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6

枫月絮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arastt823

已采纳

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不同,可能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通常应调整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

3、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比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原则处理。

扩展资料

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若其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承租方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会计准则规定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以及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而税法规定以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等的金额计价,对二者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若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则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

例如,某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会计准则其入账价值为100万元,但按照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为120万元,若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会使该资产的价值凭空增加20万元。

此时既不是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也不是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不符合会计准则中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认标准,改变了该资产的初始计量,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96 评论(13)

mimi若闻

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两个会计科目,分别放在资产列和负债列。但是他们跟传统的资产和负债有一定区别,只是他们所核算的内容跟资产、负债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就有了这两个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处理:1、按照企业的利润计算的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2、由于纳税差异的存在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的所得税费用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3、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的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上面三个分录合起来,就是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方法如下: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345 评论(9)

馋嘴鱼了乐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资产减少了,费用增加了,负债增加了,总资产相应就减少。可税法不确认这种减少。但确实是减少了,税法暂时不确认,以后也要确认,这种减少,就会让以后少交税,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扩展资料: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

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比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原则处理。

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帐,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189 评论(13)

Gemini9524

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两个会计科目,分别放在资产列和负债列。但是他们跟传统的资产和负债有一定区别,只是他们所核算的内容跟资产、负债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就有了这两个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处理:

1、按照企业的利润计算的实际应该缴纳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2、由于纳税差异的存在产生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的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3、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面三个分录合起来,就是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

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182 评论(8)

NightWish431

2种,一种是债权债务法,一种是应付税款法

15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