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8

兔了里个酱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库存物资会计分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碗人间烟火

已采纳

1入库借:原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预付账款 20 000 银行存款 15 100 2:损失借: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 500 贷:原材料 1 500处理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 000 贷: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500 营业外收入 8500收到钱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 000

库存物资会计分录

94 评论(15)

骨头杀手

进货:借:库存商品进项(一般纳税人)贷:银行存款销售出库的:借: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销项(一般纳税人)结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商品验收入库时,应由"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对外销售库存商品时,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建工程等领用库存商品,应按其成本转账。库存商品明细账应按企业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如有存放在本企业所属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送交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以及已发出尚未办理托收手续的商品,都应单独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库存商品明细账一般采用数量金额式。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商品零售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设置。其格式一般要用三栏式,只记售价金额不记数量。由于库存商品按售价记账,为随时了解库存商品的实际价值,同时也便于月末各实物负责人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可采用“库存商品”和“商品进销差价”明细分类账户相结合的方法,设置“库存商品及进销差价”明细账。

81 评论(15)

CYGUANGZHOU

光明工厂购入甲材料一批,分录;借: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预付账款 20000 应付账款 15100从胜利工厂购入的甲材料 ,资料不齐全!

300 评论(15)

吾色真人

领用材料就是材料的消耗,因此,在会计处理上需要体现原材料的减少。与原材料减少相对应的应记录什么科目呢?这需要根据领用材料的不同用途与领用部门等进行分别处理。(1)如果领用材料用于生产与加工等,那么需要记录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2)如果领用材料用于车间的一般耗用,如辅料等,那么需要记录制造费用的增加,因此,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3)如果领用材料用于研发部门,那么需要记录研发费用的增加,会计分录为: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或资本化支出贷:原材料(4)另外,在实际情况中,可能还会发生少量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等领用物料的情况,那么也需要根据领用部门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贷:原材料综上,企业在处理领用材料的账务时,先确认原材料的减少,同时根据材料使用用途与部门等,做相应成本或费用的增加。扩展资料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的账务处理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的账务处理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领材料时,需要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借:生产成本-A产品 贷:原材料(2)结转人工成本,需要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借:生产成本-A产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3)结转制造费用,需要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借:生产成本-A产品 贷:制造费用(4)产成品入库,需要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借:库存商品-A产品 贷:生产成本-A产品

139 评论(9)

于海丽888

一、借:库存商品贷:应付账款,表示库存商品增加,应付账款增加。企业在采购商品时,商品到达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根据供货单位的发票账单、入库单等原始凭证,作上述的会计分录。二、《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1、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购入商品采用进价核算的,在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2、应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应付的款项,贷记本科目。

312 评论(10)

sunhui3650

借:原材料---甲材料30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 贷:预付账款——光明20000 应付账款——光明15100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1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10000收到赔偿借:银行存款10000 贷: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10000

14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