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冭冭1229
1、腌面+三及第汤,这是梅州人永远的早餐。新梅州人爱上了这个简单的味道,老梅州人离不开这个早已习惯了的味道,身在异乡的梅州人更是深深怀念这个满是回忆的温馨味道。2、新鲜鱼煮粉,首先是新鲜,现宰的鱼头、鱼肉、鱼肠配上纯手工鱼丸,煎熬出奶白色浓汤,倒入烫熟的粉丝中,一碗新鲜鱼煮粉便大功告成了。3、正宗盐焗鸡,选取本地嫩鸡,宰杀后除去内脏洗净晾干,然后用竹制草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入炒过的热盐堆中通过文火焗熟。取出后将其拆骨撕成丝肉片装盘,再配以姜油或麻油。皮软肉嫩,香气四溢,并有良好的温补功能4、梅菜扣肉,将肥瘦均匀猪肉(三层肉)切成长方块,先将猪肉煮熟,后下油锅炸酥猪皮,捞起即加拌上等梅菜、姜丝、蒜仁、精盐、酱油、白糖装碗,放于锅内文火蒸烂。5、梅州小吃葱油鸡,梅州葱油鸡是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的特色美食,是当地的名优特产。属于粤菜系。此菜用材简单,制作方便,滑润细嫩,清鲜醇厚,葱香四溢
你的秋天
1、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之一,与赣南、闽西等并称闽粤赣边区客家大本营。梅州小吃红焖猪手,红焖猪手是广东省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
2、梅州小吃葱油鸡,梅州葱油鸡是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的特色美食,是当地的名优特产。属于粤菜系。此菜用材简单,制作方便,滑润细嫩,清鲜醇厚,葱香四溢。
3、梅州小吃杂锦豆腐煲,杂锦豆腐煲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4、梅江醋溜鱼是广东梅州市梅江区的特色美食,是当地的名优特产,是佐洒佳肴。鲩鱼作原料,用生姜、大蒜、酸醋、白糖、白盐、萝卜丝作佐料。将特制佐料浇覆在鱼上,食之鱼肉酸甜,炸香,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5、大埔牛肉干是广东梅州大埔县的特色风味美食,是当地的名优特产。牛肉干香韧可口,回味无穷,可下酒佐菜,本产品高温灭菌,真空包装,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是送礼绝佳品。
6、客家红焖肉是梅州名菜之一。红焖肉,油润柔糯,味美异常,红红旺旺,可是地地道道的客家风味菜,还是客家人摆办酒席,招待亲朋好友不可缺少的一道地方菜。
7、姜酒鸡又叫炒鸡酒,是广东省常见的地方名菜,属于粤菜系。是产妇月内必食的营养补品,产妇从分娩后的第一餐开始,至满月的三十天内,必须以姜酒鸡作为主食。炒鸡酒用雄(阉)鸡炒姜,配以糯米黄酒共煮,营养丰富,有去风、活血之功效。
8、梅州小吃凤投胎,凤投胎又名猪肚包鸡,是一道广东省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以上这8种美味的特色小吃,你吃过几种的呢?
咖喱小周
从深圳到梅州的松口古镇,自驾四百多公里花了六个小时,有些疲惫,却满足了许久以来心中的碎碎念。驶过梅东桥,便进入了松口古镇。散发着古旧味道的老屋,几乎没有游客的街巷,铺子里打着盹的老板,街头小狗懒洋洋地溜达着,时间像是凝固在七八十年代。去之前,想好了要拍世德堂、崇庆第、承德楼和勤诒庄。当到了松口古镇,拿着相机沿着街道信马由缰而去,渐渐地迷失了既定的方向。天黑的时候才明白,逛了一天的松口古镇,其实只是其中一个景区。松口镇包括了松口镇、松东镇、松南镇三个镇,有松口镇景区、仙溪景区、云梅景区、松南景区、松东景区等好几个景区。松口古镇最好的骑楼和店铺都是依梅江而建,集中在移民纪念广场到梅东桥这条老街道上,那些传说的主要景点却都很分散,并不在这里。例如,元魁塔离镇上有五公里,往返走路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可见当年的松口古镇有多大。松口古镇的”火船码头“,墙壁上复原了民国时期的香烟和香皂的广告,台阶上有许多雕塑,背着货的码头工人,提箱子离家的游子,带孩子来送别的妻子。蕉岭、平远一带的人,甚至江西、福建的人下南洋,都是从火船码头坐船到潮州、汕头出海,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和他信、英拉的曾祖父邱顺盛,都是从这里出发,漂洋过海到了新加坡和泰国。码头上面有座五层楼高的中西建筑,建于民国时期的松江旅社,今天看来依然现代气派,当年是闽粤赣地区最好的酒店,离家和返乡的人们都喜欢住这里。1924年,蒋介石都曾来住过。后来改称松江大酒店,现在是松口华侨文史实物馆。码头左边建筑的墙上有一个标尺,记录了松口古镇 历史 上最高的水位60米,大约有三层楼高,松口古镇曾经遭受四百多次水灾的侵袭。“成也萧何,败萧何”,松口古镇的衰败与水有关,但当年的繁荣也是因为水。当时没有陆路交通,松源水路是重要的交通通道,松口镇成了闽粤赣三省的商贸重镇,与汕头的澄海、顺德杏坛和南雄珠玑被称为岭南四大古镇,然而,只有松口古镇至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过去的样子。在古镇世德新街的尽头,是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广场上的路标上有四个方向的箭头,分别标注着松口距离世界各地的距离。利马18091公里、多伦多12309公里、旧金山10811公里、阿姆斯特丹9224公里、伦敦9565公里、悉尼7463公里、吉隆坡2818公里等等,也许是提醒离家的游子,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在17世纪到20世纪,从松口离家,漂泊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有七百多万,至今有十八万多人旅居海外,七万人的松口镇,旅居海外的华侨却有八万多人。华侨们衣锦还乡的时候,带回不少的钱财,或将辛苦劳作所得寄回老家,建起了一栋栋中西结合的民宅和店铺。改造了自己的家。几百米长,仅3、4米宽的世德新街,曾经有上百家店铺,百货、酒楼、旅社,烟酒糖果杂货店、餐馆、米铺、布铺、还有金店和钱庄。骑楼的楼下是店铺,楼上住家,甚至还有阳台,在当年是何等的气派。骑楼下面全部相通,即使下雨,逛完整个街上的店铺,都不会湿身。在繁荣路上,两三层高的小洋楼鳞次栉比,还有阳台、围栏,仅容一辆马车通过的街道,却有着哥特式的门柱。靠梅江的住宅,有不少吊脚楼,房屋边上有通向河边的台阶、有许多可以靠船的小码头,松口镇最繁华的时候,沿江一带有29个大小码头。不同于骑楼,在松口镇以及附近乡村,还有许多纯粹中式的建筑 — 客家围屋,例如,世德堂围龙屋,大小房间就有200多间。开车到南下村拍元魁塔,路过一座德馨居的围屋,这个12户人家居住的老围屋,现在看起来规模也是相当的庞大。小心翼翼地走在围龙屋的二楼,破旧的地板尘土飞扬,似乎在唤醒陈旧的记忆。据说登上400年 历史 的明代元魁塔,可以欣赏德馨居围屋的全景。自驾途中,完整的围屋数不胜数,刚开始看到一座围屋就下车去拍,后来发现实在是太多了,就只在车上欣赏。方裕茂码头是古镇的另一个码头,比火船码头小很多,但边上有一个小广场,临江的民居拥有了最佳的景致。西洋的壁灯、窗户和大门,黄褐色的墙壁,如果不是一位本地人在河边钓鱼,真会以为是国外某个海边的古城堡。沿着繁荣路走向梅东桥,有一处宅院明显不同于其他的民居,门头上写着”太史第“。太史是朝廷的官员,属于翰林院,清朝的翰林学士的宅院,也可以叫“太史第”。太史第曾被作为松江书院,现在已经成为住家。从太史第右边小巷子进去,走到底右转,不远处还有另一个书院,这一片叫做书院街。松口古镇是个有书香气的地方,历来崇文重教,松口古镇就出过数十位翰林、进士和举人。1918年5月,孙中山先生访问过松口,就住在爱春楼,还在松口公学(现松江中学)进行了演讲。著名的元魁塔是明朝翰林学士李士淳主导建造,他是第十八名会魁,所以塔叫做元魁塔。崇文重教之地,民风淳厚。在中山公园门前的一家小餐馆,我们找当地的 美食 ”笋粄“,餐馆老板详细地指点去另一家餐馆买,在城市是不可能的事。在一个小巷子看见一位带着老款的戒指和老式的手表的老人家,在台阶上用烟草卷烟,让我拍了他,我走的时候,还递上烟丝让我抽烟。可惜我戒烟了,不然真的想跟他一起,抽抽烟,感受古镇的悠闲时光。游松口古镇,不能不去梅东桥,夕阳之时,在桥上看暮色松口,是种极大的享受。从梅东桥往古镇方向走,两边都是旧的西式洋楼,大部分都已废弃或者闲置,却是一个拍照的好去处。老街的背后两条街,房屋要新一些,是松口古镇的菜市场,游客几乎不会来逛,这里是本地人的天下。在一个卖酿豆腐的摊子,看到档主在做酿豆腐,豆腐里面包的肉非常多,真的是好实诚。在另一个街口,看到一家店写着槌肉丸,一位师傅在剁肉,看我拍照,跟我说是在做槌肉丸。菜市场卖各种蔬菜水果,还有不少菜干、野菜和中草药,如果你喜欢煲汤,这里有五指毛桃、鸡矢藤、鸡骨草、桃金娘、败酱草、绞股蓝等各种药膳食材,闻着都觉得香。但菜市场有一样松口最出名的水果没上市,就是松口金柚,再去旅行就是吃个够的季节。说起松口古镇的吃,至今回味无穷。在奕记饭店吃了八宝糯米饭、马齿苋、槌肉丸汤,两人只花了70元。松口的槌丸很出名,将猪肉或牛肉槌打成肉泥,加上香菇、鸡蛋、豆腐和葱姜等,一定要加上木薯粉,或油炸或煮汤,都是很美味。此外,松口的盐焗鸡、擂茶、甜羊、羊醋汤,都不要错过。在聚宾园餐馆吃午餐,咸菜西红柿炒牛肉、苦麦菜、鱼头豆腐汤,花了85元。老板用酒糟去炒苦麦菜,可以去苦味。在公园湖边的另一家小餐馆买到了笋粄,1.5元一个。笋粄的皮是用薯粉做的,晶莹透亮,吃起来超有筋道,里面包着茅竹笋,加上一点肉、虾米、香菇等配料,吃了一个必定要吃第二个。返回问路的那家店吃早餐,一碗客家腌面,一碗三及第汤或者配猪肝枸杞汤,一顿完美的早餐只要十块钱。消暑必吃的松口仙人粄,却是仙人草熬的膏,加上蜂蜜和香蕉露,黑色的看起来很像是龟苓膏,甘甜可口,配上一块企炉饼, 美食 的阴阳平衡;鱼肉炒米粉,加上生姜,酒糟,就是著名的鱼散粉;很多人在台湾、马来西亚吃过米台(苔)目,其实就是梅州的老鼠粄,用筛子将米粉团擦成颗颗白色粉条,两端尖,形状像老鼠屎,所以叫“老鼠屎粄”,为了好听才叫老鼠粄。去松口古镇 旅游 ,目前还是自驾方便,如果是公共交通,可以坐 汽车 火车到梅州,在月梅客运站坐大巴到松口镇。松口古镇的酒店和客栈并不多,镇上叫酒店的却并一定能住人,很多适合做酒店的老屋有待于活化。松口古镇最出名的是客家的山歌,可惜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唱了。公路四通八达后,松口失去了水路优势,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年轻人离开了古镇,老的房屋逐渐被放弃。不过,年底梅州的高铁即将开通,深圳广州去梅州西站只要一两个小时,松口很可能成为热门 旅游 小镇,重现光彩。漫步于满目疮痍的西洋小楼之中,千年时光雕琢的小巷像是眼前的一幅幅美妙的素描,让人唏嘘不已,不由得想起那句“时光未老,她已迟暮”。去松口古镇旅行,如其说是为了寻找蛰伏的小城岁月,不如说寻觅一处远离城市的静谧,安放日益浮躁的心情。
何水生之LED灯
1 ,宽婉医院旁的“德记”鱼汤类(鱼泡、面、粉等) 2、西桥头晚上才有的猪粉肠煮腰花(不过现在好象差了很多) 3、中山街侯记炒粉 4、文保路尚记旁边侧巷内吴记汤丸 5、更楼下的牛腩和老电影院下岗边的牛腩面 6、元城路阿张的饺淹面 7、老城吴屋巷和辅庭路的鱼丸 8、燕龙和汉兴的炖品 9、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 10、老县府和“啃的鸡”之间有个比较清净的西餐馆 11、鱼焖饭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都算不错 12、在长乐和生辉可以吃五华鱼生 13、梅龙路的饺子馆有几样比较好吃,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炖牛肉,烤羊肉串 14、西桥市场和程江桥之间有个海鲜夜排挡,便宜到我不敢相信 15、文化路上兰州拉面,面不怎么样,汤倒上真好喝 16、火车站旁边的湖南餐馆,招牌菜是血鸭,真是好吃 17、玉英医院往上的肠粉,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肠粉,皮比较厚但是很有嚼劲,梅州仅此一家,别的地方做不出来,(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属于潮州或者广州肠粉),酱非常香,很稠。店门是深兰色的,很好认。 18、勤力苑市场里面的烧卖。旅游团都带到那里去吃,梅州最出名的烧卖,我曾经见过一大群外国人去吃,皮比较干,笋很香。 19、金利来大街的烧卖(油罗街直下,幸运儿对面),原先是开在三角塘市场里的,后来扩业了就搬到金利来,跟勤力苑的烧卖一样也是做了几十年,烧卖特点是皮比较薄,肉比较嫩,但没那么香,味道较甜; 20、凌风西路末段的鱼头煮粉,几十年的品质保证; 21、五洲城晚上9点多才有的粉肠煮猪腰汤,粉肠正,超大个超脆; 22、西桥圆盘苹果家私门口晚上10点才出摊的牛腩煮粉,(要老伯伯推出来的那家),萝卜超入味,不过贵了点 23、梅江桥底下的“老火汤”淹面以及炖品,淹面放猪油和鱼味,比旁边那家要香,炖品2元到8元不等,一般胡椒猪肚猪心之类的才4元,价格适中而且味道好 24、马石下中国银行附近的炒面,就窝在一个小巷里面,锅子摆在巷口,桌子摆在更楼下。侯记炒粉换了老板以后已经炒的不好吃了,油多而且面太软,可能客人多的关系,有时候真的觉得很难吃,但是这个很不起眼的炒面店炒的面很香,而且面比较大条,也是开了许久,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 25、仲元路邮局旁边的“凤记”褒仔饭。梅城开了最久的褒仔饭,那里再往下有好几家卖褒仔饭的(这家原先也开在这一排,但后来因扩店装修等原因搬下来),但是这家环境比较好比较卫生,饭也比较香没那么棉,一排过就他一间卖褒仔饭的,所以很好认。 26、虹桥头的大埔笋板和手工面,在文化公园附近的游戏机室旁边,大埔人开的店,很正宗的笋板,手工面放碎肉以及青菜猪油,面滑而且非常香,味道超级棒 27、新中苑的桂林米粉,桂林人开的,很多在火车站工作或者在那边租住房屋的外地人都会去捧场,花样不多但是面和汤都很香,还有他的辣椒粉超级棒,吃的时候撒在汤里味道超级好,在梅城吃了好几家桂林米粉还是觉得这家比较正宗。 28、南门文化广场单车行旁边的珍珠奶茶:梅城最好吃的珍珠奶茶,强烈推荐香芋及苹果口味。 29、客都西饼屋的肠粉,看每天早上的人流就可以肯定品质,属于广州肠粉,推荐冬菇口味的肠粉。特点是香滑,花样多。 30、三板桥路末段的“顶好包点”,广式包子,包子很松软,馅非常香,天天都排队购买,生意非常好。不过包子个比较小价钱比较贵。叉烧包是那里的招牌产品,还有许多其他口味的包子我都非常喜欢 31、黄糖医院旁边市场下面的包子,早上摆出市场正楼梯口卖,叉烧包超级出名(就是酒楼的那种无皮开口笑叉烧包),奶黄包也非常爽口,生意也超级好,俺奶奶天天不吃睡不了觉 32、黄糖十字路口的炖品,晚上才有开门,店子就在红绿灯下面,除了炖品外绿豆汤和红豆汤口碑都非常好。 33、非常小吃的竹筒饭,田鸡竹筒饭最香最滑最好吃。 34、江南西桥圆盘往上“台湾冰匠”的锔饭,锔意粉,西式意粉西班牙意粉还有雪泡:那里的意粉弄的味道比较好,但是价钱会贵一点哦,雪泡味道也很好别的地方都吃不到。但是江北的台湾冰匠做的东东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一点都不好。 35、文化公园“大口福”快餐店的扬州炒饭和泡沫果汁,扬州炒饭炒的非常好吃,可能是因为他用的米比较好,现在好久没去吃味道不知道会不会变了,但是以前就经常跑去吃,价钱也非常实惠。果汁一定要泡沫的,强烈推荐青苹果味道的,鲜榨果汁也很不错但是泡沫的更香 36、黄糖十字路往黄糖医院方向的“快可得”快餐店的炸鸡腿,学生朋友一定全都知道,因为那里的炸鸡腿真的是又便宜又香,5元一大个,有盐局、脆皮和酥皮三种,本人最喜欢酥皮。还推荐此店的西多士,一份两元,但是如果你第一次吃,两份往往都是不够的
julystar77
糍粑,笋儿(薯粉为皮, 冬笋、五花鲜肉、鱿鱼、虾米、香菇、豆腐干为馅)梅菜扣肉,酿豆腐,盐焗鸡,老鼠粄(大埔)算盘子(大埔)鸭松羹(大埔)(特别好吃呢,呵呵) 延寿堂药糕(兴宁水口圩开中药铺,300多年历史),仙人粄,梅城虹桥头烧卖(梅城虹桥头张屋紫文堂),梅县白渡牛肉干,两熟粄,梅县畲坑菊花糕,蕉岭锅笃粄,五华熟米粥,平远红菌豆腐头,大埔叶子粄,大埔百侯牛肉干,大埔豆子羹,丰顺豆干韭菜儿,丰顺太极芋泥,丰顺旗斗排骨,丰顺云片糕,兴宁合水鳙头汤,兴宁蓼花,兴宁炸扎粽,笋粄,豆粄, 炸芋头圆、南瓜圆,姜糖,酿酒等等梅州的每个县都各有特色,五华比较出名的有酿豆腐,鱼生,其他地方酿豆腐也有,但还是五华的好吃些,兴宁似乎也有鱼生,但几乎找不到。蕉岭的肉丸特别大,大埔的小吃最多,像笋粄,忆子粄,发粄(也称酵粄),薄饼,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粄,算盘子,鸭松羹,以及五香豆腐干,牛肉干,(其他地方的也都很不错),丰顺的捆粄和姜汤算是特产,很多东西说不清楚,要到各个地方去才吃得到,梅城也有各县的人开的小吃店,如果没时间到处走的话,可以在梅城转转,应该能吃到挺多的。如果说客家菜最出名的是什么,应该算盐焗鸡还有扣肉以及酿豆腐,还有一个不能错过的就是客家娘酒第一名:酿豆腐第二名:盐焗鸡第三名:炒大肠第四名:红焖肉(梅菜扣肉、香芋扣肉)第五名:搏丸烩第六名:鱼丸煲第七名:酿苦瓜第八名:凤投胎第九名:煎春角 第十名:生鱼脍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