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2

水乡的风光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行业达人教程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童真记忆2008

已采纳

1.0基础,该如何学习会计实操?

我先是从凭证明细开始,将凭证明细分为三类,先看现金、银行收支类凭证明细。对会计科目逐个去了解它的核算内容,是处理什么样的单据业务?

记录在工作笔记里,如下:(是我自己以前记录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然后,是计提类凭证明细:应付账款暂估、应收账款计提、工资计提、折旧费计提、水电费计提等。

2.把这三类凭证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学会后,熟悉金蝶软件。(我当初在网上买了破解版的,有需要的可以找我。)

自己演练金蝶建账、凭证审核、过账、结转损益、结账等操作。

而我是自己在笔记上作了操作教程:

学完金蝶账务处理操作后,要熟悉全盘账业务。

3.

比如应付账款核对、进销存数据核算、成本计算、应收账款核算等。

先是看库存交易明细,领料明细归集对象是产品编号。(这样就可以归集产品生产投入的材料成本。系统是工单号,一个工单号对应一个产品编号。)

入库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如果ERP系统没有启用成本计算模块,可以导出ERP数据,自己设计EXCEL档品种法成本计算表格。

见文:导出ERP系统数据,如何用EXCEL档品种法成本计算?(我记录在工作笔记上,有需要可以找我。)

如果是小企业,管理不规范,没有产品BOM表,可以用订单法成本计算。

见文:中小企业,该如何使用订单法成本计算?

我以前在一家木制工厂的工作笔记。

4.接下来是税务申报。

先是从发票认证开始、开票、增值税申报操作、免抵退申报、附征税申报等。

申报操作教程可以看一下国税网站更新的。

我主要是学习报表里的数据来源逻辑关系。如,不得抵扣税额,先是通过免抵退系统计算出来,填入到增值税申报系统里。

而增值税申报系统里的,期末留抵额,又要填入到免抵退申报系统中。

有些数据,是相互引用的。

最后,申报附征税时,取汇总表中的免抵税额作为计税金额。

这样,把报表填入的数据来源逻辑关系记录下在工作笔记中。

我以前做核算时整理的笔记:

这样学下来,可以积累做账、报税、成本计算等实操经验。

5.我还做过一年的预算工作,学过一些预算资料,也把它写成笔记:

很多会计资料,不止是一看,必须自己动手整理,重新构建知识结构。

这样整理,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上文:这本书,教你如何核算产品成本?

你可以像我一样整理工作笔记(没时间整理的,可以订阅。)

会计行业达人教程

339 评论(15)

魔羯女悠悠

根据自己的讲课,和学生的反应,我只说一下初级会计基础的学习1、初学者,开始学习时,一定要从教材入手,认真理解书上的每一个概念,切记,不能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学不好会计的。会计的许多名词都是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的,会计基础上的许多都是从定义出发的,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例如负债,字面意思企业欠的债,具体到具体科目,前面一般有应付、应交、借款等,资产也是这样,前面一般有应收的字样,现金和银行不用说了,都知道它是企业的资产,另外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应收账款,表面意思理解就是企业应该收回的款项,定义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应该受到的款项,如果企业借给职工款项,不能是应收账款,因为他不是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应收的款项,应该是其他应收款。我举例说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有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该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企业。比如企业应收A公司一笔款项,A公司现在破产了,无法支付所欠款项,那么该款项已经不是企业的资产,他无法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2、理解准则,把握基本公式,所有的账务处理原则都是从会计恒等式出发的,因为他是会计的原理。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3、学习中一定要理解并掌握所有的会计政策和制度,会计政策和制度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例如提取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冲销,目的就是害怕企业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我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自从公允价值出现后,债务重组,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都应到公允价值,那债务重组来说,以前的债务重组收入资本公积,现在计入营业外收入,主要是国家鼓励母公司豁免上市子公司的负债,注入优良资金,是股市想着良性方向发展。根据营业外收入的定义你可以归纳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项目: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处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等。再如,公司一笔应收账款5000万元,已经估计可收回5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要提取坏账准备4500万元,你没有提取,假设你的应收账款总额为6000万元,由于你没有提取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资产虚增了4500万元,实际上只有1500万元,这样会误导使用者,别人以为你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非常多,足以偿还贷款、购货款等等,另外虚增利润4500万元(一般没有人愿意和亏损、临近亏损企业有经济往)来。4、在做所有的报表示,总的原则都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服务的,不误导报表的使用者,比如应收账款的填写,必须和坏账准备想减后的合计数填,要不给人一种误解,你的应收账款很多。5、重视教材,熟读加以理解。当你把书看到一定程度,不要书也可以知道每一章都讲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操作,离开了规定制度和政策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只要把财政局发的会计基础学好,就可以了,不用看任何资料)关于,会计等式的理解我举过一个例子,企业会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所有的资产是借钱买进的(负债),另一部分是自己投资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借= 贷+ 贷只要记住这个基本公式就可以了,不用死记何时借何时贷。下面联系具体业务我在具体说明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借= 贷+ 贷企业用100银行存款购进购进一批原材料(税金省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借= 贷+ 贷原材料(资产增加)借银行存款(资产减少) -借(即贷)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100 贷:银行存款100 我说的意思是,只要记住等式的左边增加就是借,右边增加就是贷。当然,你要了解资产分为那些,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为那些

226 评论(12)

鬼鬼Jacky

还是找个专业培训学校学一学吧。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培训中心就是专业的培训机构,有会计取证班,也有实操班,让你学完一期后能快速上岗财务工作。

338 评论(12)

似曾相识SaMa

先学好基础知识,学会科目,学会做分录。总的来说,你懂了复试记账你就懂会计了。科目就容易选择,分录基本都不用背。现在会计书上教你的是别人多年经验出来的科目。这些步骤只是让你分析这个社会为啥要这样设置会计科目。这比死记硬背好,毕竟你知道根源。日后政策变化你可以很快理解。

248 评论(12)

康夫君和小静

一、一定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至少有会计证,不要求你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会计电算化》考很高分,对于《会计基础》来说,必须考80分以上,这个分数不是你靠运气蒙答案出来的,是真正的下苦功夫学到的。如果觉得自己理论欠佳,那还是回头继续啃你的会计基础去,不是应试的心态,是理解的心态去学。不要求记住,而是要求理解。记不住可以去查,去百度,但不理解,恐怕就会大大影响你后面会计生涯的成长速度。二、有一定的细心和耐心之所以要求这两个心,主要就是初学会计实操,面对一堆的凭证和数据,你要没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恐怕一但你做完所有实操凭证后发现试算不平,搞了几遍都不平,你会疯掉的,然后,然后你放弃的可能性很大!三、善于查找资料因为,毕竟刚学实操,肯定理论水平一般,尤其是税法方面的知识,因为考完试,基本上大家都会忘记的,但要学会善于查找相关税法条文和解释,这样,操作过程中对税搞不清楚时,去百度也好去好搜也好,有这种去刨根问底的好奇心,这样,慢慢你的知识积累丰富了,处理账务的自信也就有了。

四、学习的重点是会计处理的思路和报表出具的程序和方法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所有企业类型的会计处理具体业务分录的,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五、找一个好的老师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对于一个会计新手来说,如果去应聘会计工作,非常没有竞争力。一是没有行业经验,二是没有实际会计操作经验,这样,肯定在面试的时候会非常不自信,获得录取的机会就很渺茫。因此,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就推出了会计实操课,但由于老师的参差不齐,一些学员学完后仍然是一头雾水,不清楚那张叫人头疼的四张会计报表是如何出来的。一个好的实操课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能力:(1) 扎实的会计、税法等理论基础功底。(2) 较长时间的企业会计工作经验,最好经历过三个以上不同行业的会计实际工作经验,进行过全盘账务处理。(3) 善于表达,能将比较拗口和晦涩的会计理论和税法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4) 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喜欢分享知识,愿意将思考的过程传递给学员。

255 评论(14)

哈鲁咕噜

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员都不愿接纳,何况是会计这么重要的岗位,珠三角会计网正是针对这一情况,推出了各类企业会计全盘真账模拟实训(连续几个月的账务),每笔业务都有原始凭证单据,配套教学光盘讲解,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5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