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9

腹黑芝士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成本会计差额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航海家

已采纳

产量变动的影响=70 560-67 200=3 360元 超支 替代2、单耗变动时=210×26×12=65 520元 单耗变动的影响=6 5520-70 560=-5 040元节约 替代3、单价变动时=210×26×15=81 900元 单价变动的影响=81 900-65 520=16380元 超支 合影响:=3 360-5 040+16380=14700元超支 第二种方法:差额计算分析法 原材料计划费用=200×28×12=67200元 原材料实际费用=210×26×15=81900元 超 支 14700元 产品耗用的原材料成本: 产量变动的影响=(210-200)×28×12=3360元超支 单耗变动的影响=(26-28)×210×12=-5040元节约 单价变动的影响=(15-12)×210×26=16380元超支

成本会计差额

278 评论(9)

美利达达道路

实际成本小Dr:生产成本 Cr:材料成本差异时间成本大反过来做

172 评论(15)

胖墩儿可可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所做的规范,是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会计基本准则、有关具体准则、行业会计制度、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和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1.关于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分工及职责权限。2.关于成本定额、成本预算和计划的编制方法。3.关于存货的收发领退和盘存制度。4.关于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传递流程。5.关于成本核算的规定,包括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核算帐户和成本项目的设置,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在产品计价方法等。6.关于成本预测的制度,包括预测的资料收集要求,一般方法与必要程序等等。7.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包括有关原始凭证的审核办法,有关成费用的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差异信息的反馈程序与时间限制,控制成本业绩的考核与奖惩办法等。8.关于成本分析的制度,包括成本的一般方法、指标种类及计算口径等。9.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包括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方法、传递程序、报送日期等。10.关于企业内部劳务、半成品、材料转移价格的制定和转帐结算的方法。

220 评论(11)

四叶细辛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即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是实际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人工成本与标准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由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的不同而产生 的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

与多种可替代直接材料存在结构差异一样,在同一岗位可选择使用不同工资级别(实际体现为不同熟练程度)的人工的情况下,企业也会因所用人工比例与预算比例有差异而改变成本。

因此,直接人工效率的高低也是利用低价人工的程度和每种人工劳动生产率高低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种由于直接人工结构发生改变而产生的差异称为直接人工的结构差异。

同样,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和直接人工产出差异。

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各直接人工实际总工时×各自实际工时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人工实际总工时×各自预算工时比重)×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产出差异=∑(各直接人工实际总工时×各自预算工时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人工预算工时×标准价格)。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式中,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工时。

23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