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colnsuper
有关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与商誉有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应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路人乙1987
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米米狗狗
谁能想到,五一小长假后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的是两市超1000股跌停。痛心不已(但已提前清仓)的城叔表示,今天不聊股票,聊一聊15座新一线城市里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地方经济的缩影,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活跃度。截至目前,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发布已经收尾。15座新一线城市的上市公司表现如何?城叔整理了这些公司的年报,通过5组数据分析一探究竟。01总市值杭州一马当先在城叔统计的15座新一线城市中,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杭州上市公司的市值最高,达到13550.77万亿,也是15座城市里唯一上市公司市值破万亿的城市。紧随其后的江苏二城——南京和苏州,上市公司市值比杭州分别少了将近5000亿和6500亿。指标说明:(1)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反映了一座城市所有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整体规模(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市值求和,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含限售股)(3)数据统计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12月31日不过,杭州上市公司虽多,但大部分公司市值都不是很大,除了海康威视市值超过了2000亿以外,其他上市公司市值都在700亿以下,市值低于百亿的上市公司就有97家。位于总市值最后一名的东莞同样是“迷你型”上市公司集中的城市。东莞拥有27家上市公司,除了生益科技市值超过了200亿,其他公司的市值都在百亿以下。总体来看,在2018年12月31日这个节点上,城叔统计的这15座城市上市公司市值分布主要在4000-6000亿的范围内。包括成都、长沙等在内的内陆城市的上市公司总市值,都在这一区间。02总资产南京超出杭州两倍如果说总市值主要是看二级市场上的表现,那么资产则是写在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从报表上来看,在这15座城市中,上市公司总资产超过万亿的总共有9城,南京上市公司的资产总和最高,达到47172.74万亿,是第二名杭州的两倍还多。南京在总资产这项指标领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拥有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这两家银行。指标说明:(1)总资产指标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规模(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总资产科目求和,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资产规模。(3)数据统计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12月31日在这15座新一线城市里,还有两家的上市公司总资产不足2000亿,他们就是东莞和沈阳。一方面来看,这两座城市上市公司数量少——东莞27家、沈阳23家;另一方面来看,这两座城市的上市公司体量也小,缺乏“巨无霸”类型的上市公司。从总负债排名来看,呈现出与总资产相似的特征。指标说明:(1)总负债指标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整体负债情况(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负债科目,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的整体负债情况。(3)数据统计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12月31日资产包括了各种类型,其中能够灵活使用的,当然是现金。我们再来看看,各城市的上市公司,手里究竟有多少能够支配的“cash”。指标说明:(1)平均货币资金指标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拥有货币资金的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城市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情况和现金管理情况(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科目计算平均值,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平均货币资金拥有量(3)数据统计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12月31日分别将15座城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科目计算平均值后发现,在15城上市公司平均货币资金中,南京、青岛和西安三城上市公司平均货币资金拥有量排名最高。宁波虽然在上市公司总资产排名上雄踞15城第三,但货币资金的平均拥有量仅排第九位。03平均商誉天津、苏州、武汉过百亿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城叔把目光放在了“商誉”这个科目上。去年11月16日,证监会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引发市场对于A股商誉减值问题的关注。商誉的形成来源于并购,本质是收购方认可标的未来的发展,给予企业的一定溢价。从去年开始,商誉减值引发业绩暴雷的事件频频发生,市场也对商誉较高的上市公司十分警惕和关注。城叔经过统计后发现,15城上市公司平均商誉最高的是天津、苏州和武汉,均是百亿级别,而其他城市上市公司的平均商誉,则不超过17亿。指标说明:(1)平均商誉指标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商誉平均水平(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商誉科目计算平均值,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商誉情况(3)数据统计的时间节点为2018年12月31日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三座城市平均商誉之所以高,都与城内拥有商誉“巨无霸”有关。例如天津的海航科技、苏州的长江润发、武汉的当代明诚等。04净利润东莞“不赚反亏”再来看上市公司们的利润表。总体来看,13座城市的上市公司都在2018年实现了超过千亿的营业总收入。2018年,杭州和天津成为了两座上市公司“最能卖”的城市,双双实现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破万亿元大关。营业总收入排名前五的城市中,重庆是唯一跻身前五的中西部城市。我们也要注意到,沈阳和东莞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还不及杭州的“零头”。指标说明:(1)营业总收入指标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的经营成果(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各上市公司2018年度利润表中的营业总收入科目进行求和,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的经营成果。(3)数据统计区间为2018年度虽然杭州营业总收入最高,但如果看实实在在赚到的“净利润”,南京还是笑傲十五城。指标说明:(1)净利润指标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的盈利情况(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各上市公司2018年度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科目求和,呈现出各城市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各城市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3)数据统计区间为2018年度2018年,南京上市公司们实现了691.15亿净利润,是第三名宁波的两倍还多。郑州和沈阳两座城市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综合加起来都没超过30亿,东莞更是十五座城市里唯一一家城内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为负的城市。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东莞城内的上市公司,如果加起来的话,不仅忙了一年没赚到钱,反倒亏了8.21亿。05平均销售费青岛高达13.76亿当然,实现利润多的上市公司,产生的所得税也多。下图是2018年15座城市上市公司产生的所得税情况。指标说明:(1)所得税综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产生的企业所得税情况(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各上市公司2018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科目求平均值,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各城市上市公司产生的企业所得税。(3)数据统计区间为2018年度为了实现收入,上市公司往往要投入资源和代价,这部分的资源和代价就会反应到利润表中“销售费用”这一科目。城叔统计了2018年各城市的上市公司为了“提升销售”所花的钱,发现青岛的上市公司平均销售费用最高,达到了13.76亿元。指标说明:(1)平均销售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城市上市公司在销售上投入的资源情况(2)计算方法:分别将15座城市各上市公司2018年度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科目求平均值,得出各城市上市公司在2018年度各城市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费用。如果再仔细翻一番年报就会发现,青岛之所以平均销售费用很高,离不开青岛海尔的贡献。过去的一年,青岛海尔的销售费用达到了286.53亿,与青岛销售费用第二高的青岛啤酒(48.69亿)相比,高出了一个数量级。高销售费用下青岛海尔同样实现了高营业总收入,去年青岛海尔的营业总收入达到1833.16亿,占青岛所有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49.38%,无疑是青岛所有上市公司里的“大拿”。
岚岛全屋定制
一、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二、、然后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账面价值
三、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的最高者
1、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后的净额
2、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3、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商誉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公司在确定商誉减值测试时点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未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2、未充分关注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实际经营状况及未来经营规划等因素,未合理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在商誉出现特定减值迹象时,未及时进行减值测试,且无合理理由。
3、简单以并购重组相关方有业绩补偿承诺、尚在业绩补偿期间为由,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公司在将商誉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对资产组的认定不符合资产组的概念,未充分考虑资产组产生现金流入的独立性。
2、未充分辨识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未充分考虑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简单将形成商誉时收购的子公司股权作为商誉减值测试对象。
3、未合理对商誉账面价值进行分摊,相关分摊基础(如公允价值)的确定缺乏合理依据。
4、未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调整计入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
5、因重组等原因导致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构成发生改变时,未重新认定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并重新对商誉账面价值进行合理分摊。
6、无合理理由随意变更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如商誉减值测试时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与商誉初始确认时的不一致,或前后会计期间将商誉分摊至不同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