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胖妞儿
首先要弄清楚,主营业务收入(支出)和其他业务收入(支出)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收入(支出),而营业外收入(支出)则属于企业非正常经营收入(支出),故称其为“营业外”收入(支出),强调“营业外”,而主营业务收入(支出)和其他业务收入(支出)是营业内的业务分录。主营业务收入(支出)是该企业主要营业的对象销售(购进),一般企业性质都会对该情况进行说明;其他业务收入(支出)是企业主营业务意外的业务收入(支出);(如,以销售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该企业如果进行销售原材料,则记为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其主营的产品,则记为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支出)是指企业营业外获得的意外所得(损失),强调的是“意外”,如受到的捐赠.奖励(营业外收入)罚款.意外损失(营业外支出);
笨鸟肥肥
简单的说,费用包含支出,支出包含成本。费用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所有的企业经济利益流出都称为费用支出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可以是眼前的也可以是未来的成本是一个具体化到每件产品的概念,我们通常用制造费用来归集,再分配到生产成本——XX产品等明细中去。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也称生产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支出与费用、成本之间的关系:(1)收益性支出形成费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根据配比原则,收益性支出形成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笔者认为,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时间标准如果以月为单位,可能更恰当,更容易使相关概念之间的协调,避免相互矛盾的产生。(2)资本性支出形成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根据配比原则及资产的定义,由于资本性支出使几个会计期间受益,在发生的当期就不能作为费用计入损益,而应该作为资产在未来的受益期间内分期转作费用。因此,资本性支出形成资产,而资产的取得成本,就是全部资本性支出。收入:指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如销售商品、出售不需用原材料、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 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可引起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从而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如可增加或部分增加存款;可冲减或部分冲减预收账款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所有者投入资本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 如投资者投入设备,直接增加实收资本。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