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4

路小佳路过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租赁购买选择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挪威森林北辰星

已采纳

(三)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出租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资产的会计处理要点及程序如下: 1.在租赁期开始日,融资租赁债权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 ①确定最低租赁收款额。最低租赁收款额是指最低租赁付款额加上与独立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第三方对出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 最低租赁收款额中的担保余值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指对承租人的担保余值,含在最低租赁付款额中;另一部分是与承租人和出租人均无关、但在财务上能够担保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这部分不包含在最低租赁付款额中,但包括在最低租赁收款额中。 ②未担保余值的确认。未担保余值是指租赁资产余值中扣除出租人的担保余值以后的资产余值。未担保余值不能作为应收租赁款的一部分,但应包括在出租人投资总额中。 ③确认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总额包括最低租赁收款额和未担保余值,是出租人对租赁资产的投资总额。 ④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 根据上述步骤,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的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 (最低租赁收款额) XXX 未担保余值 XXX 贷:融资租赁资产(租赁投资净额) XXX 未实现融资收益 XXX 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 初始直接费用在新准则中计入了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3.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及会计处理 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出租人在租赁期内按协议收取租金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账户。由于收取的租金中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租金中相当于利息的部分,应确认为出租人的融资收入,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贷记“租赁收入”账户。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 4.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或有租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新准则规定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租赁收入”账户。 5.租赁期满时的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的租赁期满时,根据租赁合同的规定可做相应的会计处理,届满时的会计处理新准则与原准则基本相同。

中级会计租赁购买选择权

260 评论(12)

miumiu大酱

(一) 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二) 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 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四) 掌握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 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二) 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 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四) 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五) 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 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二) 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 掌握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条件和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 构成 (四) 掌握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五) 掌握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 (六) 掌握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七) 熟悉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区分标准 (一) 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二) 掌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三) 掌握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四) 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 (五) 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六) 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核算 (七) 掌握合营安排的认定及分类 (八) 掌握共同经营中合营方的核算 (九) 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十) 熟悉对共同经营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的核算 (一) 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和范围 (二) 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三) 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四) 掌握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的核算 (五) 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 (六) 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七) 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 (一) 掌握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二) 掌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 (三) 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四) 掌握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一) 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特征和分类 (二) 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 掌握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摊余成本的方法 (四) 掌握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后续计量的核算 (五) 熟悉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核算 (六) 熟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一) 掌握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容 (二) 掌握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三) 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和确认原则 (四) 掌握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和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五) 熟悉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一) 掌握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 (二) 掌握预计负债的计量原则 (三) 掌握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和亏损合同形成的或有事项的处理 (四) 熟悉或有事项的概念及其特征和常见的或有事项 (五) 熟悉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概念 (六) 熟悉债务担保和重组形成的或有事项的处理 (一) 掌握单项履约义务的识别 (二) 掌握交易价格的确定及分摊 (三) 掌握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的条件及其收入确认 (四) 掌握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的收入确认 (五) 掌握附有销售退回及保证条款的销售、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以及授予知识产权许可、售后回购及客户未行使的权利的会计处理 (六) 掌握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的区分 (七) 熟悉与客户之间合同的识别 (八) 熟悉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及其相关资产的摊销和减值 (九) 熟悉无需退回的初始费的会计处理 (一) 掌握政府补助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二) 掌握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 掌握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四) 掌握综合性项目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五) 掌握政府补助退回的会计处理 (一) 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和认定 (二) 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条件 (三) 掌握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四) 掌握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五) 熟悉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 掌握债务重组的方式 (二) 掌握债务重组中债权和债务终止确认的条件 (三) 掌握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四) 掌握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五) 掌握构成权益性交易的债务重组的判断 (一) 掌握所得税核算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二) 掌握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的计算 (三) 掌握暂时性差异的分类和具体情形 (四) 掌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五) 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六) 熟悉特定交易或事项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七) 熟悉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八) 了解所得税税率变化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的确认与计量 (一) 掌握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二) 掌握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方法 (三) 掌握境外经营处置的会计处理 (四) 熟悉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一) 掌握租赁的定义和识别 (二) 掌握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三) 掌握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四) 熟悉租赁的分拆和合并 (五) 熟悉特殊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 掌握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条件 (二) 掌握延长一年期限的例外条款 (三) 掌握持有待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原则 (四) 掌握持有待售类别的计量 (五) 掌握终止经营的定义 (六) 熟悉持有待售类别和终止经营的列报要求 (一) 掌握企业合并的界定条件、企业合并类型的划分 (二) 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非同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三) 掌握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 (四) 熟悉企业合并的三种方式 (五) 熟悉构成业务的要素和判断条件、集中度测试 (六) 熟悉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 (一) 掌握财务财务报表的概念、构成、分类和列报的 (二) 掌握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构成和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 (三) 掌握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四) 掌握合并利润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五) 掌握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六) 掌握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七) 熟悉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前期准备事项和一般程序 (八) 了解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披露内容 (一) 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二) 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三) 掌握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四) 掌握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一) 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二) 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涵盖 的期间 (三) 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 容 (四) 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 (五) 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 (一) 掌握公允价值的定义和公允价值计量的总体要求 (二) 掌握相关资产或负债、有序交易、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市场参与者、公 允价值初始计量、估值技术、输入值、公允价值层次等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基本概念及 般应用 (三) 熟悉非金融资产、负债以及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一) 掌握政府会计核算模式、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 (二) 掌握政府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及政府单位特定业务的核算 (三) 熟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及其适用范围 (四) 熟悉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一) 掌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和特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会计要素和财 务会计报告构成 (二) 掌握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 (三) 熟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我是寡言少语,一个怀揣梦想的小伙伴 感谢~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每天与您分享更多干货 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80 评论(9)

音为爱899

第一个问题:“优惠租赁选择权”好像没有这种说法,要么是优惠购买选择权,要么是优惠续租选择权。我想你指的是优惠购买选择权,所以后一个问题才会问到购价。优惠购买选择权是出租人给现有承租人的。一般是指在租赁期满时,出租人以优惠的价格将出租的资产卖给承租人,而承租人可以选择购买也可以选择不购买,这就是“优惠购买选择权”。在租赁开始时,承租企业的会计在做账时对于将来企业是否会选择购买要预先判断并确定,不然算不出整个租赁合同承租人会支付多少钱。怎么判断呢?那就要看出租人给的购买价格是否够低。如果“所订立的购价预计远低于行驶选择权时的公允价值”那就判定企业是会选择购买的。第二个问题:“所订立的购价预计远低于行驶选择权时的公允价值”,是指承租人购买租赁资产的价格远远低于该项资产在购买当时的公允价值,其中公允价值就是这个资产在当时市场上的正常公平交易的价格(这个价值怎么确定要看情况)。远低于到底低多少呢?优惠价格最高只有公允价值的25%,就是说本来这个资产现在市场上价格是100元,现在承租人只要付25元就够了,这么划算,一般情况下承租人当然会选择购买了。

32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