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6

老娜再修行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思维日常应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侯总大大

已采纳

你是否是月光族?是否有盲目购物的经历?是否有看到打折就疯狂的买买买,但是买回来后却没有任何用处,将之丢在一旁?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层的我们,或许每个月都会经历这样的死循环。阅读过本书《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后就可以解救我们于浪费的苦海中。 《如何有效阅读管理每一分钱——用会计思维增值你的财富》这本书是由小山龙介和山田真哉合著。如果你读过《整理的艺术》那一定了解小山龙介,他不仅是一位整理达人,对于会计他也有独特的见解。另一位山田真哉曾在大学毕业进入心仪的企业工作,但由于对于会计不了解,在入职不久注意到公司业绩惨跌,三个月后毅然决定辞职,其实因为当时公司在进行人事调整,所以才会发生这事情。经过这件事,山田察觉到了会计的重要性,于是有此书问世。 文章中贯穿的理念或者说是实践:“黑客家庭理财簿”、时刻涉及到会计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大局观。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记账的习惯,其实我从大学开始就陆续的进行记账,但是只是机械的去记每天的花销,却没有用心去分析,自己应该调整的地方。现在我也是有每天坚持记账,不过已经开始从中找问题,没月都进行调整。看过《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后,我也觉得黑客家庭理财簿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有过记账习惯的朋友都知道,每天都在细碎的记账,有时忘记了可能就对不上总账了,自己会绞尽脑汁去想自己的钱花哪去了,还挺难受。如果试用家庭理财簿的方法,有这么两点好处可以给到大家。 1、可以大幅减少记账的时间,只是记录一个大块的内容; 2、可以提高效果,看着自己的钱增多,心情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有几个方法可以把握你的流动资产:一、现金余额法——小猪存钱罐效果 此方法只需要记录当日的资产余额就可以了。书中因为都以日本、日元为例,我们可以根据人民币情况切换一下,同样适用。当然,当下我们的钱可能四散的每一处都有,可能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具体有多少钱,那下面的一个事情需要你在用现金余额法之前就完成下面这件事。 清查自己的银行卡,饭卡,公交卡等余额,还有在某宝等其他投资途径中的余额。 整理到excel表格中,清晰可见。接下来就是需要实际操作的内容: 1、每月只取一次现金(大概计算好需要的花费); 2、消费固定好一张银行卡(购物、吃饭等); 3、储蓄单独一张卡。 这样每月下来,根据消费记录,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钱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也是本书中提到的 预存费用型预算管理术。 只消试验一个月,就会清楚的了解大概月花费大概是多少,自己心里也有一个预算了。 每月的结余可以转到储蓄所用卡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卡里就会有很多的money了。 二、无视零钱的“纸币法则” 日元中有很多大额硬币,人民币中也有很多小额的硬币或者一些零钱。在家庭理财中,我们可以暂且无视零散的硬币,可以自备一个存钱罐,把硬币每天回家整理出来,放到存钱罐中。 一些零头不足以影响大局,反而可能有时还会为这些细枝末节烦恼。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硬币非常不好携带,还挺重挺零散的,我是有这样的困扰,所以每天回家会把买菜等的零钱全部投到存钱罐中,这样平时也不用把这一部分记入到你的账本中,但是它也并没有消失,还是在你自己手里的。 余额管理带来的“存钱罐效果”。 此前提到的余额法则,可以让你切实的感受到自己的钱越来越多了。平时我们记账的法则是每天我们的花的钱在增多,自己本身有的钱在减少。现在改变一下方法,会让自己在愉悦的心情中记账, 会加大记账的热情 ,也能让我们自己知道,钱到底去了哪里。 《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这本书中,涉及到很多会计相关知识,如果你要学习会计或者已经在会计行业中,真心的推荐读一读这本书。我们平时实在应该掌握一些会计的相关知识,然后不断的在实际操作中实践。 一、房产相关理财内容 本书中涉及到了关于买房还是租房的这一话题。我一直根深蒂固的想法都是要有自己的房子,虽然国内房价一直都是水涨船高,但与其说总是交着高额的房租不如贷款买自己的房子,这样也不用隔三差五的就要搬家,总是不那么稳定。 书中的理论是说要考虑好折旧然后再决定买房。日本的房产是先买地然后再盖房,当然也可以说直接买成品房,但除了高层公寓外的其他房产包括土地都是归买房人所有的,里面就涉及很多内容,所有作者认为是租房更划算。 在中国的话房产又另当别论,但由于我对于房产方面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就不多加分析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找来这本书读一读。 二、压缩"看不见的负债" 这一节的内容和“断舍离”相类似,也就是说:平时有些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例如:家具,书籍,衣服等等,自己平时不用但是还不舍得丢掉,一直占着空间。其实这样也很影响心情,可以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断舍离,把不需要的东西清理一下,有些书籍可以扫描成PDF版保存;不需要的衣物可以捐赠给有需要的贫困地区等等。 一、节约下来的钱才是存下的钱 1、人特别容易被百分比所迷惑 不信你选择从下文中选择一下: 1)1000元的商品打0.1折 2)100元的东西打5折 很多人都自然而然会选择第二种,因为看起来折扣很大,其实如果从绝对值来看的话肯定还是第一种更划算,所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要看最后的 绝对金额 。 二、日常生活中的陷阱:“一杯拿铁的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每天上班前要到星巴克等顺手买一杯拿铁,仔细想一想,一天一杯拿铁,一年算下来要多少钱?,我们经常在不经意间就把钱浪费掉了。如果养成习惯,会慢慢的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花掉的钱也没什么感觉了。 这种不经意的小钱,在《自动成为百万富翁》中称为“一杯拿铁的钱”。David Bach在书中指出,想要成为百万富翁,与其绞尽脑汁地去想如何赚大钱,不如每天省下“买一杯拿铁的钱”。 三、小心掉进“非日常生活中的陷阱” 有人会想问:什么是非日常的生活?比如:出国旅游,看演唱会等。 我们平时在国内的时候省吃俭用,可一出国就会忘记在国内的生活,不停的买买买,好像东西不花钱一样。一到旅游胜地,想要留下点美好的记忆,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就感受不到花钱的心痛了。 再有看演唱会,追星等,平时不会用到的东西,也会在演唱会时花大价钱买下来,比如:T恤,纪念品,画册,周边产品等等。 如果不想掉进陷阱,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无论国内国外,应该一样对待。当然,买点纪念品或者一些相对国内来说更划算的可以买一些的,但是也要注意货币单位哦! 一、保存购物小票,家庭财务记录瘦身法 那么我们如何记录呢?当然就是购物小票。平时我们去超市购物,商场购物等等,都会有购物小票给到我们,这些你是不是随手就扔掉了呢?其实这些小票完全可以保存下来,通过这些小票的消费就会让你提高节约意识。 小票可以保存在看得见的瓶子里或者透明的夹子里,让你随时看到,就会提醒自己,这月要节约了,已经花费很多了等等的意识。 二、钱要优先用在自己身上 钱要优先使用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你是否能成为有钱人的分水岭。就是“四分之一自动转账存钱法”。但是这个也要根据目前你的工资等收入水平来绝对,最开始可以尝试少转一些,如果收入比较高,那可以再调高比例等等。 一、不存在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要想获得高回报,那必然也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的。这是投资的一大原则。即使有这类“好”的投资项目,可能你也接触不到,所以,首先我们就要变成有钱人,这样才能进入这个圈子,接触到这样的信息。 二、“优先还贷”的原则 这个原则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界定,当然如果说你有房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是否提前还一部分贷款对于后续是有好处的。 三、投资不分散,资产要分散 巴菲特的做法是:把所有鸡蛋都谨慎地放进同一个篮子里,而且还是长期存放。 但是我们目前还没用如此深的道行,那就要管理好自己的资产,要有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根据市场的状况不断的进行调整。 四、长期复利投资,让时间帮你赚钱 有没有听过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复利投资,即使利率偏低,只要经过多年运作,也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当然一定要 选择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并且根据市场的行情来买入卖出。 读过《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钱》这本书,对于我在会计方面的理解有了一个提升,也对于家庭财务管理,投资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透彻的了解,会计思维方式注重大局观,一定要进行实践。在日常生活也好,工作中也罢,真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懂一些会计思维,可以提升我们的格局。

会计思维日常应用

284 评论(13)

那份噯隻許伱甡

会计的逻辑或思维体现方面如下:1.逻辑。“逻辑”一词,是英文Logic的音译,源于古希腊,原来指言辞、思想、理性.规律等。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1)逻辑即客观规律。例如,“事实证明,该事物的发展符合经济逻辑。"在此,逻辑是指客观规律。(2)逻辑即指思维规律或逻辑规则。例如,“他的推理是符合逻辑的”,其中,逻辑是指思维规律。(3)逻辑专指逻辑学科。例如,“会计管理工作者应该学习逻辑”,其中,逻辑是指逻辑学科。2.会计逻辑。会计逻辑是个复合词,是由“会计”和“逻辑”复合而成。如果按照上述三种不同的逻辑含义,相应地“会计逻辑”也有三种不同的涵义:首先,会计逻辑是指会计规律;其次,会计逻辑是指会计思维规律或规则;最后,会计逻辑是指一门交叉学科“会计逻辑学”。除特别指出,会计逻辑一般专指第二种含义。即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该遵循的思维规律或逻辑规则。

8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