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2

xieyouliab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总会计报表的是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追梦1区14号

已采纳

会计报表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theBalance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2、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公司本期(年度或中期)内至截至期末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其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5、附注附表即从属报表,是指对主表中不能或难以详细反映的一些重要信息所做的补充说明的报表。现行的附表主要有: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主表与有关附表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主表反映企业的主要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附表则对主表进一步补充说明。

总会计报表的是

273 评论(15)

天天要开心哦

会计5大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2、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4、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包括在年度会计报表中,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是会计制度改革新增加的。5、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去向。利润分配表包括在年度会计报表中,是利润表的附表。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情况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了解利润分配的构成,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据。

138 评论(12)

丫丫由由

1、按照编报时间可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预算执行情况表反映预算收支的完成情况,其旬报、月报和年报的格式及内容不尽相同。月度和年度的资产负债表的表式完全相同,但内容却不尽一致。

2、按照报表反映的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投放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

3、按编制单位可分为本级报表和汇总报表。

扩展资料

发展过程

1、1949-1965年创立“总预算会计”,分设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会计要素,以“资产=负债”作为基本会计等式,实行收付实现制,采用借贷记账法,编报资产负债表、收支决算表。

2、1966-1997年调整为“财政总会计”,改设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会计要素,改设基本会计等式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改用资金收付记账法,编报资金活动情况表、财政收支决算总表、预算外收支决算表。

3、1998年实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重大改革,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记账方法和会计报表等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总预算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

309 评论(9)

chunping1988

会计报表是会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也称财务报表。所谓会计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结构情况、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的实现及分配情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增加情况的书面文件。它由主表及相关附表组成,其中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附表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等。主表与有关附表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附表是对主表的进一步补充。 会计报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比较常见的分类标准及类别有五种,分别为:1、会计报表按其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动态会计报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比如:利润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现金的流出及净增加数,因此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属于动态会计报表;静态会计报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资产和权益总额的会计报表,比如: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因此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会计报表。2、会计报表按其编报的时间,可以分为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半年度报表和年度报表。月度报表简称为月报,每月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季度报表简称为季报,每季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半年度报表简称为半年报,每年6月30日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与月报和季报在部分指标上有一定的差异;年度报表简称为年报,每年编报一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它要求完整、反映地全面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3、会计报表按其编制的单位,可以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单位报表是指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反映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汇总报表是指由总公司或主管部门(系统),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连同本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会计报表,以反映总公司或本部门(系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4、会计报表按其编制的范围,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个别会计报表是指仅仅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将多个具有控股关系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合并编制的会计报表,该报表由母公司进行编制,包括所有控股公司会计报表的数字。5、会计报表按其服务的对象,可以分为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对内报表是指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而编制的不对外公开的会计报表,它不要求统一格式,没有统一指标体系,如成本表就属于对内报表;对外报表是指企业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编制的对外提供服务的会计报表,它要求有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均属于对外报表。

82 评论(8)

尼古丁00144

年报表与月报表无大的区别,只是会计期间不同。年报表重要的是应注意本年利润一定要结转到利润分配科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本年利润为盈利时,要计提盈余公积(税法有规定)。

355 评论(13)

沈阳王小圈儿

会计报表是企业、单位会计部门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会计报表按编制时间可分为月报表、季报表、半年报表和年报表。会计报表按报送对象不同,可分为对内报表和对外报表。内部管理所需会计报表的数量、内容、格式和报送时间,由单位自行制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指标内容、编制时间等,均应执行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统一规定。(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以企业为例,下同)在某一特定日期(年末、季末、月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1.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边为资产,右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方内部按照各自的具体项目排列,资产各项目合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合计相等。3.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报表的资产项目,说明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及其分布。(2)报表的负债项目,显示了企业所负担的债务的不同偿还期限,可据以了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3)所有者权益项目,说明了企业投资者对本企业资产所持有的权益份额,可据以了解企业财务实力。(4)可据以了解企业未来财务状况,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二)损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分配情况的报表。1.损益表的理论基础是: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2.损益表的基本结构。损益表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之分,多步骤的格式是:产品销售收入减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于产品销售利润;再加其他业务利润,减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于营业利润;再加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等于利润总额;再减企业所得税,等于净利润。3.损益表的作用。(1)反映企业利润总额的形成步骤,揭示利润总额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2)可以使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盈利状况和工作成绩。(3)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预测企业今后的盈利能力。(三)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期间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营运资金指企业生产经营周转过程中使用的资金。1.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理论依据是: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流动资产本年增加数-流动负债本年增加数。2.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基本结构。财务状况变动表为左右对称的帐户式结构。左方为流动资金来源与流动资金运用各项目,右方为流动资产本年增加与流动负债本年增加各项目,最后达到两方各自计算的流动资金增加净额相等。3.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作用。(1)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报告期内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如有多少资金可供经营使用,营运资金的增加渠道和运用去向以及期初期末相比较和增减变动情况,以显示企业的经营方针、理财特点和资金流转情况。(2)揭示营运资金变化的原因,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所采取的重大财务活动。举债、发行股票、盈利等因素引起营运资金的增加;清偿债务、发放股利等因素引起营运资金的减少。(3)衔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补充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足,将企业实际盈亏与资产和权益的变化结合起来,说明企业盈利及其分配情况,了解企业资金增加情况。

245 评论(11)

旷野和风

会计报表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根据日常会计核算【什么是会计核算】资料编制的总括反映某一会计实体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会计报表的分类:(一)按服务对象分,为对外报表和内部报表。对外报表是企业必须定期编制、定期向上级部门、银行、财税部门等报送或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的会计报表。内部报表是企业根据其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供其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会计报表。(二)按报表所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可分为主表和附表。主表即主要会计报表,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全面、完整,能基本满足各种信息需要者的不同要求的会计报表。现行主表主要有三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附表即从属报表,是指对主表中不能或难以详细反映的一些重要信息所做的补充说明的报表。(三)按编制与报送的时间不同,分为月份报表、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四)按编报单位不同分为基层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基层会计报表由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是指上级主管部门将本身的会计报表与其所属单位报送的基层报表汇总编制而成的会计报表。(五)按编报的会计主体不同,分为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个别报表是指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具有控股关系的企业集团中,由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主体分别单独编制的报表。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资金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作用1、便于企业了解自身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企业经济活动情况、经营成果和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为投资者、债权人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及关心企业的有关各方面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3、便于国家财税部门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4、便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的偿贷情况。5、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33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