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达人帅帅
我可以告诉你。注册会计师更有份量。我的注会考试,会计得了72分、财务成本管理得了58分、经济法得了69分,这三科考试时间都不够,后面大题有不少问没做完,都是先挑会的答的。第二年,我考中级会计,会计76分,财务管理85分,经济法82分,会计提前一个小时左右答完卷,财务管理和经济法都是提前半个多小时答完卷。注:我09年9月份考完注会,到2010年5月考中级期间没怎么看书从我的成绩和答题时间你可以看出来难度对比了吧。
别吃哥的菜
中级《经济法》分为经济法和税法两部分,经济法部分占比较高,税法部分占比较少,涉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个税种。注会《经济法》及《税法》的范围和难度均大于中级经济法的内容,建议在学习的时候以注会为主,学完注会的知识点后再去看中级的内容相对来说就会简单一些。
白白桃花
中级会计和cpa会计难度对比
1.从题量上看,中级客观题的题量多于注会,增加判断题,考查角度也属于较基础、全面的内容;
2.从分值上看,中级客观题分值略少于主观题,注会则是五五开;
3.从难度上看,中级要比注会简单,基本上就是教材基础知识点的考査。
注会和中级会计同时备考,科目如何搭配?
1.《会计》+《中级会计实务》
科目重合的内容大约80%,重合内容大部分的会计处理相同,注会考试的试题难度较大,中级会计考试难度相对较低,并且注会和中级的重要考点分布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不同科目备考时,应有所侧重。
2.《财务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重合的内容大约90%,由于中级财管考试灵活性不强,考察的多数是公式原型带入与文字内容,所以建议考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注会财管上。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几乎包括中级所有的内容。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只占注会《财务成本管理》内容的50%,剩余的50%则是注会独有的内容。
princefrank
2倍。
如果中级会计师考80分,注册会计师只能考40-50分,它们俩的难度主要差别在综合性、计算的复杂性。应该说这两个考试的资格所依据的基础知识都一样,关键是用的程度,一个是更难一些,一个是更简单一些。
对于它们的复习,中级会计师应重点以基础知识为主,附有相应的练习,但不宜太难。而注册会计师更强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更加复杂的应用。
因此,在复习中级会计师时,做题量不宜太大,只要能抓住典型题就基本没有问题。而注册会计师则必须要求大量的练习,才能熟悉计算环节和计算程序,在考场上才能进行相应的应变。
和平海棠
1.考试科目的差异: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和《中级财务管理》;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二者还是有重合的考试内容的,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要高于中级会计,考查的范围更深更广。内容程度上会有细微区别。
2.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
假如你的中级会计师职称能考在80分或以上,你的注册会计师就只能考在40分以上或以下。两个考试的主要差别在于综合性以及计算的复杂度。
在复习方面,中级会计职称主要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及一些附加的题目练习(不用太难),因此,在中级会计职称的复习中要注重刷题,把基本的考试题型记住就可以了。
而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则需要大量的刷题,记住计算的环节和计算程序,因此难度会偏大。
在题型方面,他们的主观题以及客观题所占的比例也不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客观题比较多,知识涵盖范围广,最主要的就是把书看全。而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主观题比较多,需要对课本知识有深度的了解,并且要不断的刷题,掌握出题规律,总结题目重要点。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