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1

Sally-yiner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主体产权分录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家居

已采纳

新会计准则下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一般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1、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2、缴纳印花税时(一般不用计提),借:管理费用—税金(印花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

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根据书立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对卖方计征,税率为1‰。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

会计主体产权分录

100 评论(12)

Brita阿菜

借;固定资产190 000贷:实收资本(股本)190 000

135 评论(15)

颖颖emma

新会计准则下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一般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1、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2、缴纳印花税时(一般不用计提),借:管理费用—税金(印花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

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根据书立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对卖方计征,税率为1‰。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

扩展资料: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征税对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具体有:

1、立合同人

2、立据人

3、立账簿人

4、领受人

5、使用人。

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条例列举的凭证征税,具体有五类:

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勘查设计、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产权转移书据;

3、营业账簿;

4、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许可证照;

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凭证;

征税范围

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暂行条例》列举的凭证征收,没有列举的凭证不征税。具体征税范围如下:

1.经济合同

税目税率表中列举了10大类合同。它们是:

(1)购销合同。

(2)加工承揽合同。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5)财产租赁合同。

(6)货物运输合同。

(7)仓储保管合同。

(8)借款合同。

(9)财产保险合同。

(10)技术合同。

2.产权转移书据

产权转移即财产权利关系的变更行为,表现为产权主体发生变更。产权转移书据是在产权的买卖、交换、继承、赠与、分割等产权主体变更过程中,由产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所订立的民事法律文书。

我国印花税税目中的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共5项产权的转移书据。其中,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是指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不动产、动产所有权转移所书立的书据,包括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其他4项则属于无形资产的产权转移书据。

另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

3.营业账簿

按照营业账簿反映的内容不同,在税目中分为记载资金的账簿(简称资金账簿)和其他营业账簿两类,以便于分别采用按金额计税和按件计税两种计税方法。

(1)资金账簿。

(2)其他营业账簿。

税目税率

印花税的税目,指印花税法明确规定的应当纳税的项目,它具体划定了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一般地说,列入税目的就要征税,未列入税目的就不征税。印花税共有13个税目。

印花税的税率设计,遵循税负从轻、共同负担的原则。所以,税率比较低;凭证的当事人,即对凭证有直接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就其所持凭证依法纳税。

印花税的税率有2种形式,即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印花税

296 评论(9)

兜里五块糖

借:在建工程190 000 贷:实收资本190 000

315 评论(9)

海琦maggie

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财务人员日常会计工作中在做印花税的会计处理时,通常对是否需要计提印花税这个问题不是很明白,本篇文章按常见印花税的处理情况总结如下:

企业交纳印花税会计分录处理,通常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一、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如果金额比较小,比如定额贴花的营业账簿和产权许可证照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关键点),如果金额小购买时直接减少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即可。实际缴纳的印花税: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二、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采购合同和销售合同印花税是根据实际采购、销售或购销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乘以税率直接计算缴纳的,这时很多企业就会先通过“应交税费”计提本月的印花税,次月实际缴纳时再冲减应交税费科目。

比如,根据豫地税发[2005]第43号文件《河南省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购销业务,分别按实际采购、销售或购销总额7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依照“购销合同”税目征收印花税。当然,不同的省份规定是不一样,所以企业在实际计算缴纳印花税的时候一定要先查询当地的相关规定。

计提本月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实际交纳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三、缴纳以前年度印花税的处理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做如下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银行存款

因为是属于以前年度的支出,不能计入当年的期间费用。如果是当年度当期的计提,则做如下分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印花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而《企业会计准则》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印花税的征税对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具体有:1、立合同人,2、立据人,3、立账簿人,4、领受人,5、使用人。

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条例列举的凭证征税,具体有五类:

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勘查设计、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产权转移书据;

3、营业账簿;

4、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许可证照;

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凭证;

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暂行条例》列举的凭证征收,没有列举的凭证不征税。具体征税范围如下:

1、经济合同

税目税率表中列举了10大类合同。它们是:

(1)购销合同。

(2)加工承揽合同。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5)财产租赁合同。

(6)货物运输合同。

(7)仓储保管合同。

(8)借款合同。

(9)财产保险合同。

(10)技术合同。

2、产权转移书据

产权转移即财产权利关系的变更行为,表现为产权主体发生变更。产权转移书据是在产权的买卖、交换、继承、赠与、分割等产权主体变更过程中,由产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所订立的民事法律文书。

我国印花税税目中的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共5项产权的转移书据。其中,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是指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不动产、动产所有权转移所书立的书据,包括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其他4项则属于无形资产的产权转移书据。

另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

3、营业账簿

按照营业账簿反映的内容不同,在税目中分为记载资金的账簿(简称资金账簿)和其他营业账簿两类,以便于分别采用按金额计税和按件计税两种计税方法。

(1)资金账簿。

(2)其他营业账簿。

印花税的缴纳方法是什么?

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印花税还可以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委托经由发放或者办理应税凭证的单位代为征收印花税税款。

印花税如果不通过应交税费会计科目核算,那么就通过管理费用核算,如果不通过应交税费会计科目核算,那么做会计分录会简便一些,如果要通过应交税费进行核算,那么还要做一个实际缴纳时的会计分录,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那么印花税应该计入税金及附加会计科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那么就应该计入管理费用会计科目。

印花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的应税经济凭证所征收的一种税。因纳税人主要是通过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来完成纳税义务,故名印花税。

印花税会计分录 特点

兼有凭证税和行为税性质;

征税范围广泛;

税率低、税负轻;

由纳税人自行完成纳税义务。

计提印花税的会计分录

1、预征印花税是在还没有正确计算出房地产项目增加率的情况下,为确保税款平稳,均匀的流入国库,而采取的预先征收印花税的办法。

2、按照目前房地产税收政策,开发商需缴增值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印花税简单理解就是开发一个项目获得的利润部分,这部分利润将按一定比例缴税。原本印花税是在项目结束后征收。

3、印花税中重要的一点是印花税税率,它是印花税的`计算份额,印花税税率表是关于各种不同情况制定的相关表格指引。

4、印花税预征率则是在还没有正确计算出房地产项目增加率的情况下,为确保税款平稳,均匀的流入国库,而采取的预先征收的办法,通常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

支付印花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交纳印花税的会计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企业上交的印花税税额或购买的印花税票数额较小,可以直接列入管理费用。上交印花税或购买印花税票时,借记“管理费用一印花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

2、如果企业上交的印花税税额较大,先记入待摊费用,然后再转入管理费用。上交印花税时,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分期摊销印花税时,借记“管理费用一印花税”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应交税费—印花税。

支付时

借:应交税费—印花税。贷:银行存款或者库存现金 。

印花税,是税的一种,是对合同、凭证、书据、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等文件征收的税种。纳税人通过在文件上加贴印花税票,或者盖章来履行纳税义务。

企业缴纳印花税的会计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

1、如已提前支取,则借记:应交税金—印花税贷款:银行存款。

2、如未提前支取,则借记:税金及附加—印花税;

贷:应交税金—印花税;然后:应交税金—印花税抵免:银行存款。

1、印花税是指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对签发、领取法定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收。因为在应纳税凭证上用印花税作为纳税标志。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并领取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2、印花税是对单位和个人开立、领取的应税凭证征收的一种税种,具有凭证税的性质。另一方面,任何一种应税经济凭证都反映了某种特定的经济行为。因此,对凭证的征税本质上是对经济行为的征税。

(2) 印花税的征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和经济往来中的各种应税凭证。所有单位和个人设立、领取这些证件,都必须缴纳印花税,征税范围极为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法制的逐步完善,依法设立经济凭证将越来越普遍。因此,印花税的征收将更加广泛。

(3) 与其他税种相比,印花税的税率要低得多,税负也较轻,具有集中资金、少积累为多的财务效应。

(4) 纳税人自行填制纳税义务

计提与缴纳印花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理论上印花税是不需要计提的,但你要计提也是可以的,计提的时候,一样要通过应交税金或应缴税费会计科目: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应交税金或应缴税费—印花税

缴纳税费时

借:应交税金或应缴税费—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因为现在有些企业交印花税是根据收入来计算印花税,或签订了大额合同按月分期缴纳,所以计提印花税也是可以的,以前的印花税是根据合同交,就不存在计提的问题

纳税人自行计算、购买、粘贴印花税专用章,并在印花税票、凭证的缝隙处加盖、注销纳税义务。这也不同于其他纳税方式。

226 评论(9)

蓝梦蝶朵丽卡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例如:发生坏账——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收到票据——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收入,应交税金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284 评论(15)

sanmoyufeng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详细:(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之前为: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30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