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6

Me馍馍2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事业单位会计年末结转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iwi琪薇

已采纳

这几个科目主要根据收入、支出的资金来源来进行区分。1、资金来源是同级财政的资金[收入记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记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月末收支结转后进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区分结转和结余主要看项目是否完成。当年已经完成的项目,剩余资金称为结余资金;当年项目未完成转入下年继续进行的资金称为结转资金。2、资金来源为非同级财政的专项资金[主要指上级部门拨付下级的专项资金,收入记事业收入(非财政专项资金)、上级部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专项资金),支出记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其他支出(专项资金)],月末收支结转后进非财政补助结转。3、除去上面说的财政资金和非财政专项资金,其他资金月末收支结转进事业结余。4、经营性质的资金,经营收入、经营支出、收支结转进经营结余。5、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年末进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缴税、提福利基金后,其余金额进事业基金。其中如果经营亏损,经营结余为借方余额,不结转。6、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一般只有两个渠道,缴回原单位或者留归本单位使用。如果留归本单位使用,进事业基金。7、事业结余年末无余额,全部转入事业基金。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为年末一次性使用的过度科目,全部转入事业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事业基金、经营结余年末可以有余额。

事业单位会计年末结转

342 评论(11)

joyzhou512

事业单位会计帐年终结转顺序:一、收入支出转入结余(分别转入事业结余、经营结余):1、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借记“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2、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借记“事业结余”,贷记“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3、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 目,贷记“经营结余”;4、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 “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科目。二、结余分配:1、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科目。2、单位计算出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贷记“专用基金”科目。3、 将当年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 “经营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即经营亏损,则不结转。三、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将当年未分配结余,全数转入“事业基金——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般基金”科目。四、项目已完工的拨入专款结转:1、年终结账时,对已完工的项目,将“拨入专款”科目与“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对冲,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2、对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财政部门或者上级单位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科目核算,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325 评论(9)

jennyzhao701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年终结转顺序为:一、收入支出转入结余(分别转入事业结余、经营结余):1、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借记“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 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2、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 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借记“事业结余”,贷记“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3、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 目,贷记“经营结余”;4、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 “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科目。二、结余分配:1、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科目。2、单位计算出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贷记“专用基金”科目。3、 将当年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 “经营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即经营亏损,则不结转。三、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将当年未分配结余,全数转入“事业基金——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般基金”科目。四、项目已完工的拨入专款结转:1、年终结账时,对已完工的项目,将“拨入专款”科目与“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对冲,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科目。2、对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财政部门或者上级单位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科目核算,借记“拨入专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286 评论(13)

RitaQinQin

这是分录

101 评论(14)

仙呢榕儿

这几个科目主要根据收入、支出的资金来源来进行区分。

1、资金来源是同级财政的资金[收入记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记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月末收支结转后进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区分结转和结余主要看项目是否完成。当年已经完成的项目,剩余资金称为结余资金;当年项目未完成转入下年继续进行的资金称为结转资金。

2、资金来源为非同级财政的专项资金[主要指上级部门拨付下级的专项资金,收入记事业收入(非财政专项资金)、上级部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专项资金),支出记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其他支出(专项资金)],月末收支结转后进非财政补助结转。

3、除去上面说的财政资金和非财政专项资金,其他资金月末收支结转进事业结余。

4、经营性质的资金,经营收入、经营支出、收支结转进经营结余。

5、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年末进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缴税、提福利基金后,其余金额进事业基金。其中如果经营亏损,经营结余为借方余额,不结转。

6、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一般只有两个渠道,缴回原单位或者留归本单位使用。如果留归本单位使用,进事业基金。

7、事业结余年末无余额,全部转入事业基金。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为年末一次性使用的过度科目,全部转入事业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事业基金、经营结余年末可以有余额。

扩展资料

按照支出的性质不同,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

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按照不同业务性质进行分类,分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三大类。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比如学校的学费收入、医院的医疗收入等。

事业单位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应纳入预算管理或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计入事业收入。在收到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再计入事业收入。

有些单位实行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平时取得收入时,先全额通过“事业收入”科目反映,定期结算出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结余时,再将应上缴财政专户部分扣除,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

会计期末,将“事业收入”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支出

232 评论(13)

remotesummer

我曾经在网上找了一份期末结转流程图,很清晰明了,希望也可以帮到你!

另:最好结合会计制度来看!

10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