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高傲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会计考试中的考试重点同时也是考试的难点,很多的同学在学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都会觉得除了双倍余额递减法之外最难理解的就是年数总和法,其实本质上年数总和法也是一个加速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方法前期提的折旧很多,后期提的折旧很少。那接下来我们就对第二个加速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加以讲述。
那年数总和法是怎么来计提折旧的呢,如果还参考上一个例子,比如一个设备买的时候原价是100万,预计能用5年,到最后的残值是5万,应计折旧额就是95万。那我们第一个要求的就是年折旧率,年数总和法的折旧率是很特殊的,是一个变动折旧率,从哪里体现出变动呢,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之和。这里年数是5年,那年数之和就是1+2+3+4+5=15,第一年的时候尚可使用5年,折旧率是5/15,第二年的时候尚可使用年数是4年,折旧率是4/15,第三年以此类推是3/15,第四年是2/15,最后一年是1/15。懂了折旧率的计算,折旧额就变的很简单了,用应计折旧额*折旧率就可以啦,所以
第一年95*5/15,
第二年95*4/15,
第三年95*3/15,
第四年95*2/15,
第五年95*1/15。
年数总和法最特殊之处就在于变动的折旧率,而且大家有没有发现,分母是1+2+3+4+5,分子是从5到4到3到2最后是1。所以就是对于应计折旧额进行了分摊,而且逐年减小,这就是年数总和法的计算方法,相信大家能掌握这种方法。
2018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交流群: 558139117

只爱小火锅
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现在我们把这个式子展开如下:折旧率总和=1=(1+2+3+……+10)÷(1+2+3+……+10)=(1+2+3+……+10)÷55=1÷55+2÷55+3÷55+……+10÷55假如某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10年,那么它的第一年折旧率我们就可以规定为10÷55,第二年规定为9÷55,第三年规定为……,第10年规定为1÷55,10年使用期结束就正好是折旧100%。以上是使用期为10年的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折旧法的折旧率式子的来源过程,如果是20年的话,我们只要用式子:折旧率总和=1=(1+2+3+……+20)÷(1+2+3+……+20)=(1+2+3+……+20)÷210=1÷210+2÷210+3÷210+……+10÷210同样可以求得20年中各年的折旧率。[1]编辑本段例题1,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年数总和=1+2+3+4=10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2,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30万元,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为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求第4年计提的折旧额。本题考核的是折旧的计算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本题中,年数总和=1+2+3+4+5=15,残值=30×5%=1.5(万元),折旧总和=30-1.5=28.5(万元),第1年的折旧额=28.5×5/15=9.5(万元),第2年的折旧额=28.5×4/15=7.6(万元),第3年折旧额=28.5×3/15=5.7(万元),第4年折旧额=28.5×2/15=3.8(万元),第5年折旧额=28.5×1/15=1.9(万元)。
最爱小白菜@@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价与计提的减值准备和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的差额。账面价值通常与账面余额,账面净值一起出现,但是他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在计算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避免出现概念混淆而导致的计算错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正确计算的公式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折旧或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作为不扣除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章节知识点归纳,祝你轻松取证。移动端题库:端题库:
梧桐无羽
计算公式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扩展资料:
原理
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现在我们把这个式子展开如下:
折旧率总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假如某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10年,那么它的第一年折旧率我们就可以规定为10÷55,第二年规定为9÷55,第三年规定为……,第10年规定为1÷55,10年使用期结束就正好是折旧100%。
以上是使用期为10年的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折旧法的折旧率式子的来源过程,如果是20年的话,我们只要用式子:
折旧率总和=1
=(1+2+3+……+20)÷(1+2+3+……+20)
=(1+2+3+……+20)÷210
=1÷210+2÷210+3÷210+……+20÷210
同样可以求得20年中各年的折旧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数总和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