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3

clubsummer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预期信用损失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lixcyrus

已采纳

一般资产的减值条件是有证据表明资产 已经发生了减值损失 才计提减值准备; 新准则下, 金融资产是通过 预估资产存在减值的可能性 来计提减值准备, 可见同等情况下,金融资产需要计提的减值准备会更多,计提的时间会早。 企业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对这些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1)债权投资、应收款项、其他债权投资;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     4) 部分 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由此可知, 只对AMC和FVOCI (不含指定的)这两类债券类投资金融资产进行计提,对股权类投资的金融资产, 不计提减值准备 。 预期信用损失: 以违约概率为权重的、金融工具现金流缺口的现值 的加权平均值 。 预期信用损失是根据经验和现有情况, 预计发生违约的概率和违约损失大小 而来。 最简单的例子,假设发生违约的概率是10%,预计发生违约的部分能收回来10%,放贷总额100万, 预期信用损失=100*10%*10%=1;虽然自购买起违约的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但因为金融资产减值是一种提前的风险预测,因此, 按照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账面余值) * 实际利率 如果债务人一切正常,但是购买以后发现例如债务人无法及时还款或者发生违约的风险很大,比如出现股价异常波动、超期支付利息等。虽然违约风险显著增加,但还不至于发生信用减值。 需要 对整个金融资产的存续期间的预期信用损失 计提减值准备。 但是因为尚未发生信用减值损失,账面余额仍是摊余成本,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账面余额)* 实际利率 这个阶段债务人已经发生了类似于资不抵债,借款逾期,诉讼不断等信用减值损失,因此, 需要对整个金融资产的存续期间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不再是账面余额,需要从账面余额中扣除减值准备的金额。 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账面余额-信用减值损失)*实际利率 A公司2019年末来自众多小客户的应收账款合计为6000万。A公司根据代表偿付能力的客户共同风险特征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并对上述应收账款始终按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A公司根据逾期天数与违约损失率确定该应收账款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 未逾期的违约损失率1%,逾期1-30天的违约损失率2%,逾期31-60天的违约损失率3%,逾期61-90天的违约损失率4%,逾期大于90天的违约损失率5%、     未逾期:3000万元,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3 000×1%=30     逾期1-30天:15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 500×2%=30     逾期31-60天:12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 200×3%=36     逾期61~90天:2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200×4%=8     逾期﹥90天:1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00×5%=5减值适用的范围包括: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合同资产以及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一般资产的减值准备,计入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金融工具预期发生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计入【信用减值损失】科目,科目列示在【资产减值损失】的上面。      借:信用减值损失 (以前走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进行了调整) 贷:坏账准备      贷: 债权投资/贷款减值准备      贷: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贷: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      贷:预计负债   (对于 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      贷:其他综合收益(对于 其他债权投资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例如,从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转为按照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时), 则 应当将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的,贷记相应资产科目      借:贷款损失准备      借:坏账准备      借: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等      贷:贷款   (相应的资产科目)      贷:应收账款      贷:合同资产等 若核销金额大于已计提的损失准备,借记【信用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贷款   (相应的资产科目)      贷:应收账款      贷:合同资产等可变现净值 与 成本比较, 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 可回收金额 与 (原值-累计折旧)比较,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控股合并) 可回收金额 与 (原值-累计折旧)比较,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可回收金额 与账面价值比较,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可以理解为AMC类的金融资产 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贷:预计负债 (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的减值备抵科目)

中级会计预期信用损失法

281 评论(12)

柚柚滴溜溜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如:金额1000万元,违约率3%,30%的违约损失率,则预期信用损失=1000×3%×30%=9(万元)。所以在很多商业借贷中都会有这个预期信用损失,你必须要缴纳这部分的资金,如果你不缴纳的话就不能够进行商业贷款。 预期信用损失的具体介绍 其实普通人在贷款的时候是没有预期信用损失的,只有企业在进行大额贷款的时候,才会用到预期信用损失的计算公式。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所以很多企业不仅是有贷款,还是要支付信用损失的,这也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但如果不进行贷款,就没有资金扩大规模。 预期信用损失存在的必要性 其实预期信用损失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预期信用,损失很多人都不会把钱借给企业。因为如果企业没有能力还款就可以申请破产清算,那么借出去的钱就打了水漂,有了这个预期信用损失企业就必须要先付一部分费用,减少了借钱的风险。所以预期信用损失这个制度也是比较好的,如今已经在很多企业中推行了。 企业在估计现金流的时候也会考虑预期信用损失,如果预期信用损失的额度太大,那么企业的盈利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借款的时候,就会考虑预期信用损失,尽可能的把这个损失的额度降到最低。

22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