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林巧洳)
补偿性余额,即企业贷款时,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额。
通过补偿性余额的留存,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增进其信用意识及积极主动还款意识,提高偿债能力,但是也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从银行角度来讲,可以降低风险,补偿可能透支的贷款损失。
补偿性余额的利率计算: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扩展资料:
补偿性存款余额
补偿性存款余额是商业银行除向企业收取贷款利息外,还往往要求后者在银行帐户中保持一个最低存款余额,这个余额就叫补偿性存款余额。它或者同实际贷款总额成正比,或者同信贷限额成正比。
这种补偿性存款余额的多少,因银行和借款企业的不同而各异,但许多银行要求借款企业至少必须保持相当于信贷限额15%的存款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企业保持补偿性借款余额将会提高企业的流动性。银行在必要时,可以行使法律给予它的补偿权,用借款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来偿还全部贷款或一部分贷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偿性存款余额
小小爱小吃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补偿性余额的利率计算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例1: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12%÷(1-10%)=13.33%例2:某企业按年利率4.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多少?实际利率 = 4.5%÷(1-10%)×100% = 5%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企业保持借款额一定比例的存款金额不能动用,由于这部分金额一直存在银行,相当于“抵押”给银行了,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到期时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归还部分银行存款,对银行做一定的补偿。行政征收是带有强制性的,只有国家才能进行征收,征收后标的物的权属将由集体或个人所有改变为国家所有,被征收方即是特定的相对人,需要按照征收的相关补偿标准进行补偿。例子:修建高速公路,需征收某县某乡某村某农户的自有住房,则某农户为“特定的人”,而某村的其他未在征收范围内的农户并不是征收对象,所以不是“面向社会普遍实施”;受损失的只是某农户,因此补偿款只能给被征收的某农户,其他农户不能领取补偿。
咂咂咂1
补偿性余额计算公式是: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账户必须要拥有的最低金额,它是用于抵消银行在设立贷款时,所需要的成本消费。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的方式不会加剧企业的利息,但是会提高利率,所以企业实际贷款的总额会减少。补偿性余额又称为最低存款余额,是指企业向银行借款时,银行要求借款企业以低息或者无息形式,在银行中按贷款限额或实际使用额保持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余额。最低存款余额一般占借款额的10%左右。【拓展资料】补偿性余额是贷款发放银行要求借款企业以低息或者无息的形式,按贷款总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的贷款额存入贷款发放银行当中。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企业交付的利息不变,到账的实际贷款总额减少,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的数量主要受信贷市场竞争的影响。如果信贷市场供大于求,那么在签订贷款协定时,借款者可能会处于有利的地位,补偿性余额可能就较小;反之,则借款者就可能不得不接受较高的补偿性余额。从贷款人角度来考察,贷款风险是指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贷款风险通常是对贷款人而言的。贷款风险是可以度量的,贷款风险具有可测性,可以通过综合考察一些因素,在贷款发放之前或之后,测算出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概率。所谓贷款风险度就是指衡量贷款风险程度大小的尺度,贷款风险度是一个可以测算出来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它通常大于零小于1,贷款风险度越大,说明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贷款风险度越小,说明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大。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12%÷(1-10%)=13.33%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