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7

瑞贝卡tt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总包款会计例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泸州老叫

已采纳

如下:

1、收到总承包款时

借:银行存款 A

贷:工程结算收入 (A-B)

应付账款——分包公司 B

2、计提营业税费及代扣营业税时

应纳营业税=(A-B)x3%=C

应扣营业税=Bx3%=D

借:工程结算税费及附加 C

应付账款——分公司 D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C+D

3、缴纳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C+D

贷:银行存款 C+D

4、拨付分包工程款时

借:应付账款——分包公司 B-D

贷:银行存款 B-D

发展: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

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融合。引导骨干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培育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落实工程总承包单位的主体责任,保障工程总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总包款会计例题

172 评论(8)

广州文仔

1、收到总承包款时, 借:银行存款 A 贷:工程结算收入 (A-B) 应付账款——分包公司 B 2、计提营业税费及代扣营业税时, 应纳营业税=(A-B)x3%=C 应扣营业税=Bx3%=D 借:工程结算税费及附加 C 应付账款——分公司 D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C+D 3、缴纳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C+D 贷:银行存款 C+D 4、拨付分包工程款时, 借:应付账款——分包公司 B-D 贷:银行存款 B-D

316 评论(14)

红豆花花花

建筑行业总包方向建设方收取工程款时,必须提供全额发票,已成为总包方计税基数,如何抵减分包工程的营业税?在会计上如何操作?对于总分包工程,按营业税相关规定属于差额纳税,但企业所得税没有差额纳税的规定。比如总包工程1000万,分包出去800万: (1)按总包工程合同规定,应由总包方直接对建设方开具工程全款1000万总的发票,同时确认收入。总包按合同收款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2)支付分包方合同款800万,由分包方按分包款给总包公司开具发票800万。支付分包合同款并代扣营业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银行存款 800-800*3.43%=772.56 应交税费-代扣营业税费 27.44 (3)总包方计提减除分包金额后的营业税费。总包方计税时 借:营业税金与附加 200*3.43%=6.86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费 6.86 ,,。

288 评论(11)

excellentpri

对于总分包工程,按营业税相关规定属于差额纳税,但企业所得税没有差额纳税的规定。

比如总包工程1000万,分包出去800万:

(1)按总包工程合同规定,应由总包方直接对建设方开具工程全款1000万总的发票,同时确认收入。总包按合同收款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2)支付分包方合同款800万,由分包方按分包款给总包公司开具发票800万。支付分包合同款并代扣营业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银行存款 800-800*3.43%=772.56

应交税费-代扣营业税费 27.44

(3)总包方计提减除分包金额后的营业税费。总包方计税时

借:营业税金与附加 200*3.43%=6.86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费 6.86

扩展资料:

一、本科目核算保险中介公司从事主营业务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支付给营销员的佣金,业务部门的办公费、折旧费、水电费、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交通费、通讯费,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成本。

二、对于同一会计年度开始并完成的业务,公司应当在结转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对于跨年度业务,应当在年末按规定的方法计算确定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时应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一般来说,批发销售的商品应按商品进货原价记账,结转销售成本时,则可以选择采用: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

在计算出商品的实际销售成本之后,企业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时间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方式。

一般来说,委托代销业务、直运商品销售业务应采用逐日结转方式,除此之外的其他销售业务都采用定期(按月或按季)结转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营业务成本

12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