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钱包丶
一、性质不同
1、CGPA:Cumulative GPA(cGPA) , 即累计平均绩点,是累计绩点总和除以累计应获学分总和的结果。
2、GPA:GPA的英文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绩点,UIC课程的GPA满分为4分。在 UIC,GPA3.0~3.49为学霸级,GPA3.5~3.69为大学霸级 (比例约为4.7%) ,GPA3.7以上为学神级 (比例约为1.6%) 。
二、作用不同
1、CGPA:浸会学位证,就是以大学四年的cGPA为依据,进行荣誉划分。
2、GPA:绩点是课程学习质的体现,它充分反映了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而不包括绩点的学分制是不完整的。因此,许多高校引入绩点制来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使课程学分与绩点相结合,成为课程学分绩点,通过计算平均学分绩点来区分学生的学习质量。
扩展资料:
计算 GPA :
1、根据每门课程的所有作业、活动、考试和课堂表现等,最后打出 A、A-、B+、B、B-、C+、C、C-、D 和 F 等级。
2、根据等级评分表,得出每个学分的成绩点(Grade Point)。
3、用成绩点乘以该门课的学分。
4、将所有课的乘积相加,得出的和除以所有学分的和,结果为最终的 GPA 。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平均学分绩点
百度百科-平均绩点
恰恰小资
GPA是大多数大学及高等;教育院校采用的一种评估学生成绩的制度,同时也有小量中学采用这种制度。
GPA意思就是(加权)平均分。中国学生有时还提供专业课GPA。申请本科的时候,高中学生还可以单列出MS GPA(M/S GPA),也即数学(Math)/科学(Science)学科的GPA。
因此根据定义,GPA=(课程1成绩*课程1学分+课程2成绩*课程2学分+课程3成绩*课程3学分+……)/总学分。
GPA标准算法公式:
GPA=[(92×4+80×3+98×2+70×6+89×3)×4]/[(4+3+2+6+3)×100]=3.31
GPA常见算法:
GPA=(4×4+3×3+2×4+6×2+3×3)/(4+3+2+6+3)=3.00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条件能申请到国外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把你的基本情况(GPA、语言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定位系统 中,系统会自动匹配出与你成绩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查看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哪些大学和专业。
tinahe0101
CGA这就是CGPA( 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累积积分cgpa是中国算法的gpa,德国是越小越好,中国是越大越好 举个例子清楚一点: 一个人在150分的考试中得了120分,算成满分为4.0的GPA(每个学校算法不同)是3.5。他们班级一共50人,他排名是第二名。(即,96%的人比他差)那么: GPA/CGPA/%/score 可以填:3.5 或者96%或者120 GPA/CGPA score out of 可以填:3.5/4.0 或者 120/150
红豆呱呱
CGPA就是 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累积积分。
CGPA(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世界各国都有CGPA系统,满分为四分。
CGPA(cumulative grade point average)—世界各国都有CGPA系统,满分为四分。任何具备CGPA3.3分以上的学生都可申请奖学金。其他如尼日利亚及沙特阿拉伯等国,GPA满分为5分,GPA成绩达到4.3以上的学生可申请奖学金。
名次——这个选拔系统在世界各国情况有所不同。在加纳有68%的学生具备申请奖学金的资格,而中国这个数字接近85%.在印度这个数字通常是75%,当然各个学校之间会有所差异。在巴基斯坦通常这个数字是75%.
个人陈述/工作经验——奖学金也会授予那些在非学术领域取得优异学业成就或潜力的学生。个人陈述可以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展示其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同时也可以展示出学生所具备的在毕业后可以为学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潜力。
0度空间的鱼
中学的成绩表,纪录学生每科的实际分数并於全级的排名,一分、一名的差距或退步,足叫学生耿耿於怀好一阵子。在大专,成绩却是采另一套计算方法──GPA。
GPA的全写为Grade Point Average,也就是修读学科的平均分,计分方法大致如下:
假设你於第一个学期修读了五科,并取得A、B+、B、B-、C+,那麼你这学期的GPA便是 ( 4 + 3.3 + 3 + 2.7 + 2.3 ) / 5 = 3.06,也就是大学生常说的「过三」。此外,你所有学期的GPA会一直累积,并以平均方法计算,也就是Cumulative GPA (cGPA):假设你第二个学期的GPA是2.94,那麼你到第二个学期为止的cGPA便是 ( 3.06 + 2.94 ) / 2 = 3.00。大学生大都认为,过三已是挺不错的成绩,因为那代表你有「second-up」。「second-up」是你修读荣誉学士学位(Honours Degree)毕业时可能得到的荣誉等级,按成绩(cGPA)优劣而定,故你也可视之为一种排名。每项颁授的荣誉学士学位等级可分如下:甲等(First Class Honours,也就是常说的「First Hon」)、乙等一级(Second Class (Division I) Honours,也就是所谓的「Second-up」)、乙等二级(Second Class (Division II) Honours,也就是所谓的「Second-low」)或丙等(Third Class Honours,也就是「Third Hon」)。每所大学为每个等级所定的cGPA range均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若你cGPA过三,便是second-up;若是3.5或以上,则该为first hon。大部分学生的目标,都是求能second-up毕业──对自己有一点要求,但又不要求太高。事实上,大学这计算成绩的方法,也不像从前中学般强调分数、排名,学生大可放松一点,只是,不时仍见大学生未能摆脱从小已被灌输的一套观念,执意追赶成绩,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实,无论你GPA如何、拿甚麼hon,你都是父母眼中的"金菠萝"(广东话:宝贝的意思,Golden PineApple)──大学亦然,考得好,固然可喜,就是未如理想,父母也仍然疼你。
Sissy有福相
GPA的具体计算,一般每个学校都不完全相同。但是总体来说,都会计算选修课的成绩。GPA的主要作用是体现你课程学习的好坏。一般来说,国外计算GPA的时候,是不分必修选修的,所以你必须提供一个叫做 Overall GPA 的成绩,也就是你所有课程计算的GPA。但是如果你觉得一些不重要的选修课成绩不太好,你可以另外给一个指标,叫做 Major GPA,也就是你专业课的成绩。专业课原本和必修选修课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具体哪些是专业课,是可以斟酌的。你如果是工科学生,一些诸如文学鉴赏之类的,当然不算专业课。但可能一些选修课,但与你专业同样强相关的,也必须计入 Major GPA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