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1

重塑新我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亲四合院

已采纳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一般来说,前期差错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就属于重要的前期差错。对于重要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不重要前期差错可采用未来适用法。

不重要的前期差错的处理

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不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人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重要的前期差错的处理

对于发生的重要前期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差错更正会涉及到各种经济业务,为了更好的完成差错更正,一定要做到熟悉各种会计业务。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哪些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错误。例如,企业本期应计提折旧50 000 000元,但由于计算出现错误,得出错误数据为45 000 000元。

2、应用会计政策错误。例如,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满足一定条件时应予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企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成本,予以资本化,则属于采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等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

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344 评论(15)

识饮识吃识享受

主要是事项发生的时间节点不同:

前期差错更正发生时间都在年末12月31号之前,比如一笔收入记错账了,本来1000万的收入,做成了一个亿,利润多做了9000万,账记在2018年,当时没有发现,到了2020年审计审出来了,这时的更正就属于前期差错更正。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发生的时间节点是12月31号以后到年报报送之前这段时间。因为不在年报期,调整报表就不合适,但事项已经发生,如果不做处理可能会影响报表者的判断。

比如公司2019年经营很正常,没有大事。到了2020年元月份,突然出一个重大安全事故,损失是千万级的。这时年报还没报送,投资者有权利了解具体情况,这就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可以算最没有存在感的项目之一了。会计报表附注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专门的事项,但大多数公司在填报时都只会写上一个字——“无”。

是真没有还是没在意呢?以上市公司年报为例,我国的1到4月份是上市公司年报报送期,四个月的时间,占到一年的三分之一了。即使有公司早一点报送也有二三个月的时间了,说这期间偌大的公司一点日后事项都没有,而且是好几年、大多数公司都没有,显然是有问题的。

从会计到审计,大伙对日后事项都不怎么重视。毕竟年报期时间紧任务重,上一年的事还没搞清,谁还在意当前的事呢,有事也是能拖就拖,力争放到明年年报时再说。

一、发生在日后期间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和报告年度以前不重要的前期差错,按日后事项的处理。

发生在日后事项期间的报告年度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仍按照差错更正的处理原则要用追溯重述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非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的前期差错按照前期差错的原则处理。

二、日后事项和差错更正的区别:

日后事项不调整报告年度的期初数,差错更正需要调整报告年度的期初数。

差错更正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当年的年初数,利润表调上年数。

可没有重视的日后事项真重视起来还是满重要的,这里就举一个案例:

A公司有一笔对B公司的应收账款1000万元,在还在授信期,按会计政策2016年底提了5%坏账准备。

到了17年2月发现B公司老板因赌博输钱跑路了,B公司资金支付出现了困难。此时公司年报还没有对外披露,明显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问题是日后事项还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我们要不要因此对将报送的报表进行调整呢?

33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