尤其是存货状况更应注意。最后看现金流量表,看看利润到哪里去了。
刘思韵2522
不正确。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截然分开的,无任何联系。标准格式的会计报表是按照会计准则做的,不一定能够满足管理层的要求,因些管理层会要求财务人员按公司的业务实质去做一些调整。
举一个小小例子,A公司和B公司为同一母公司控制下的兄弟企业,A公司有一套机器设备,正常的折旧费用都算在A公司头上,影响A公司的利润,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这套设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B在使用,那么A公司的管理层可能会认为自己不该全额承担这套设备的折旧费,因此会要求在会计报告中将这部分折旧费用移至B公司的会计报表中,那么这种人为调整后会计报告就可以称为管理用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按比较的指标分类:
(1)总量指标
总量是指财务报表某个项目的金额总量,例如净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等。 由于不同企业的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总量比较主要用于历史和预算比较。有时候总量指标也用于不同企业的比较,例如,证券分析机构按资产规模或利润多少建立的企业排行榜。
(2)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用倍数或比例表示的分数式,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比较。它们是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因此广泛用于历史比较、同业比较和预算比较。
(3)结构百分比
结构百分比是用百分率表示某一报表项目的内部结构。它反映该项目内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结构百分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财务比率。它们同样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可以用于本企业历史比较、与其他企业比较和与预算比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会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