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小白菜@@
8位:
1、工号。
2、职工姓名。
3、基本工资。
4、职务工资。
5、加班费。
6、社保扣款和福利费。
7、住房公积金。
8、应发工资。
工资支付的项目:
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亲亲E宝贝
设定:经理人员的岗位工资 为 M1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 为 M2其他人员岗位工资 为 M3 在计算公式中设定: M1=800,M2=500,M3=300最基本的格式为:IF 岗位=经理人员 工资=M1ENDIFIF 岗位=管理人员 工资=M2ENDIFIF 岗位=其他人员 工资=M3ENDIF把工资项目设置对话框界面中的右半部分公式设置里面的“请假扣款=”删除,也就是说,在公式框中录入事假天数*100 就行,然后,点击公式确认,进行验证一下,如果有错误,录入的公式将不予保存。
杜小样丶
1.明确每个部门的费用。比如说工资我一起发放,你就不会知道,管理部门,我发了多少,销售部门我发了多少如果分摊在每个部门了,这样就更清楚每个部门的工资,跟所发生的费用。2.工资分摊,首先要划分各部门和单位的属性,属于销售类、管理类、生产类、福利类或在建工程类等,然后根据各部门和单位实际发生的工资额分别计入相应的科目中,不能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摊,那样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费用状况,当然对当期效益影响不大。另外明年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要按十个项目分明细出报表,拓展资料:1.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及相关岗位,牢固掌握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就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实现对会计信息的管理。2.会计电算化从20世纪50年代的借助计算机单纯记账,发展到了今天的与企业业务活动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财务计划、分析和预测并协助管理者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为日常业务核算、会计信息管理、决策参考三个主要的工作环节。信息时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企业对信息管理已经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中重要手段,而作为占企业管理信息总量70%左右的会计信息管理则成为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