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白羊座
随着民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日益提高,加强区域协同、促进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医疗成为现阶段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目前,许多新兴技术也逐渐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如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持续助力我国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医疗信息化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卫宁健康(300253)、东华软件(002065)、万达信息(300168)、东软集团(600718)、创业慧康(300451)、思创医惠(300078)、麦迪科技(603990)、和仁科技(300550)、易联众(300096)、久远银海(002777)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信息化专利申请状况、医疗信息化主要技术、医疗信息化公司新兴技术应用情况
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专利数量可以反映出行业技术的活跃度情况,专利数量越多,代表技术研发的活跃度越高。在SooPA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以“医疗信息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4月28日,有关专利共有1.2万项。按申请年进行分析,2010-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15年之后有明显增加。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从专利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1年4月,G16H(医疗保健信息学,即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疗或健康数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排名第一,专利申请量高达3322件,占比达27.47%;其次是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专利申请量为3026件,占比为25.02%;A61B(诊断;外科;鉴定)排名第三,专利申请量为2572件,占比为21.27%。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我国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基于组件化平台的架构技术、报表开发管理引擎、电子病历解析引擎、医疗信息标准集成引擎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逐渐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策鼓励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信息的共享、流动与智能运用。在医疗卫生服务整个环节中实现协同和整合,才能推动各医疗机构医患资源的灵活流动和结构优化。从医疗信息化政策中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进行应用,利用新兴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新兴技术能够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多个环节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迅速,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也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级和创新力的关键。在需求的推动下,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将持续往纵深方向发展。除了医疗系统软件产品和技术不断加速的更新换代外,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逐渐得到应用。
医疗信息化企业加大对新兴技术的投入
我国医疗信息化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拓宽产品及服务生态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宽盈利方式,以满足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需求。
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医疗卫生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医疗行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型数据中心和大规模系统集成工作将会逐步展开,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成为医疗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将持续助力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人工智能在我国医疗领域应用将加速落地。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樱桃香香
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公司邮箱,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5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2条。
公司介绍: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3-11-21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1418—25号(上城科技经济园)。
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章笠中,注册资本86,612.9866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泡沫鱼头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之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的。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销售额大约是药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到2015年医疗器械产值将达到4500-5000亿元。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确立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一片光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产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在整个医药行业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还将继续稳步发展。《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未来几年,近五年来全国医疗机构数目稳步增长,未来几年将带来大量的医疗基础设施投入,随着相关政策落地,以及机制、市场等因素的激励和培植,医疗器械产业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受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于医疗器械的要求和期望也不断增长,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已基本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开发体系。我国已开始进入以中档产品为主向高档产品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新阶段。因此,促使相关机构加快了医疗器械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此外,政府招标采购政策调整为本土医疗器械发展带来了潜机。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