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紫外线
一.超市属商业零售企业,其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售价核算,月末结转已销商品实现的进销差价;2.月末已销商品所实现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总额×平均商品综合进销差价率。3.由于超市核算采用综合进销差价,结转已销商品实现的进销差价,会由于实际销售商品的大类产生误差,因此,年末应该进行一次调整;4.对库存商品进行清查盘点也是必要的管理手段,应该逐月进行,只有做到保证库存商品的准确性,才能保证会计核算成本的准确;当然,还应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以及购、销、存的一系列管理。二.超市会计做账流程:1.不管什么行业,会计账务处理流程都基本相同,主要工作是:(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帐。(4)结账、对帐。做到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2.超市会计与其他行业不同特殊点有:(1)超市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进货、销售、结存。(2)除了会计核算外,超市涉及的税种包括有: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等。
曼妙樱花
由于超市经营品种多,主营方式为零售,日常核算比较烦琐,因此,根据财务核算应执行售价核算,具体操作如下:
一、主营业务核算
1、商品购进时,由采购人员根据购货发票填制商品验收单(入库单),商品验收单(入库单)要有超市负责人、商品验收人、采购人、微机录入人、主管会计签字,进货单金额应与微机录入单进金额一致,出纳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单据予以付款并填制记账凭证,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验收单售价合计)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商品进销差价(验收单进销差价合计)
2、商品销售时,根据每日电脑提供的销售统计表及收银员收款统计表同收银员实际交款单核对,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电脑提供的销售统计表)
对电脑提供的收银员收款统计表同收银员实际交款单有差额的,长短宽部分应挂其他应(收)付款借项或贷项。
3、月末根据计算出来的进销差价率计算进销差价,差价计算单要有计算人及复核人签字。
进销差价率=(上期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期进销差价发生额)/(上期库存商品期末余额+本期库存商品发生额)*100%本期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X进销差价率根据进销差价计算单作会计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
4、月末主管会计计算应该交纳的增值税(假定是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增值税=本期主营业务收入X3%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其他税费计算及会计分录:城市维护建设税=本期增值税X7%教育费附加=本期增值税X3%地方教育费=本期增值税X2%(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计算)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地方教育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
5、月末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金额)
贷:库存商品(本期销售金额)
6、月末结转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按扣税后的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7、月末结转销售成本及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按扣完差价后的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
二、其他业务核算
1、对于房产出租收入、其他收入,根据签定的协议按权责发生制按月入帐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预收帐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预收帐款)——房产出租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出售包装物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入场费收入
2、税金计算及会计分录:营业税=其他业务收入X5%
房产税=其他业务收入X12%
城市维护建设税=本期营业税X7%
教育费附加=本期营业税X3%
地方教育费=本期营业税X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会计分录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教育费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地方教育费
管理费用——房产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
三、月末结转利润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四、超市应坚持定期盘点制,根据盘点结果生成盘点单,并将盘点单上报公司,盘点单要有理货员、店长、微机录入人、会计、监点人签字。
扩展资料
超市账务相对于企业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是记录好进货、出货、销售,以及增值税就行了。
主要账务处理
进货:
需要入库单或进货单作为原始凭证,如果支付货款,还需要对方给的增值票。明细科目核算,可以按商品,如果商品较多交杂,也可按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借:库存商品—仓库—***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等
出货,需要提货单或出库单作为原始凭证
借:库存商品—货架—**商品
贷:库存商品—仓库—***商品
售出(开票与否都要做增值税)
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超市发生的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等
月末,结转售出商品成本、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货架—**商品
销售费用
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月末,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月末,结转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会计做账也称会计实务,指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一般从填制凭证开始到编制报表结束的整个过程。
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里,会计只是被动的执行国家规定完成上述过程就可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业务不断创新,如何更准确、更合理地处理每一笔业务成为很多会计必修的一门技术。至此,会计作账就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不再局限过程而是解决如何做的更好。
会计做账学习,针对会计行业现状:低端会计众多、大量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具备会计做账能力。主要以传统行业工业、商业、广告业为主,加上多行业真账实操学习,掌握会计做账整套技能为目的。培养符合社会企业发展的全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做账
钉子生锈了
进货时,一方面存货增加,现金流出(或负债增加)。很简单的,会计分录是:借:库存商品贷:现金(银行存款)贷:应付帐款-某单位当你售出商品时,一方面,现金流入(或债权增加),一方面即形成收入。那么:借:现金借:应收帐款-某客人贷:商品销售收入销售发生的同时,随着商品被卖出,你的当期成本发生了。借:商品销售成本贷:库存商品所以,你的销售收入,一定是来自于“售出商品”的收入;同理,与销售收入“对应的成本”必是被销售出去的商品的成本。就叫匹配性原则。如果把进的货全部计入当期成本,你的营利状况就看不出了。例:你当月进了1000件货,单价20元,总计进价20000元。当月你零售出去750件,单价26元,总计19500元。当期的利润(此时当然只是毛利)为(26-20)*750=4500元。这是很清楚的。但若把进货成本全放进来,则变成当期营利为负500元,显然是不对头了。二,关于进货佘款与成本没有关系。当货物的所有权、处置权,随供方提供的有效票据(私临进货不会有发票,只会是收据)的开出,契约生产了,正式的交易行为即产生了。不管你佘帐还是现场结清,你此时增加的只是实物商品,在没有售给你的客人前,成本是不会发生的。道理是同上面一样的,即收入与成本是对称,有收入才有成本。你为进货欠下的钱,是增加你的债务,而非你的成本。不管你付不付钱,商品成本只在售出时才会发生。因为你的帐是做给自己看的。所以其他将发生的费用,如房租、水电费、工商管理费、人员费用等,就简单的计入营业费用就行了。对于客人要票,你不得不到税务局,由税务局帮你代开普通税票交纳的税金,也一样可以进当期费用。那么:借:营业费用-房租营业费用-水费......贷:现金最后,对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结转,得出当期利润。借:主营业务利润贷:营业费用贷:商品销售成本借:商品销售收入贷:主营业务利润当期净收益反映在主营业务利润的贷方。如果要做明细一点,看哪些货卖出的利润高,你就要设明细帐,最好有收银机,销售明细可以电脑分类汇总统计。如果你是有会计基础的,我列叙的过程已经很清楚,可以接受了。如果还有困难,你就把我所叙的从网上荡下来,找个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再精进一点,也能助你完成你的要求了。希望我的帮助对你有用。
dlpengzhen
1、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验收单售价合计)。
2、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3、月末根据计算出的进销差价率计算进销差价,差价计算单要有计算人及复核人签字。
进销差价率=(上期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期进销差价发生额)/(上期库存商品期末余额+本期库存商品发生额)*100%本期进销差价=本期主营业务收入X进销差价率根据进销差价计算单作会计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
小规模增值税=本期主营业务收入X3%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其他税费计算及会计分录:城市维护建设税=本期增值税X7%教育费附加=本期增值税X3%地方教育费=本期增值税X2%(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计算)。
吃是王道呼
商品进货时的价格,税金,还有房租,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都是记入成本,这样估计比较准确,小型超市这样算就可以了。具体方法如下供参考:进货时,一方面存货增加,现金流出(或负债增加)。很简单的,会计分录是:借:库存商品贷:现金(银行存款)贷:应付帐款-某单位当你售出商品时,一方面,现金流入(或债权增加),一方面即形成收入。那么:借:现金借:应收帐款-某客人贷:商品销售收入销售发生的同时,随着商品被卖出,你的当期成本发生了。借:商品销售成本贷:库存商品所以,你的销售收入,一定是来自于“售出商品”的收入;同理,与销售收入“对应的成本”必是被销售出去的商品的成本。就叫匹配性原则。如果把进的货全部计入当期成本,你的营利状况就看不出了。例:你当月进了1000件货,单价20元,总计进价20000元。当月你零售出去750件,单价26元,总计19500元。当期的利润(此时当然只是毛利)为(26-20)*750=4500元。这是很清楚的。但若把进货成本全放进来,则变成当期营利为负500元,显然是不对头了。因为你的帐是做给自己看的。所以其他将发生的费用,如房租、水电费、工商管理费、人员费用等,就简单的计入营业费用就行了。对于客人要票,你不得不到税务局,由税务局帮你代开普通税票交纳的税金,也一样可以进当期费用。那么:借:营业费用-房租营业费用-水费......贷:现金最后,对当期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结转,得出当期利润。借:主营业务利润贷:营业费用贷:商品销售成本借:商品销售收入贷:主营业务利润当期净收益反映在主营业务利润的贷方。 如果要做明细一点,看哪些货卖出的利润高,你就要设明细帐,最好有收银机,销售明细可以电脑分类汇总统计。
薇宝儿521
超市收到返利、返点、促销费、进店费、管理费等类似收入的处理:
1、对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商场超市向供货方收取的各种收入,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期应冲减增值税进项税金=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例如某超市为A企业销售电器,合同约定按销售收入2%比例返利给超市50000元;则某超市的帐务处理如下:应冲减增值税进项税金=50000/(1+17%)×17%=7264.96元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2735.04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7264.96
2、对向供货企业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无必然联系,且超市向供货方提供一定劳务取得的收入,例如进场费、广告促销费、上架费、展示费、管理费等,不属于平销返利,不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应按营业税服务业的适用税目税率征收营业税,开具服务业发票。例如:某超市收到供货B企业广告费3000元,帐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税金及附加 165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150
——城市维护建设税(市区) 10.50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4.50
冰比冰水冰1025
进货时,一方面存货增加,现金流出(或负债增加)。
很简单的,会计分录是:
借:库存商品
贷: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某单位
当售出商品时,一方面,现金流入(或债权增加),一方面即形成收入。
借:现金
借:应收帐款-某客人
贷:商品销售收入
销售发生的同时,随着商品被卖出,你的当期成本发生了。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所以,销售收入,一定是来自于“售出商品”的收入;同理,与销售收入“对应的成本”必是被销售出去的商品的成本。就叫匹配性原则。
当货物的所有权、处置权,随供方提供的有效票据(私临进货不会有发票,只会是收据)的开出,契约生产了,正式的交易行为即产生了。不管佘帐还是现场结清,
此时增加的只是实物商品,在没有售给你的客人前,成本是不会发生的。道理是同上面一样的,即收入与成本是对称,有收入才有成本。
扩展资料:
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
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计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的计量、检验、领发料、盘点、退库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组织方式。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