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weish
海航会计为您解答:有效利用学习时间 2017 年中级会计师考试预计在 9 月份举行。三科考试同时 进行的考生要为自己制定详细科学的备考计划了。可以把整个学习阶段分为预习阶段、学 习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制定好要达到的目标。比如在预 习阶段,我要在什么时候完成哪本书的第一遍预习,并且要在每日也要制定一个目标,每 天执行。每天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 戒掉手机 “ 朋友圈 ” 学不进的原因无外乎手里有个手机,身边有个逗比,窗外有个推土机,智商不在服务 区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报考中级会计师的考生一般都边工作变备考,考友少,没人相互 鼓励相互监督,就很容易懒惰。看两行就拿起手机刷刷淘宝逛逛朋友圈,一天下来发现一 页书都没有看。手机是影响我们复习备考的一大 “ 拦路虎 ” 。因此,建议大家备考中级时, 把手机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 “ 三多原则 ” 大多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思考,过分重注备考资料和参考书。孔子 曾说过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思考与学习是相互联系的。中级考试考核的是个 人能力,考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死记硬背已完全不适应现在考试形式了,需要考生将知 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网。这就需要我们多看书多思考多动手。边复习,边做题,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33 网校题库,在线练习,夯实基础 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近一年的时间在现在看来还是相当漫长的,在备考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懈怠,备考没 有效果等状况,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小伙伴们不要急,不妨放下手中的书,放松一 下,看个电影,吃顿大餐。劳逸结合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接下来的复习中,注意 复习讲究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017 中级会计师备考大战已经悄悄打响,大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各方面 的困难。中级职称备考不易,且行且珍惜 !
xiaoxiaANDY
如何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附备考建议 中级会计师报名时间为3月10日至3月31日,考试时间为9月3日至5日。那接下来的3个月如何备考才能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呢?具体建议如下: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制定学习计划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将于9月3日至5日举行,大多数学生将在年初开始准备考试。这是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如果不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案,中级会计师证是很难顺利通过的。 有了完整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科目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备考。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科,要有合适的学习方法。
二、各科目如何正确备考?
(1)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实务是三门学科中难度最大、范围最广、综合性最强的学科。难度比较大的章节更要被认真对待,简单的章节也不要忽视。有些内容可能在知识储备不够时很难理解,这时候可以结合例子来帮助理解。一定要参考过去5年的真题反馈,理论文字题占31-40分,实务应用题占60-69分,可见,实际应用问题非常重要,客观题中的高阶题和偏题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占比很少,不影响及格。
(2)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难度适中,本科目的显着特点是公式多,涉及计算多,练习多,要求考生有一点数理逻辑思维和数学动手能力;但就单个公式的复杂度而言,相对简单,而且有很多相互关联的公式。因此,在学习中,要注重对单个公式的核心本质的理解和公式之间的联系分析。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滴水无香2005
应试网校回答:1、利用好你的教材考试考的主要还是教材的内容,复习资料只能起到巩固教材的作用,但不可能包括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所以,在复习时应先仔细阅读一遍教材,然后再看复习资料,如果时间允许,考前最好再阅读一遍教材。【特别留意一下你考试当年那个教材的新增内容或者修改内容,通常都是必考点,经验之谈啊!还有些重点章节也要多看几次。】2、时间安排不要平均分配时间,这样是不合理的。我建议是,按照难度安排时间分配比例,《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2:1:1。因为《中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即多又杂、且难点很多,有些内容需反复阅读才能读懂。其次,比较合理的复习顺序应该是《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这是由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财务管理》的理解性最强,《经济法》的记忆性最强,而《中级会计实务》介于二者之间。3、历年真题不可少历年考试的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都是由教材中的例题演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您想顺利通过考试,必须纯熟把握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对于每一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都要弄懂弄明白,做好题目不是只会做答案,主要看是否掌握了所考察的知识点,这样在考试中如果以不同形式出题考查同样知识点,才能应付自如。4、掌握答题技巧在这么短的时间消化3门课程,虽说中级会计的成绩可以保留两年,但最好还是快快通过,无后顾之忧啊!所以,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能让你在考试中加分不少的哦~首先,说说选择题。A. 单项选择题——“浑水摸鱼”在浑浊的水中鱼会晕头转向,这时是捉鱼的最好时机,做此题型时也是一样,单选题是各类题型中难度最小的一种题型。由于此类题型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在考试时可以广泛应用“排除法”进行解题,命题者在出题时为了凑足四个备选答案,有些备选答案往往就显得荒谬和拙劣(水比较浑),将那些荒谬的、显然是不正确的备选答案予以剔除,剩余的就是正确答案了(趁机摸鱼)。如按照上述方法将不正确的备选答案剔除一项或两项后实在无法再加以剔除时,则可考虑采用“猜测法”,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选择一个你认为最为正确的答案,而此时排除的备选答案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哪怕确实无法猜测时,也绝对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放弃不答永远都不会得分的,而即使答错了,也不会倒扣分的。另外,由于此类题型相对较为容易,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解答,尽可能多得分,并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在此题型中过多占用时间,即使答对了也仅得1分,是得不偿失的。B. 多项选择题——“反客为主”根据考试要求,多项选择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都不得分。相对单项选择题而言,其考试的难度较大,得分不易,因为此类题型至少有两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所以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即将不正确的备选答案排除后,剩余可选择的备选答案就少了,正确率也就相对提高了,但需要注意,这并非是化解此题的“良药”,多选题是考试通过的关键所在,其分值占到了总分数的40%,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复习时多注意积累和巩固,注重将法律规定准确理解,要努力做到化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反客为主”,积极的占有得分主动权。然后,说说判断题。A. 《财务管理》判断题判断题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判断正确得1分,判断错误倒扣0.5分。判断题中如果出现“总是”、“绝不”等绝对概念的词时,往往是错误的;出现“通常”、“部分”、“正常”、“几乎”等相对概念时,往往是正确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在判断题中只要找到“一点错误”,就可判断为错误。B. 《经济法》判断题判断题多以一个扼要的句子出现,有时可能是法规的一段原文,要求判断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法律或法理,答案只能是对或错,不会有一半对一半错的题目。有的对或错的意思较明显,有的则似是而非,即使是对的,也可能以曲折、含混的形式出现,有时甚至是一个小案例。判断题的类型有许多种,有的直截了当地陈述了事实,考生的任务是确定事实的对或错。有的包含了事实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考生必须判断这些事实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还是错。判断某道命题正确时,它必须始终都是正确的。判断题——“走为上”走为上,指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根据考试要求,判断题每小题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因此,考生在做此类题型时,应慎重作答,对有把握的题目应毫不犹豫地回答,而对似是而非自己又没有十分把握的题目宁可放弃,也不要凭想象或感觉猜测,以免失分,真正做到该计策中 “以退为进”的思想。另外,由于法律规定中有一些除外规定,如“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或者有 “一般”、“原则上”等词语,故试题命题中如有“无论”、“全部”、“一定”、“在任何情况下”等绝对性词语时,通常可以认为这一命题是不正确的。相反如在试题命题中含有“一般”、“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等非绝对性词语时,考生应格外注意,仔细判断。同时,还应注意判断题应就整个完整的命题加以判断,只要完整的命题中有一处有误,整个命题就应该判断为错误。其次,说说《财务管理》的主观题。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讲解一下这个的答题思路:(1)详细阅读,弄清题意,尽可能获取解题信息;(2)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会出错,而且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3)按步骤解题。阅卷时是按步骤给分的,做对哪一步就给哪一步的分数,即使最终答案是错的,但得分可能仍然较大;反之,如果没有中间步骤,只有一个错的最终答案就不能得分;(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有些题目要求写出公式,不写公式会扣分。对于没有要求写公式的题目,如果计算错误又没写计算公式,当然不能得分,但写对计算公式,即使计算错误,一般也能得到部分分数。另外如果写出了计算公式,数字代入错误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因为本质上,考试就是做一套题,通过做题,可以帮助您正确、全面理解知识点。做题时,建议大家多归纳总结、争取举一反三。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好单独整理在一起,以备反复演练。对于有疑问的题目,一定要先自己消化一下,通过自己反复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记得更加牢固。最后,说说《经济法》的简答题。先说一下简单题答题几点提示(1)简答题最重要的是看清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答出要点即可得分。题中没有要求说明理由的,可以不答理由。(2)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简答题与综合题相比只是案情稍微简单些,答题要求一般是“简要说明理由”,但是具体“简要”到什么程度如果不好把握,可以参照综合题的答题要求。(3)如果涉及计算,首先详细阅读试题,建议阅读两遍,以准确理解题意而不至于忙中出错。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一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即可。(4)还要注意解题步骤,计算分析题判卷时,多数题是按步骤给分的。最后注意看清答案要求的单位是什么,到底是“元”还是“万元”。再来讲解一下简答题答题思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法》的简答题命题往往是设计一个较为简单的模拟情景,要求我们据此运用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简要回答有关问题,虽然这是主观题,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写出相应的解答,但其属于非常简单的案例应用分析,这类简答题与综合题相似,但比综合题的答题要求相对而言简单些,基本上是问什么就答什么,不需要过多的展开和详细分析,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该题型较为容易分析的特点“趁火打劫”,果断地打击本科目几大势力在此留下的“软肋”,尽快夺取这里的分数,扩大自己的优势。
爱漱口的袜子
问题一:公司领导决定错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除以下两种情况外:所有的规定资产都应计提折旧:1.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由此可以推知,公司领导决定错误。补充说明的是,购置的固定资产,即使设备闲置,也应计提折旧。问题二:固定资产初始金额错误。厂房建造完成,应把在建工程账面100万和土地使用权的20万转固为固定资产,也就是说,厂房的固定资产初始金额为120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在当月投入使用,当月不计提折旧,应在下月计提。根据规定,应在下月,也就是11月末计提折旧。借方科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成本或损益类科目,贷方累计折旧。年折旧金额=(120万-120万*1%)/10年月折旧金额=年折旧金额/12月问题三:我国资产减值准则钟采纳了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就应当予以确认。此案中,该项设备仍处于使用中,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且处置该项设备将带来的现金流120万远大于原价50万扣除折旧20万后的净值30万。所以该项设备不考虑计提减值损失。该设备年末账面价值=原价50万-累计折旧20万=30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不考虑公允市场上价值的变动。该案中若有以前年度计提的累积折旧,应和当年计提的折旧予以加和。且累积折旧的总额应不大于原价与净残值的差。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