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58

bluebirdtang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汇兑损益怎么查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P-bangbangbang

已采纳

因发生时汇率和1月末汇率一样,因此1月不产生汇兑差额。2月货款未收到,因此2月会对差额=20×(8.28-8.25)=0.6

会计汇兑损益怎么查

168 评论(10)

小小千寻小尼玛

某外币账户的汇兑差额=期末外币余额×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期初记账本位币余额+本期外币增加发生额×折算汇率-本期外币减少发生额×折算汇率]资产类账户:正数说明是汇兑收益;负数说明是汇兑损失负债类账户:正数说明是汇兑损失;负数说明是汇兑收益查看财务费用明细科目——汇兑损益的借方和贷方。正常情况下,借方红字是汇兑收益;借方蓝字汇兑损失。费用类账户,结转才使用贷方,一般不用贷方显示收入。但也要看看企业记账是否规范,有些企业记账随意性较强,一会儿放在借方红字,一会儿放在贷方蓝字。需要抽查凭证20%,如果都规范,可以认为企业记账符合要求,按正常情况处理。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的区分如下:例如,美元100元,记账日汇率6.08;结汇日汇率6.14,人民币升值,这时是汇兑收益,即记账日美元折合人民币608元,结汇日折合人民币614元,汇兑收益614-608=6元(人民币)记账借:银行存款 6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6同样是100美元,如果记账日汇率6.19;结汇日汇率6.14,人民币贬值,这时是汇兑损失,即记账日美元折合人民币619元,结汇日折合人民币614元,汇兑收益614-619=-5元(人民币)记账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5贷:银行存款 5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结汇时: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的数字)财务费用(借贷方的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贷: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购汇时:借: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145 评论(9)

曾涛~家居建材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72 评论(9)

xuzhenying

汇兑损益是指记帐本位币与其他货币在兑换和折算时所产生的损益。对汇兑损益的确认,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汇兑损益的实现为标准,在实现损益时确认;二是由于外汇汇率变动所引起的折算差异,均视为汇兑损益,不论其是否实现,均在汇率发生变动时反映。前者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后者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333 评论(12)

小喵酱碎碎念

出货时,依据当月1日或出口当日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做销售处理;收汇时,依据收汇当日的外汇牌价折算为人民币,作为收回应收款处理;结汇时,依据结汇当日的外汇牌价售出外汇,所取得的人民币与收汇时折算成的人民币比较,差额就是汇兑损益。销售时,借:应收外汇款42240(折算为人民币),贷:主营业务收入收回时,借:银行存款42125(折算为人民币),财务费用115,贷:应收外汇款结汇时,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

231 评论(9)

annking168

一、汇兑损益的两种确认方法:1、当期确认法,是指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理由: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要分期确认收益,如果一笔外币购销业务的发生日和结算日分属于两个会计期间,那么,在报表编制日和结算日汇率变动对该交易所涉及的外币应收应付账户的影响也应分别属于前后两个会计期间,因此,为了反映汇率变动跨越两个会计期间的实际过程,应在每期期末按期末汇率将外币应收应付款项的外币金额调整为记账本位币,并在当期确认由于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汇兑损益。 2、递延法,是指将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反映在“递延汇兑损益”账户,递延到以后各期,待外币账款结算时,再将递延的汇兑损益转入当期。理由:汇率的变动不可能永远是单向的,在汇率发生逆向变动的情况下,上一期期末确认的,已计入上期汇兑损益的未实现汇兑损益在本期就不能实现,从而歪曲了企业前后两个会计期间的损益情况,因此,在会计期末按期末汇率将外币应收应付款项账户的外币金额调整为记账本位币时,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未实现汇兑损益不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应将它递延至下一会计期间的结算日。二、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213 评论(10)

是薇一的我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具体分三种情况:

1、购汇付款或收款结汇所产生的汇兑损益,看是汇兑收益还是汇兑损失,借/贷:财务费用;借/贷:银行存款;

2、月末由于汇率变动对银行外币存款余额进行的重估,这个也是借/贷:财务费用;借/贷:银行存款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已实现汇兑损益。

3、月末由于汇率变动对外币应收账款余额和应付账款余额进行重估,借/贷:财务费用;借/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如果要做得细,可以为每家客户或供应商算,简单处理的话可以只计算一个总数。

扩展资料:

处理方法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从处理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会计报表,进行立即认定,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递延处理。

对于“已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清算当期的损益表,影响当期的损益;而“未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项目,则应递延至其发生,即递延至交易实际清算时,再列入损益表。

总之,对于交易损益而言,只有当其实际发生时,才会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应当计入损益表。此外,某些与取得长期资产或产生长期负债有关的汇兑损益,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当在长期资产的使用期或长期债务的有效期内进行摊销。

换算损益由于不涉及不同的会计期间,所以不存在递延与否的问题。

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汇兑损益

248 评论(8)

高@设计师

1、收回a公司欠款汇兑损益:20000*(8.24-8.23)=200借:银行存款-美元                164800(发生日汇率)贷:应收账款-a公司美元        164600(4月30日汇率计算的余额)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00

2、向c公司销售商品

借:应收账款-c公司美元        66000(发生日汇率)贷:主营业务收入                66000

3、以美元还b公司货款借:应付账款                32920(余额)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80贷:银行存款-美元        33000(发生日即期汇率)

4、5月31日美元余额=60000+(1)20000-(3)4000=76000美元人民币余额=60000*8.23+20000*8.24-4000*8.25=625600元以当日汇率折算人民币余额=76000*8.27=628520元银行存款汇兑差额=628520-625600=2920元

借:银行存款-美元        2920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920

应收账款c公司汇兑损益=8000*(8.27-8.25)=160借:应收账款-c公司美元        160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160

5、应收账款a公司余额0,应付账款b公司余额0

扩展资料

注意

一、实现与否

是否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汇率变动应确认为汇兑损益,因此,对外币账户均应按新汇率作为折合率,重新折合,并每月调整一次所有外币账户余额。如采用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发生贬值,则外币资产发生汇兑收益,外币负债产生汇兑损失;反之,采用某种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发生贬值,则人民币账户发生汇兑损失,人民币负债产生汇兑收益。

二、处理得失

按会计制度规定,汇兑损益按照下列原则处理:

1)筹建期发生的汇兑损失与汇兑收益相抵后,如为损失净额,应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为收益净额,按下列方法处理:一是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转销;二是留待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亏损;三是留待并入清算收益。上述三种处理办法,由企业自行选定。

2)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失净额,计入财务费用;

3)清算期间发生的汇兑损失净额,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所购建的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计入资产的购建成本,同利息处理办法一样。

三、是否合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外币兑换应遵守这样几项规定:应通过中国银行或国家授权的外币机构办理;应为国家规定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只允许将自由兑换货币兑换成人民币,而不得相反。稽查外币业务往来交易时,应注意以上规定。

根据规定,企业将外币存款向银行兑换人民币,银行要按兑换当天牌价的买价计算。企业应将卖给银行的外币,按当天买价折算所得的人民币金额,与企业外币存款减少时按当天或当月1日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企业将外币向银行兑换另一种外币时,应按实际兑入的外币金额和企业选用的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实际兑出的外币金额和企业选用的汇率折合记账本位币,两者差额计入汇兑损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汇兑损益

243 评论(9)

健康是福83

卖出的时候计算,买、卖都以当月1日的汇率计算,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11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