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sy521121
会计成本的目的是财务报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费用;通常通过财务报表反映。经济成本的目的是经济决策,考虑资源用于放弃的其他可能用途的最大潜在收益;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是企业生产投入的所有经济要素的价值消耗。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某用途是放弃的其他可能潜在用途的最大收益。企业使用经济要素包括自有要素与外购(外雇)要素 自有要素的使用形成隐成本(内含成本)。 外购(外雇)要素的使用形成显成本(外显成本)。 会计成本只考虑显成本 经济成本同时考虑显成本与隐成本
quanyanhei
外显成本=35000+10000+8000+2000+5000=60000(元)
内含成本=机会成本=3000(元)
会计利润=收入-外显成本=100000-60000=40000(元)
经济利润=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37000(元
经济利润=(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额
企业的目标应是长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最大化。
使用经济利润法和使用折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 DCF)法评价企业价值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使用同样的资本成本对未来的经济利润折现,然后把折现后的经济利润加到已经投资的资本额上去,就可以得到与DCF方法完全相等的结果。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性成本或者会计成本以后的余额。显性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而发生的实际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生产中购买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
在经济分析中提到利润时,是指企业获得的所有收益中扣除土地、劳动、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的全部机会成本之后的剩余。
机会成本是指厂商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代价。在会计利润的计算中没有考虑隐性成本,也就是企业使用的早已占有的并非购买亦非租用的要素进行生产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在会计记录中体现不出来,但经济分析中必须考虑这部分成本。
扩展资料: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服务主体不同。
2、目的角度不同。会计利润是站在企业所有者角度的经营成果指标,经济利润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公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
可以通过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两个渠道来筹集资本,对于公司而言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都是“投资者”,当公司通过计算得出有经济利润时,说明投资这家公司就会获得“超额利润”,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公司。
3、计量的范围不同。
4、计量依据不同。
5、成本计量不同。
6、应用范围不同。
7、计量的程序不同。
8、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依据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利润
快乐的森蝶
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是同会计本身的应用相联系的,把会计核算中应该计入成本的各种消耗概括以后加以表述,因此有单位成本,总成本等许多成本概念.研究的目的是直接为会计工作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经济学则从理论上对成本加以概括,把生产商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即(C+V)表述为成本,实际上是一种理论概括,或叫理论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从理论高度指导经济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减少或避免盲目性.会计利润就是我们通常所收的利润,也就是收入-成本费用经济利润则是经济学上的概念,经济学家认为会计利润是高估的,只考虑了企业表面发生的成本费用,没有考虑隐性的成本,也没有考虑期末的资产升值或贬值,简单的说,经济利润就是会计利润-机会成本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