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122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批准报出的日子,并不是实际报出的日子,有时候这两个日子不是同一天的)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审计所说的期后事项是指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后知悉的事实。根据对期后事项按时段的划分,审计所说的期后事项是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时间跨度要长。
夏萱萱大人
期后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区别:
期后事项是指会计报表日与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期间发生的,以及审计外勤工作结束 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的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 期后事项很可能影响审计人 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意见,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对期后事项予以充分关注。
龙龙100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以下简称日后时期)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这些事项有的直接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有的虽然不影响财务报告,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理解和决策。因此,企业对日后事项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日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关键是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后时期的界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的日后时期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这一时段。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即批准的日期。例如:某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告于2008年2月20日编制完成,2008年4月10日经中介机构出具了审计报告,董事会于2008年4月15日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则日后时期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4月15日。但有时候因需经股东大会审议等原因,董事会批准与实际对外公布间隔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又发生了重大事项而在报告中作了调整或披露的,董事会则应重新批准。此时,日后时期应延伸至董事会再次批准财务报告报出日期。
二、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正确区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关键是看这些事项的主要情况出现的时间,凡主要情况出现或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而在日后时期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证实,即原因出现或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之前,结果出现在日后时期的应作为调整事项。如资产负债表日前已销售的商品存在问题,在日后时期退回;又如资产负债表日前已提起的诉讼,法院在日后时期作了赔偿判决,则应作为调整事项。凡主要情况的出现和结果均在日后时期发生的事项,如日后时期发生的巨额对外投资,日后时期所持证券市价严重下跌等,因其发生和影响结果均在日后时期,则属非调整事项,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三、日后事项的调整
对于应调整的日后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进行账务处理,并对已编制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由于上年度的账目已经结转,损益类科目也已无余额,因此对日后事项的调整有其特殊之处:
1.对财务报告年度来说只调表不调账。即对报告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以及相关附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但对账项的账簿记录不加调整,反映在日后时期所属年度的账户中。
2.调整时的科目使用分几种情况。涉及损益事项的所有损益类科目均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既不涉及损益又不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各相关科目。
3.分录中损益类科目调整与报表中损益类项目的调整存在不一致现象。比如销售退回调整时,涉及损益类的调整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等,在调整时均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反映。但在调整利润表时,则应分别调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等项目。
【例】甲公司2007年11月销售给乙公司产品一批,销售价格100 000元(不含税),销售成本80000元,货款于12月对账日尚未收到。2008年2月,因产品质量问题,经协商乙公司将该批产品全部退回。此时,甲公司的财务报告尚未经批准报出。本例中,甲公司应对该销售退回作为应调整的日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贷:应收账款 117 000
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80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0 000
调整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 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 600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 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 400
调整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 20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10
然后,调整2007年度会计报表如下:
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应收账款减117000元,库存商品增80000元,应交税金减23600元,未分配利润减11390元,盈余公积减2010元。调整利润表相关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减10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减80000兀,所得税减6600元,净利润减13400元。
四、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1.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关系。认定或有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而日后事项的确认是在日后时期,因此有些或有事项在日后时期可能已成为日后事项,这时就应按日后事项准则处理。
2.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关系。日后事项中的销售退回,既包括报告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日后时期退回的,也包括报告年度前销售在日后时期退回的商品。只要是日后时期退回的,均按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但上述销售的商品如在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以后退回的,则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即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再调整报告年度的相关报表和附注,而是体现在退回年度的会计报表中。
3.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关系。对于在日后时期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的规定处理。这两个准则在财务调整的方法和科目的运用上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在报表的调整上。按照日后事项准则的处理是要调整报告期会计报表各相关项目的,而按照会计差错更正准则的处理则不调整报告期会计报表,而是在账务调整年度编制会计报表时,调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相关项目的上年实际数。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披露
第九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企业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权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的,应当披露这一情况。
(二)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做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第十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
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既包括报告年度或报告中期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也包括以前期间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闻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销售退回事项,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也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其区别在于是否可以调整报告年度的“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例1】甲公司20xx年11月20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取得收入50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正常情况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40万元,20xx年12月31日,该笔货款尚未收到,甲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这是2008年度与2007年度关于计提坏账准备能否税前扣除的政策性差异,2008年度不允许税前扣除,2007年度允许部分税前扣除)。20xx年1月20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假定甲公司本年度除应收乙公司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20xx年2月24日完成20xx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xx年3月27日。
(1)20xx年3月20日,调减20xx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5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585000
(2)调减20xx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4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000
(3)调减20xx年资产减值损失及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1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0
(4)由于坏账准备已冲销,20xx年年末根据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应冲销。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0
(5)由于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因此应调减报告年度(20×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00元(500000-400000)及所得税费用,同时调减“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0
(6)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500
(7)由于留存收益减少相应调减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67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0
【例2】承例1,假定销售退回发生在20xx年3月10日。
此时应调整报告年度(20xx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20xx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调整20xx年度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资产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费用、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及调减盈余公积的分录都与例1相同。不同在于分录(5)。本例中,调整由于销售退回20xx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调减100000元(500000-40000),但由于20xx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结束,应作为20xx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20xx年度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0
两例中分录(5)的不同之处在于:售后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应调减报告年度的“应交税费——直交所得税”及“所得税费用”;售后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报告年度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及相应调减“所得税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
(1)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的期间发生的销售退回属于调整事项,由于发生在报告年度的次年,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账户结账后已无余额,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调整以前年度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资产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费用,同时调整应交税费、应收账款、库存商品、坏账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2)新税法下计提坏账准备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冲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形成与消失,不影响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3)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应调减报告年度的应交税费及所得税费用;销售退回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应调整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报告年度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4)售后退回导致留存收益减少,应将减少的留存收益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结转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应无余额。
(5)由于留存收益减少,相应盈余公积也应调减。
美乐淘淘
时间属性不同。
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在会计实务处理中,对于财务报告批准公布日至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
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即承认财务报告批准公布日至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为日后事项。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知悉的事实。可见,会计上的日后事项和审计上的期后事项所涵盖的会计期间大致相同,但又有区别。
会计准则对于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特别明确;审计准则对于期后事项虽然没有指明终点,但是指明了注册会计师对不同日期期后事项的责任。
扩展资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第三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1)第一类期后事项。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称为第一类期后事项。这类期后事项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金额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存在或发生将导致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报表做出必要的调整。主要包括:
某一项资产的价值在结账日后被证实发生损失或永久性的减值;
已确定获得或支付的赔偿;
发生销售退回;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提起的诉讼,以不同于资产负债表中登记的金额而结案;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处于协商中的债务重组,结账日后已经达成协议;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合同应计的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2)第二类期后事项。虽不影响会计报表金额,但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称为第二类期后事项。第二类期后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不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相关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
但如不对其加以说明,有可能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对被审计单位的现有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前景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对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事项,审计人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披露。主要包括: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的筹资行为,如发行股票和债券;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的投资与购买行为,如企业合并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外汇汇率的较大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自然灾害导致资产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市价发生下跌,如短期投资的市价下跌或存货市价下跌;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事项导致索赔、诉讼的结案;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被审计单位经营方针、经营项目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扩大经营规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