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荷丽景
我国预算会计的记账基础实行收付实现制为主,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关法律依据如下:1、《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总会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按照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2、《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九条规定: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拓展资料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2.核算过程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3.核算目的的营利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在于营利。
78952146984里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这是为了反映财政拨款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以便能够更好的对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扩展资料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的不同预算会计是指对政府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财务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有:(1)适用范围不同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所以又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而企业会计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2)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4)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十支出=负债+净资产十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5)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及方法具有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方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一般没有损益的核算。
妮子125940
预算会计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例如企业,公司就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所谓收付实现制,又称实收实付制,确认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即凡本期已收到的收入和已支付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反之,凡本期未曾收到的收入和未曾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