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呵呵
P/A(年金现值系数)和P/F(复利现值系数)那两个数字是查年金系数表盒复利现值系数表也可以查出来的 具体公式是第一个是[1-(1+i)^-n ]/i, 第二个是1/(1+i)^n n是期数 i是利率 只要不是数字很大 表上没有 一般考试都是有表的、 遇上表上没有的 可以用上面的公式 查表的 和 公式算出来的有一点点误差的 一般考试只要给了表应该都是按表来的
1322183606ww
复利现值(PVIF)是发生的一笔收付款的价值。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a、年金现值系数:(P/A,i,n)=(1-(1+i)的负N次方)/i
b、复利现值系数:(P/F,i,n))=(1+i)的负N次方
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终值系数计算公式也有2种:
a、年金终值系数:(F/A,i,n)=((1+i)的N次方-1)/i
b、复利终值系数:(F/P,i,n)=(1+i)的N次方。其中i表示利率,n是计息期数。
计算方法
复利现值计算,是指已知终值F、利率i、期数n时,求现值P。
P=F/(1+i)^n
上式中[(1+i)^-n]的是把终值折算为现值的系数,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称作1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F,i,n)来表示。例如,(P/F,10%,5)表示利率为10%时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为了便于计算,可编制“复利现值系数表”。该表的使用方法与“复利终值系数表”相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复利现值
青帝织锦
计算方法
复利现值(PVIF)是指发生的一笔收付款的价值。例:若年利率为10%,从第1年到第3年,各年年末的1元,其价值计算如下:
1年后1元的现值=1/(1+10%)=0.909(元)
2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0.83(元)
3年后1元的现值=1/(1+10%)(1+10%)(1+10%)=0.751(元)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1/(1+i)^n其中的1/(1+i)^n就是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i,n).其中i是利率(折现率),n是年数。根据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查到具体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了。
或者:P=S×(1十i)-n
上式中的(1十i)-n是把终值折算为现值的系数,称复利现值系数,或称1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S,i,n)来表示。例如,(P/S,10%,5)表示利率为10%时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为了便于计算,可编制“复利现值系数表。该表的使用方法与“复利终值系数表”相同。
扩展资料
根据复利终值计算公式S=P(1 +i)^n,可得出: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1/(1 +i)^n及称为复利现值系数,i称为贴现率,由终值求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复利现值系数也可记作(P/S,i,n),表示利率为i,计息期为n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在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复利现值系数表,直接查出相应的现值系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利现值系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利现值
Moser~子涵
p/f的意思是不是future value of single payment 呢?如果是的话,应该是让你计算年利率是10%的1000块钱二十年后的价值1000*1.1的20次方=1000*6.7275=6727.5
刘阿奔好运来
财务中f/p指的是复利终值系数。 概念:复利终值系数(即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要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拓展资料: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今必须投入的本金。 所谓复利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简单来讲,就是在期初存入A,以i为利率,存n期后的本金与利息之和。公式:F=A*(1+i)^n.例如:本金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资回报率为3%,投资年限为30年,那么,30年后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按复利计算公式来计算本利和(终值)是:50000×(1+3%)^30。由于,通胀率和利率密切关联,就像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所以,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计算某一特定资金在不同年份的实际价值。只需将公式中的利率换成通胀率即可。普通年金终值: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入或支出的本利和,也就是将每一期的金额,按复利换算到最后一期期末的终值,然后加总,就是该年金终值。例如:每年存款1元,年利率为10%,经过5年,逐年的终值和年金终值,公式为:F=A[(1+i)^n-1]/i,记作F=A(F/A,i,n)。如果年金的期数很多,用上述方法计算终值显然相当繁琐.由于每年支付额相等,折算终值的系数又是有规律的,所以,可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设每年的支付金额为A,利率为i,期数为n,则按复利计算的年金终值F为F=A+A×(1+i)^1+…+A×(1+i)^(n-1)。
幸福0571
a是年金 p是现值 f是终值 p/a是已知年金求现值 p/f是已知终值求现值 p/a指的是年金现值,如果现金流量有多期,且每期的现金流量相同,此时计算现值时就应该使用年金现值。p/f指的是复利现值,如果现金流量只有一期,对其进行折现时应该使用复利现值系数。 两者区分的关键是看现金流量是一期还是多期,如果是一期,就用复利现值p/f;如果是多期,且每期的数值相等,则使用年金现值,即p/a。拓展资料:P/A指的是年金现值,如果现金流量有多期,且每期的现金流量相同,此时计算现值时就应该使用年金现值。 P/F指的是复利现值,如果现金流量只有一期,对其进行折现时应该使用复利现值系数。 两者区分的关键是看现金流量是一期还是多期,如果是一期,就用复利现值P/F;如果是多期,且每期的数值相等,则使用年金现值,即P/A。财政管理的目标评价 1. 利润最大化。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新创造的财富越多,越接近于企业的目标。这种观点的缺陷越来越多的暴露在人们面前:一是没有考虑利润取得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二是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未揭示资金效率;三是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2. 每股盈余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但它仍然没有考虑每股盈余取得的时间和风险; 3. 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企业财务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资金流量的质量差异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因而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