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2764311
一、 会计行业建立绩效考核标准的总体要求 1、业务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并重。业务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应该遵循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并重的原则。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甚至应稍稍偏重质量指标。 2、在项目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定期综合考核 项目绩效考核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重点。事务所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考核,可以结合分级复核进行,即由各级复核人担任考核人,考核的具体指标往往就是复核中关注的问题。不少事务所的经验证明,这可以使两者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在项目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既可以进行个人的定期综合考核,还可以对执业团队(审计小组和项目组)的绩效进行定期综合考核。对管理层的绩效则往往着重定期(每半年或分季)的综合考核。 3、坚持公开、民主、公平、客观、责任、时效等原则 应该公布制定的考核指标以及考核程序和方法,鼓励被考核者和考核者沟通,切忌考核层“暗箱操作”。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应该注意公平对待各类各级员工,注意处理好管理层与员工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激励机制中,这具体体现为各级工资奖酬间的级差倍数。应该辩明考核指标是否在被考核者的权责范围之内,注意排除被考核者无法改变的外在因素影响。为掌握时效而适当地简化考核指标和程序是可取的。在决定重大职位提升或要确定重大业务功过的考核中,宜聘请独立的有足够专业能力的第三者或专家参与评判。 4、处理好可控与不可控、量化与非量化、财务性与非财务性、中期性与短期性等关系 根据责任原则,尽量排除不可控因素,并且应辨明不同人员的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根据公平原则,尽可能采用量化方式(如工作量可按制定的系数折算为标准工作小时);对于难以量化的因素,要尽可能采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述清楚。考核指标设计应该中期、短期并重,以避免被考核者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如近期业务收入)而采取的短期行为(如忽视业务质量)。二、会计行业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的操作方法1、考核指标尽量做到详细但不宜过多。要抓住在现阶段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大体而言,对管理层来说,是考核其开拓业务、监控执业和经营管理的综合能力;对一般员工来说,应考核其职业道德、业务胜任能力和后续培训成绩。在这样的范围内,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指标,并应逐年修订。 2、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一般来说,评价基准可以比照以下方式确定:凭经验决定,即根据历史记录,采用统计方法求得平均标准,再根据对当前环境因素的判断,确定适用的标准;以行业的平均数为基准;以当地行业中最具绩效的事务所或具体竞争对手作为对象,以之为基础来设定标准;以计划目标如预算数等为标准。 3、考核指标涵盖的范围(1)对管理层的考核指标体系:负责的业务项目及净收入的总量;当年负责发展的业务项目及净收入的增量;对共同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作出贡献的程度;负责的业务项目的客户满意程度;为提高事务所的社会声誉作出的具体贡献;帮助其他合伙人、特别是培养新合伙人的工作;培养专业人员和辅导专业人员成长的业绩;当年承担的业务督导和复核工作量;在业务督导和复核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重大问题的情况;在经营管理工作方面作出的贡献(可根据分管情况制定具体指标)。 (2)专业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工作责任感和勤奋程度(可参考业务考勤记录);当年完成的工作量;当年在协助发展业务方面做出的贡献(偏重于高级经理层);当年参加后续培训的情况和成绩;专业技能和执业能力的提高程度;完成工作的质量;职业谨慎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突出事例;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偏重于高级经理和经理层);对业务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偏重于高级经理和经理层);特殊或突出的贡献或重大过错;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的次数和有效性。
cloverEcho
1.BSC(Balanced Score Card),即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2.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即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战略管理 通过明确定义管理层和员工都同意的目标来提高组织绩效的模式。根据这一理论,在目标设定和行动计划中拥有发言权,可以鼓励员工的参与和承诺,并使整个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
3.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4.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5.360度考评体系:是指与被考核者在工作中有较多工作接触、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表现比较了解的不同方面的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完成后根据确定的不同评价者的权重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结果。
如此多的绩效管理方法,目前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越来越多公司的选择。甚至理想汽车的CEO李想也说:“如果没有OKR,可能就没有理想汽车!”可见OKR对企业的重要性!
企易立专注打造集OKR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团队协作套件及数据报表分析功能为一体的企业团队协作及人力管理平台,助力企业实施落地企业战略目标。
新雨初晴水星
以软件开发人员为例:
1. 制定整体策略
绩效的管理的第一步,首先应该明白整体的策略是怎样的,这一般跟团队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有关。比如一个10人以下的小团队和一个100人以上的大团队,前者肯定是要寻求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方式,而后者就需要更为复杂的、有体制的管理方式。
2. 目标和OKR
绩效目标的制定、引导和监控,就不得不提 OKR 了。OKR 是一种简便且强大的目标管理方法,相对于 KPI 而言,可以帮助员工建立一个更清晰的目标。
一方面,OKR 中的 O 可以使团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专注;另一方面,KRs 又为目标如何实现提供了灵活度。总体来说,OKR 可以保持专注度和灵活度之间的平衡。
3. 绩效考核
虽然在开发方面的考核指标不存在银弹,但是依然有一些可遵循的指南供参考。《Accelerate》一书把衡量软件开发和交付方面的标准叫作软件交付绩效。它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节奏:
稳定性:
以这两个指南为指导,可根据团队实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考核指标。之后结合 ONES Performance 效能管理工具,帮助衡量开发人员的绩效,进行效能的持续改进。
ONES 帮助衡量开发人员绩效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