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0

mengjia09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基础会计账结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头发长很慢

已采纳

结账,是指把一定时期内应记入账簿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计算记录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并将余额结转下期或新的账簿。会计人员应按照规定,对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按日结账,对其他账户按月、季、年结账。应在该日、该月最后一笔经济业务下面划一条通栏单红线,在红线下“摘要”栏内注明“本日合计”或“本月合计”、“本月发生额及余额”字样,在“借方”栏、“贷方”栏或“余额”栏分别填入本日、本月合计数和月末余额,同时在“借或贷”栏内注明借贷方向。然后,在这一行下面再划一条通栏红线,以便与下日、下月发生额划清。

基础会计账结法

212 评论(12)

卷毛先生老杨

表结法:即用“利润表”结转期末损益类项目,计算体现期末财务成果的方法。每月月末只结出损益类科目(包括期间费用)的月末余额,但不结转到“本年利润” 科目,只有在年末结转时才使用“本年利润”科目。“本年利润”科目集中反映当年利润财务费用的本月发生额合计并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栏,将本月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栏,科目不结转。表结法在平时直接在利润表结转,省去了转账环节并可以从科目余额得出本年累计的指标,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到了年末再使用账结法结转整个年度的累计余额。 账结法每月月末无原则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合计数反映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账结法在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但增加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

231 评论(11)

婉儿xiaotu

会计学上的结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计算并记录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后,将余额结转下期或新的账簿的会计行为。结账可以检查本期内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全部登记入账,若发现漏账、错账,应及时补记、更正。

结账是为了总结某一个会计期间内的经济活动的财务收支状况,据以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而对各种账簿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进行的计算总结。直观的说,就是结算各种账簿记录,它是在将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将各种账簿的记录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过程。⑴月结前,首先检查“本月记账凭证制是否已全部记账”和其它结账条件是否具备,如果不具备结条件,则不能进行结账;如果结账条件具备,则执行以则每个月末都要进行此项工作;如果采用“账结法”,则在年末进行此项工作。⑵把本期账户数据转为历史数据。⑶将本期期末余额转入下期期初余额。⑷结账后,做结账标志,不允许再输该期凭证。⑸开始下个会计期财务处理的有关准备工作。

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 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双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309 评论(14)

馋死宝宝啦

1、账结法

账结法是每个会计期间期末将损益类科目净期末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资产负债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

2、表结法

表结法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获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平时各月不通过“本年利润”账户转账核算,而是利用“利润表”计算并反映出来的方法。

扩展资料:

账结法和表结法的区别如下:

1、账结法

每个会计期间期末将损益类科目净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利润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

2、表结法

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损益表公式中定义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

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 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0,同时也不产生凭证,只是把数据库中的损益科目结转到下一个年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账结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表结法

34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