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2

猪猪钕神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模范会计人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uwenwenlesley

已采纳

麦金西 美国会计学者 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著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 control)《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1922年,麦金西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著作《预算控制论》,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著作《管理会计》杨纪琬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夏育成杨纪琬教授是新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在会计法制、会计制度建设、会计改革以及中外会计交流和会计教育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代伟人。他去世后仍为中、外会计界人士所敬仰和怀念。为纪念杨纪琬教授,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促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由李勇、冯淑萍、汪建熙、王世定、李爽等同志发起,经财政部领导同意, 2002年2月10日 ,中国会计领域的第一个奖学金 —— “杨纪琬奖学金”在北京设立。夏育成 男,1931年6月生,浙江省上虞市人。浙江国茂会计师事务所,所长,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从1950年起,他长期在浙江省省级商业部门从事财会工作,历任浙江省百货公司财会科长、浙江省商业厅财会处副处长、处长,1986年起,曾任杭州国际大厦理事、总经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财会管理特长,走自己特色的路,1992年退休后继续担任高级财会顾问。他早在1952年,财会工作成绩突出,就被评为浙江省国营贸易系统模范工作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多次被评为处级干部先进工作者,1988年评为高级会计师。40多年从事财会工作,精通财务,善于经营、严格管理、事业心强是突出的特点,在浙江省会计界和全国商业系统会计界均有相当知名度。现任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浙江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商业会计学会会长。葛家澍 葛家澍(1921~ ),1921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市昭阳镇。1940年就读于江苏学院,1942年转学厦门大学,1945年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毕业,获厦门大学商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在校内历任会计核算教研室副主任、经济系副主任。1982年成立经济学院,被任命为首任经济学院院长。葛教授由于在会计学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他的会计思想和观念被会计学术界,也被国家教委誉为“独树一帜“。所以,他是我国国家批准的第一批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仅有两名)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享受专家津贴的第一批专家之一。从1986年至今,他连续连任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他还是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财政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组成员。同时是福建省注册会计准协会的名誉会长,并受聘为西南财经大学荣誉教授;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天津财经学院、江西财经学院、安徽财贸学院、中山大学、兰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江苏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谢霖 (1885-1969年)谢霖(字霖甫)教授,江苏武进人,男。我国会计界先驱,知名会计学者,我国会计师制度的创始人,会计改革实干家和会计教育家,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者,中国会计改革的先驱 中国会计师制度的拓荒者。除担任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总会计、中央银行秘书长职务外,还先后兼任湖南明德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商学院、光华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成都分校、四川大学、成华大学、川康农工学院、四川省会计专科学校等院校教授、以及光华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光华大学成都分校副校长等重要职务。李端生男,1957年6月生,山西原平人。教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会计学系。现任山西财经大学会计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从事会计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在财务、会计、审计理论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先后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生产力研究》、《财务与会计》。《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中国经济文库》、《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等。从教16年来,主编专业著作3部、合编、参编著作5部。共有3部著作、11篇论文分别获国内贸易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教委、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山西省社科联、山西省会计学会、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山西财经学院等单位的优秀科研成果奖。1996年主持完成了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山西电力建设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提出的方案及建议被山西省计委、省电力局等部门采纳,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中国中青年会计界、山西省会计界具有较大影响。李天民李天民,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央财经大学退休教师,祖籍四川华阳,13岁就从军,随后前往日本留学,获得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学位。先后在南京“中国日报”任总编辑,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任教。1949年,李天民随溃败的国民政府到台湾。后曾任台湾政大历史系教授,对国学颇有研究。伍中信是我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发起人和重要代表人物,作品被誉为“中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奠基之作”,“财权流”已成为我国财务学的主流观点。多次荣获中国会计学会和省部级奖励并积极参与我国会计界和省内的各项社会活动。由于其社会影响和贡献,《光明日报》于2000年11月“名师剪影”作了专题介绍;《湖南日报》2001年11月22日以“用青春写就华章”进行了报道,并转载到中共中央统战部网站;湖南大学校报也以“年轻即是财富”为题作了报道;湖南省委统战部《联合》杂志以“云帆高挂,中国第一位财务学博士后的人生追求”对伍中信作了详细报道。我国会计界权威刊物《财务与会计》于2000年推出的“迈向21世纪中国年轻会计、财务、审计学者第一方阵”中,伍中信是整个方阵30位会计学人中最年轻的一位。潘序伦因兄弟辈中排行第四,故又名秩五,宜兴丁蜀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被国外会计界誉为中国会计之父。杨端六对商务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并迅速实现扭亏转盈。郭沫若曾称赞他“在商务管着银柜子”,中国会计界称他为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模范会计人员

149 评论(14)

熊猫家的小姐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性别,***年 *月出生,***年*月入伍,中共党员,军队财务本科学历,2003年首批获得会计师资格证书,现为武警***市消防支队后勤处助理会计师,技术9级,武警中校警衔。该同志入伍**年,从事后勤工作17年,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忠于职守,敬业勤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2005年被总队评为全省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市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连续10年、12次被支队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总队后勤部抽调进行财务专项检查和审计,被确定为全省消防部队会计考评组成员。刻苦钻研提高素质为了更好的服务部队,提高后勤财务管理能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后勤在支队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到后勤工作当中。为了更好地为支队党委和领导当好参谋.不断丰富财务管理经验,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和研读《军队会计学》、《军队会计制度设计》、《军队财务管理》、《军队资产管理》、《军费预算》和《基建会计》等书籍,并自学计算机操作技巧,全面实现后勤微机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他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财经方针、政策,努力掌握现行军队财务标准制度、财经纪律及各项财务法规,及时掌握新时期国家、军队有关财务规章及标准的变化。所有这一切,为他进一步做好财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化办公系统的普及,会计核算、生活费管理、粮秣、被装和军人保险住房等后勤业务软件的应用,给财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凭借自身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刻苦钻研,仔细推敲每一步操作规程,很快熟练掌握了软件的应用,在总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上,大家纷纷向他请教。回到单位,兄弟支队后勤同行经常打电话询问记账方法、操作步骤等,他不厌其烦,耐心讲解,甚至上门指导,全省后勤财务人员亲切地称其为“老会计”、“后勤专家”和“活账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后勤工作是支队业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保障、服务性岗位,它包含内容多,工作性质杂乱,没有规律,需要实实在在,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差错。所以,在日常工作当中,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自觉地对待每一项业务工作,对组织和各级领导安排、布置的任务主动接受,并想方设法圆满完成。工作中做到经常请示、汇报,力求把工作做严、做细、做实,不拖后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正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虽然身处机关,但在实际工作中,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克服纪律松懈、警容不整、迟到早退、不假外出等不良现象。不忘记自己是军人、是党员。模范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他早已适应了后勤财务工作的繁杂、琐碎和不定时性。出纳、司务长换了一茬又一茬,每换一人他都不厌其烦、手把手地去教,认真耐心地传授后勤财务管理规定和方法,使其尽快胜任工作。他一直负责支队行政经费、地方业务经费、罚没款、消防协会收支、基本建设经费、军人保险和住房、被装、粮秣等的核算及管理工作。记账、统计、报表、各类凭证档案装订和归档等工作量大,他经常白天指导基层、跑财政争取经费、维修营房、采购接待等,晚上记账和编制报表,常常工作到深夜。正是这种拼命、执着和一丝不苟,磨炼了他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性格,也正是这样一种性格,使他在后勤工作岗位上更加出色。恪尽职守细致周密作为支队财会人员,规范和加强后勤财务管理是根本职责。为加强经费的管理,把部队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他借鉴外省和兄弟支队的经验和做法,起草和完善了支队《经费开支预算审批单》制度和《支队财务管理规定》,严格了经费开支的审批程序,增强了经费开支的计划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对差旅费、医疗费、电话费和接待费等专项经费按照开支的需要逐一进行了细化。针对支队车辆油料、维修和办公消耗性开支逐年上升的情况,及时制定了《车辆油料定额管理规定》、《支队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使消耗性支出费用下降了近20%。为贯彻落实消防部队财务改革,实现财务集中核算,他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和要求,认真遵循“集中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制定了《***市公安消防支队财务集中核算管理规定》,对财务人员、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财务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核算中心运行过程中认真研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馈意见,寻找解决办法,使支队级财务核算中心建设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精细,财务保障更加有力。为加强支队会计档案和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利用赴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考察学习的机会,虚心请教,互相探讨,回来后结合支队实际,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规定,并按照制度对支队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登记和建账。对支队89年以来的所有会计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对97年以后的会计原始资料进行了装订、打磨,并且严格按照建档要求,装盒入柜,建立财务会计档案检索目录,做到整齐划一,使支队的会计档案更加完整统一,更加科学规范。由于他工作扎实、细致,在全省消防部队会计档案检查评比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个人也受到了支队的嘉奖。97年以来,支队先后立项修建干部住宅楼、消防指挥中心和南市区消防综合楼、宿舍楼和执勤楼。从申请立项、批复、办理用地规划、土地勘察、方案设计、预算编制和招投标到工地平整、定位放线、开工建设和工程监督,都浸入了他大量的心血。特别是97年、2001年支队干部住宅楼、指挥中心建设和营区绿化中,由于支队经费缺口较大,为缓解经费压力,***同志建议外线部分由官兵自己动手建设,并主动请求担此重任。为完成好此项工作,保证工程质量,他聘请懂行的技术人员做指导,带领战士起早贪黑进行场地平整、开挖基槽、拉运砂石、安装上下水管道等,工程进度提前了20天,节约经费8万余元。在营区规划和绿化中,他没有去设计院,而是自己动手以步当尺进行绘图,在绿化上,建议种植苜蓿,仅设计费和草坪种植费又节约了近10万元。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争取外单位资助和减免。累计减免煤气、暖气初装费和车辆拉运土方费用40万元。特别是在负责支队基建时,为了掌握工程质量,不怕脏,不怕累,敢于较真,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检查、丈量和核对,确保了工程保质保量。***同志能够自觉并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部队条令条例和公安部“五条禁令”,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勤奋工作,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克服人少、事多、事杂的困难,不推诿、不扯皮,不论是份内的事,还是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都能保质保量积极完成。从不言苦,总是想办法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地履好职。总之,***同志凭着朴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理论功底、执着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将财会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在后勤工作中身上得到充分展现。

222 评论(15)

让子弹飞888

1、阎达五

阎达五教授(1929年12月-2003年11月)生于山西祁县,1949年3月肄业于北平私立华北文法学院经济系,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夜大学。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建校至今,一直在该校工作,曾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过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等职务。

著作:《责任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会计》、《会计管理结构》等。

2、娄尔行

娄尔行生于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1937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同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毕业,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MBA)。 学成回国后,他立志报效祖国。

著作:《基础会计》、《审计学概论》等。

3、葛家树

葛家树,男,1921年3月出生于江苏兴化,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商学院会计系。现为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政协顾问,西南财经大学荣誉教授、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天津财经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等10余所大学兼职教授。

著作:《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学基础》等。

4、杨纪琬

杨纪琬教授,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奠基人,著名会计理论家、教育家,注册会计师制度重建和恢复的创始人。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兼法制委员会委员,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成本研究会副会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著作:《会计理论探索丛书》、《经济大辞典: 会计巻》、《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等。

5、杨汝梅

杨汝梅(1899年8月22日—1985年9月8日),字众先,河北人,会计理论家、会计教育家,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无形资产理论研究的开创者,首位列入《世界名人录》的中国会计学家。

著作:《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等。

15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