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希尔
(1)存货内部交易的界定。
只有内部交易的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时才可作存货内部交易来处理。
(2)七组固定的抵消公式。
①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并未售出时: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②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全部售出时: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3)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①先假定都卖出去: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②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消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4)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留存。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存货
5)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
6)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①先假定都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
②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作如下抵消: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7)存货跌价准备在存货内部交易中的处理。
先对上期多提的跌价准备进行反冲:
借:存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哆咯哆咯咯
可以这样理解:假设将内部交易存货全部对外出售了,此时需要抵消多确认的收入和成本。然后再将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消掉。这里由于内部交易导致存货的价值虚增了,因此应该调减存货。而且由于已经假设出售,存货全部转为了成本,但实际并未对外出售,应该将多抵消的营业成本调整回来,因此是借记营业成本。
枫月絮影
1、借:营业收入640 贷:营业成本400 存货 240 2、借:存货-跌价准备 240 贷:资产减值损失240 借:所得税费用6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60因为个别报表中确认了280*25%=70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现在合并分录中冲回60,合并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0不管存货如何倒腾,站在集团的角度:期末存货计税基础400,帐面价值36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25%=10
会发光的欧巴i
这个书上的解释我就不进一步给你解释了,直接给你用最可理解的文字说一下吧。
假设a是母公司,b是子公司,b向a销售了一批货物,售价100万元,这批货物在b公司账面上的成本为70万元。年末,a公司售出了这批货物的50%,售价60万元。问:抵消分录。
分析:1.我们要先看下上述交易在a和b各自的单体报表上的会计处理
a单体报表
借:营业成本 50
应收账款 60
贷:营业收入 60
存货 50
b单体报表
借:营业成本 70
应收账款 100
贷:营业收入 100
存货 70
2.我们再看下合并层面应如何确认这笔交易呢?很明显,b卖给a的交易行为属于内部交易,并没有完全实现对外收入。上述交易在合并层面应该确认为对外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即a的对外收入,b对应的成本),需要抵消内部交易的收入与成本:
(1)100%抵消(与是否完成对外销售无关,需全部抵消):即b对a的100%的收入,与a向b的采购成本。
借:营业收入-b 100
贷:营业成本-a 100
(2)50%抵消(仅抵消未对外出售部分):即b未实现最终对外销售的成本(70*50%=35万),与(1)中a多抵消的采购成本(a单体报表仅确认了50万的内部销货成本,而我们却抵消了100万,需要恢复);两者之差是期末留存在a报表上含有内部未实现利润的存货,需要抵消。
借:营业成本-a 50
贷:营业成本-b 35
存货 15
(1)与(2)合起来,就是
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85
存货 15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