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7

可爱哆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封建社会计时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XRS游戏人生

已采纳

土地可以转让,这表明井田制遭到破坏。

封建社会计时

195 评论(15)

chenjialu1988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人性的贪婪。井田制有两个重要特征:1、九税一的固定税率2、田地国有,分封之后属于私人(家族),但不可随意转让。春秋初期,农耕文明还不是特别发达,九税一的井田制还是社会各阶层都勉强可以接受的。到了管仲时代,采用浮动税收(相地而衰征)制度,初步改良了井田制一层不变的九税一。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大殖民时代的兴旺,人口、科技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简单说,一块田可以剥削的量远高于九分之一,税收也非常混乱,于是贵族们大量的破坏井田制。随着下克上越来越严重,三家分晋的成功,私下买卖田地也很少经上级贵族认可。于是,井田制的两大重要特征都失去了社会基础,才有了后来的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封建制的崩溃,开启了倒计时,秦以后都是官僚帝制,不是封建制。封建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成为贵族和诸侯(有司法、外交、行政等权力),官僚们的目标则是成为大地主。

198 评论(14)

雯雯闯天涯

导读:我们查询日历的时候,会看到两种表示方法,一个是数字版的公历年份表示,一个是文字版的农历年份表示,公历年每年加一,农历年却是不同的,计算方法被称为干支纪年法。那么,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是怎样的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

第一种: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干支年份

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是以年份的干支命名的:辛酉政变(麒祥政变)、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庚子赔款、辛丑条约、癸卯学制、辛亥革命等等。

原因是当时还没有使用“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直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时才开始使用。

(1)辛酉政变——发生于1861年,农历辛酉年,慈禧太后夺权。

(2)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农历甲午年,中日黄海大战。

(3)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农历戊戌年,变法仅维持103天。

(4)庚子赔款——发生于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

(5)辛丑条约——发生于1901年,农历辛丑年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癸卯学制——发生于1905年,农历癸卯年,晚清最后一次学制改革,废除了科举制度。

(7)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起义推翻了满清统治。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方法二:口诀法:

1、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以191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190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1908除以12恰好除尽,余数为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2、计算公元前的年份, “公元前年数先加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而查干支次序时均自后向前倒查即可。以公元前40年为例, 年份加3得43为基数,除以10得余数3,倒查天干为“辛”,再将基数除以12得余数7,倒查地支为"巳",故公元前40年应为"辛巳"年。

其中关于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换算是个难点,比如:公元2004年是干支纪年的什么年?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1)首先要先记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2)再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分别是哪一年,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然后就可以以此为借助点来计算了。如:知道1911年是辛亥年,问你2004年是干支年的什么年?计算步骤如下:(1)先2004-1911=93(2)再93÷10=9余3,用这个余数3定天干。(也就是假如没有余数那2004年的天干就和1911年的天干是一样的即是“辛”;假如余数是1,那2004年的天干就是在1911年天干“辛”的后面一个字,即是“壬”。以此类推之。)也就是2004年的天干是“辛”后第三个字即“甲”。(2)用93÷12=7余9,用这个余数9定地支。(方法同上)也就是2004年的地支是“亥”后第九个字即“申”(3)把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即2004年的干支纪年是甲申年。

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天干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计算法: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

举例:2011年

计算天干:(2011-3)/10的余数是8,对应天干是字:辛,即为这一年的干。

计算地支:(2011-3)/12的余数是4,对应地支是字:卯,即为这一年的支。

所以2011年是辛卯年。

例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庚子年。

277 评论(12)

妖妖小雯雯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中用于计时的方法是焚香

238 评论(13)

ShangHaiWendy

中太众人劝归国 建国时间:2008年11月17日 ,灭亡时间:2008年11月17日

323 评论(15)

水之语城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分别是子时 、丑时 、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 、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半夜11点到凌晨1点的时候叫子时,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个时候阴气是最重的,而阴是主睡眠的,最好遵从这个阴阳的消长规律,处于熟睡的状态。

丑时——肝经造血时间

丑时是凌晨1点到凌晨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肝经是主生发的,这个时候的阳气比胆经值班的时候要生得大一点了。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半夜里,千万别去酗酒,千万别沉迷于游戏了。这个时候人体得休息,肝还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爱熬夜的人,因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自然就容易发病。

寅时——号脉的最好时机

夜里3点到夜里5点是什么时候呢?这时候叫做平旦。因为此时天气要开始平衡了,阴阳开始平衡了。此时肺经值班。此时,天刚刚亮,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可以看脉硬不硬,40岁以上的人要考虑是否得了高血压;二三十岁的如果脉紧,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还可能是有焦虑症。又紧又硬的脉叫做弦脉,如果是弦脉就要考虑是不是有高血脂、动脉硬化了。

卯时——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时是大肠值班的时候,是早上5到7点钟。12时辰养生有个重点,就是卯时起床后要喝一杯空腹水,有便秘的人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减轻便秘。因为大肠在此时精气开始旺盛,大肠一鼓动,再加上水的帮助,大便就下来了,就能帮助解毒。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卯时才能正常地大便。

辰时——早餐营养要均衡

到辰时的时候,是胃经值班了。这个时候是7到9点,7点钟要吃早饭了,而这个时候是胃经值班,所以,胃在此时是最容易接纳食物的。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接下去上午9到11点是巳时,这时是脾经值班的时候。脾经是主消化的,这个时候,它要吸收营养。而这个时候也是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人的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族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上学的人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必须吃好早饭,保证脾经有足够的营养吸收,这样,大脑才有能量应付日常的运转。

午时——睡好午觉养阳气

午时11点到下午1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心经值班的时候应该要吃午饭、睡午觉,因为按照太极阴阳气化规律,这个时候阳气最旺。《黄帝内经》说,阴是主内的,是主睡觉;阳是主外的,主苏醒。午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如果吃完午饭稍事休息继续工作,这个时候也出效率。

未时——保护血管多喝水

午时过了以后,下午1点到下午3点,就到了未时,这时小肠经值班。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拥挤。这个时候应该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这是用来稀释你的血液。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很粘稠,所以要稀释血液,这样才能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未时过了就到申时了。下午的3点到下午5点之间,这是第二个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小肠经已经把中午饭的营养都送到大脑了,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要抓紧工作,提高效率。

酉时——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

那么到了酉时,也就是傍晚的5点到傍晚7点,这时候是肾经值班,应该要再喝一杯水。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肾和膀胱,不得肾结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肾炎。

戌时——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

再往下,到了戌时,也就是晚上的7点到9点,此时是心包经值班。心包经值班的时候,心气比较顺了。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这个时间可以学习,可以去散步去锻炼身体。但是,当心包经值班时间快结束时,可能是散步回来以后,应该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让血管保持通畅。

亥时——准备休息

然后就到了亥时,亥时就是晚上的9点到11点,这时候应该休息,准备睡觉,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这都是最佳时间。到10点半一定要上床了。到此为止,12时辰养生就全部介绍完了,它的规律就是要按照经络和脏腑,还有阴阳气化来进行养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313 评论(8)

哈韩哈哈规格化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29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