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的小雕
税法是一种法律主体。税务会计是服务税务的一种职业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要探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就必须明确会计与法律、会计与税收、会计与企业决策者的关系。会计的法规制度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是方向性的。税收对会计的影响,往往与法律对会计的影响分不开,税收通过法律发挥作用,法律保障税收的执行,但它对会计的影响的着重点不同。法律规定会计“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税收则引导企业及其会计“怎样做”,从而影响企业及其会计的具体行为。例如,当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实务中允许存在合理差异时,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必须遵循分别反映的原则,否则,两者之间的差异将无法揭示出来。因此,税收对会计的影响是调节性的。企业决策者则要求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进地某些会计政策的选择,如选择会计原则、会计程序、会计方法等。但会计的规范、计量方法、处理方法等也反作用于法律、税收和企业决策者。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并不一定独立存在,而是企业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税务会计的资料大多来源于财务会计,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相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务筹划的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财务会计的方法计算、调整,并做调整会计分录,再融于财务会计账簿或财务报告之中。对以税法为导向的小企业会计,不对外提供会计报告,两者融为一体,其会计可以称为企业会计或税务会计。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两者除目标不同、对象不同外,主要还有以下区别 。1.核算基础、处理依据不同。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存在不少差别,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收益的实现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税收制度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因为计算应税所得是要确定纳税人立即支付货币资金的能力、管理上的方便性和征收当期收入的必要性,这与财务会计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相矛盾的。财务会计只是遵守财务会计准则处理各种经济业务,会计人员对某些相同的经济业务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出现不同的会计结果,应该认为是正常现象。税务会计既要遵循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也要遵守与税收法规不相矛盾的财务会计处理一般原则。

淡蓝色的蝎子
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六大税种是重点,其他税不要学?
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税法全书有17个税种,除去分值较大、常考的6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的11个税种到底要不要学,怎么学,这是个问题。
税法是一门中性略偏理的学科,一方面,是各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偏理科),另一方面是企业应交税种各种法律规定以及相应的税收优惠(偏文科)。话说“会税不分家”,这一点在企业所得税那一章节体现的最为明显,企业所得税那一章需要以一定的会计知识做基础(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公益捐赠的扣除限额是以企业会计账簿的利润作为纳税调整依据,因此最起码要会算企业的会计利润)。除个别知识点外,税法的复习难度较低。具体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全面复习,但重点突出
税种有大小之分,但这种划分是相对的。三大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和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税种,其他税种是小税种,小税种中的土地增值税考察分值也较重。十八个实体税法在命题分值中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值在15分左右,分值会涉及各个题型,以计算和综合为主;第二梯队是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土地增值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分值在10分以内,题型除了选择题,以计算题为主;剩下的是第三梯队,分值在1—5分,考察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根据命题规律可以知道,每个实体法命题均会涉及,只是各个税种命题要求掌握的程度不同,我们应该全面复习,且要重点突出。
二、多做习题,熟练应用
税法在复习过程中依然可以采取“基础—强化—冲刺”三部曲,老生常谈,不再赘述。在此需要和大家强调的税法和其他科目明显不同的一点就是税法的命题陷阱比较多,一般对某个税种理解不是很精准会造成确实也会做,但是拿不到分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多做题,多练习。做完后不能扔掉,要多思考,尤其是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哪个细微的地方理解还不到位,依靠做题来达到精准理解知识点的目的。
三、综合冲刺时,打破税种思维,做到融会贯通
税法有几个命题人特别喜欢的物品,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并在日常复习中作出总结。房子(涉及到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涉及到增值税,消费税,车船税,关税)、烟酒(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等,这是层次较高的学习要求。
SilveryBullet
一般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附加税1、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应缴增值税额=(收入/1+3%)×3%一般纳税人∶应缴增值税额=当月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上期留抵进项税)注∶根据公司行业不同税率不一样,主要税率有∶3%、6%、9%、13%。目前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不超过15万的,可以免征增值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零申报。2、企业所得税 应交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25%,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符合条件的公司等可适用 15%的税率,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只需按照实际税率 2.5%,5%,10%缴纳企业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 工资 -三险一金 - 个税免征额)x 税率-速算扣除数其实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比这要宽泛的多,"工资、薪金所得"只是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中的一种。更多是针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等。4、印花税∶应交印花税=收入×0.03%印花税是非常重要的调节税种。印花税的税率设计,遵循税负从轻、共同负担的原则。所以,税率比较低 ;比如∶ 营业执照,按件贴花五元;房屋租赁合同,按租赁总额的千分之一;购销合同,技术合同,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等。5、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应缴增值税额×3%6、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缴增值税额×2%7、水利基金∶应交水利基金=收入×0.08%
夏香林萌
今天为小伙伴们呈现的是税法所有税种计算公式,只要你能想到的,这里全都有,凑齐这些公式可一点也不简单,所以呢,大家可要认真学习哦~【会计人必备的公式大全】一、各种税的计算方式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此处税率为17%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pide;(1—消费税税率)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pide;(1+征收率)二、消费税1、一般情况: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pide;(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pide;(1—消费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pide;(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pide;(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pide;(1—消费税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三、关税1、从价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计征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五、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3、其他各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六、其他税收1、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率2、房地产税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3、资源税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4、土地增值税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扣除项目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5、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一)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 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 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三、消费税额1、 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 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四、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 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 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 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五、个人所得税额1、 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2、 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累计已缴所得税额3、 稿酬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20%×70%4、 劳务报酬所得(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2)、一次收入20000~50000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应纳税所得额×(20%+10%)(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应纳税所得额×(20%+20%)5、 财产转让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6、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7、 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 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2%六、土地增值税额1、 一般计算方法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2、 简便计税方法(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七、城市建设维护税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应退税额=已交税额-核实后的应纳税额八、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九、车船税1、 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2、 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3、 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4、 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5、 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6、 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 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十、土地使用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十一、印花税额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0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3、 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4、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5、 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6、 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7、 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8、 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9、 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5/1000010、 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11、 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12、 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应纳税额=证照件数×5十二、关税1、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应纳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税率完税价格=离岸价格+运输费、保险费等=国内批发价/(1+进口税率+费用和利润率(20%))2、 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出口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出口税率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想第一时间了解会计资讯?想知道考证如何复习才有效?想知道会计行业小故事?
中艺古典家具
这个就广泛了,举几个常用用的 税率和税名 1. 25%一般企业所得税 2. 20%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 3. 17%增值税进项销项 4. 13%农业的增值税 5. 10%是收旧企业允许抵扣的进项税 6. 7%运费的进项税抵扣 7. 7%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城市)5%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农村)3%教育费附加 1%地方教育费附加 8. 0.03%是销售收入要交的印花税 0.06%是交水利基金按销售收入算
小盆友2鸣儿
一般企业所得税为25%,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为20%,增值税进项销项为17%,农业的增值税为13%,收旧企业允许抵扣的进项税为10%,运费的进项税抵扣为7%。
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城市)为7%,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农村)为5%,教育费附加为3%,地方教育费附加为1%,销售收入要交的印花税为0.03%,交水利基金按销售收入为0.06%。
从事会计行业后接触的都是与会计有关的工作人员,比如说税务局,工商局,财政局,而且每年的税务政策都有变化,它是通过学习达到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年龄的变大,会让工资待遇越来越高。
扩展资料:
会计纳税注意事项:
1、每月底之前,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抵扣联要认证,最好25日前认证一次,若有不符事项及时退回,重新再开具合格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意密码区不可折叠,不可涂改有污迹)
2、每月10日之前,纳税申报(国税、地税,一个都不能少,若有运费税,先向国税申报运费税抵扣报表)。
3、每天根据所发生的涉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在应交税费明细账上登记。
4、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征管员做好对本企业的税收征管工作,包括企业情况介绍、资料提供、纳税情况汇报等。
5、做好应交税费科目的总分类账登记工作,并与明细账进行核对,进行月度结转,将各相关科目结出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率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