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喵是kuma酱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含金量提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考取初级会计考试证书的重要性,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而会计从业取消后报名条件逐步放宽,原本在考生心中“简单”的初级会计考试难度也势必提升。据估计,2018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和教材可能都会发生变化,融入更多会计从业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考生顺利入门。一面是报考人数增多,一面是考试范围加大、考试难度提升,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备考初级会计考试是一个需要勤奋与毅力并重的过程,选择好的辅导机构和好的老师,享受更优质的课程和服务尤为重要。祝您轻松过关!
垚垚姐姐。
高顿君认为会计从业的取消,自然会改变初级职称证书之前的尴尬地位。让初级不仅会成为行业性的门槛,也将成为所有会计人必备的一张证书。它不仅代表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在会计人的考证道路上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后面的证书备考奠定会计基础。
2018年初级职称的报考人数暴增
会计从业考试取消后,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的报考取消了会计证这一限制条件,不管是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还是想转行的零基础考生以及此前准备报考会计从业的考生,都将抱着考取初级证书的决心来参加考试。
如此一来,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考人数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据高顿财经研究院的专家估计,明年的初级职称报考人数保守估计将达到300万人。如此多的报考人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最后的通过率。
会计法的修订意味着初级考试难度增加
有人说会计从业考试的取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条件的放宽,意味着初级考试难度的降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与之相反,初级会计职称在职称资格考试中虽然只是最基础的一张证书。但从会计考试的改革的趋势可以看出,取消从业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层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
那么初级作为新的门槛级别考试,在考试难度上都会有所提高,初级考试预计会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
再者,初级职称考试的内容也极有可能增加会计从业的内容和会计法修订之后的内容,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充分说明初级考试的难度会加大。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在改革的第一年里,考试难度稍偏简单的可能。
综合以上三点所述,会计从业考试的取消,意味着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将成为会计人进入职场第一张必须获取的证书,也就是“敲门砖”。再加上报考人数的增加,考生的竞争将更加的激烈,选拨出来的人才将更有利于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难度会提升,以筛选出真正的高素质财会人才。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的含金量也会一路飙升,成为财会界人人必备证书,而且在会计人的职业生涯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雨天啾啾酱
昨天,中级的成绩终于出来,财管和经济法过了,实务没过。这个结果于我来说,捎带了许多运气的成分,毕竟我只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备考,在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的情况下。我的教训是惨痛的,如果能够提前一点学习,我想结局肯定会不一样,考虑再三,决定把自己备考中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希望对将来准备考中级会计师这个资格证的人,有点用。首先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含任何隐性植入,不喜勿喷。
在备考之前,先问一问自己的决心有多大。
如果你只是跟风,看着别人考了,自己也想试试,但是在你内心,这个证似乎可考可不考。如果你没有一定要考过的决心,那我劝你趁早放弃,不要浪费时间。尤其是对于上班族而言,在备考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意外的事情会打扰到你的学习,动摇你的决心,突如其来的加班,工作调动,岗位变化,出差,培训,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有可能打乱你的学习计划。更不要说今天同事约逛街,明天朋友约麻将,后天另一半想去看电影。还有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备受欢迎的综艺节目,都是诱惑。
当然,我不是说在备考期间要完全杜绝这类现象,而是你要内心足够坚定,不被这些事情打扰。加班累了,新的岗位要适应,外出不方便等等因素,你都要克服,一旦开始了学习,就一定要坚持,因为你一旦停下来一天,第二天还会有理由让你懈怠,然后就是第三天、第四天,理由总是会有千万个,只怕你不找,停下来的时间越久,就越不想再重新拿起书本。坚定的决心,是让你在有偷懒的想法时,如头悬梁锥刺股一般推你一把的动力。该逛街逛街,适当的娱乐活动也不要少,但是适可而止,一定要有度,而且不能因为这样短暂地放松而产生彻底放松从而放弃考试的想法。
保证充足的时间高效备考,是通过的法宝。
对于上班族而言,可能会打扰到学习的意外事件会很多,而如果你是需要带孩子的宝妈,这样的意外事件就会更多。一般宝妈只能有晚上的时间学习,白天上班轻松一点的,可以在上班的时候偷偷看看书,但是只有晚上等娃睡了之后,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娃闹觉、感冒生病等等状况,都会直接导致你晚上不能按时学习。那就需要比别人多预留一些备考的时间,人家可能考前三个月准备就可以了,我们至少要准备六个月。提前开始看书,能记住多少是多少,知识点尽量弄明白,吃透,不要等到临考了,才发现时间不够用,手忙脚乱。
我这是血的教训,3月份报名,直到6月才开始看书,而且刚开始学习的那半个月,心还是飘着的,效果极差。最开始计划每门准备一个月的时间复习,那时候在学习群里,有不少人已经在说决定放弃一门了,我不想放弃,就想着三门都准备。最先开始学实务,也是公认最难的一门,一边听课一边做轻一,很懵的状态,我不是会计专业毕业,大学时学过基础会计,毕业后也考了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证,但是这些都是当时纯粹靠临时记忆考的,考完后立马烟消云散了。到6月末,实务还只看了一小半,当时就有点慌了,觉得可能只能放弃了。
因为看实务的状态不是很好,而且已经是月末,就想按照原计划开始学习另外一门,一来换一下思维,二来是学一学简单一点的,给自己增加点信心。于是7月开始学财管,跟着课程一节一节听,听完一节做一节的题目,学财管的状态很好,基本听完课后,题目都会做,这个月是我学习效果最好的一个月。
到月末,差不多刚好学完一遍财管,这时候自己有点信心了,又想回过去再把实务捡起来,还是想做最后的挣扎。于是8月又学实务,当时计划是用半个月的时间把实务没有学完的内容都学一遍,而实际学到20号才勉强完成第一遍。到这个时候,我已经比较慌张了,因为时间太不够用了,经济法听课肯定是来不及了,有70多个视频,每个时长四五十分钟,根本听不完,就想干脆死马当活马医,过一遍轻一吧。21号开始,看经济法,看完一章轻一的重难点讲解,就做后面的题目,自认为自己背书的记忆力还算可以,看一遍后马上做题,效果竟然也还可以,刚好那几天上班比较空闲,一天下来我就完成了两章,经济法总共8章,我花了5天的时间全部过了一遍。
我还在学实务的时候,群里不少人已经完成习题班的学习了,等我学完经济法,别人已经在开始做最后六套题了。那时候我恨不得一分钟能掰成十分钟来就好,可偏偏在那几天,身体出了毛病,直接住院一周,每天在医院躺着,根本没法儿看书,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出院后,因为请病假耽误了一些工作,导致上班期间也忙,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匆匆忙忙的花了几天时间,把实务和财管的习题班过了一遍,试听了几个老师的经济法习题班,都不尽如意,后来索性直接放弃。
到考前三天,我才开始做最后六套题,那时候群里不少人都已经在听考前提分班和押题班之类的了,现在回想那时候,真的也是醉了。大家都说六套题比考试的难度要大一点,我做的时候,直接想吐血,每门课完成了两套卷子,都在40分左右徘徊。那时候感觉自己要凉凉了,到了7号(我是8号考试)索性不做,直接看答案,把答案记住,能记住一点是一点。
事实证明,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抱着侥幸的心理是通不过的,这是血的教训,大家一定不要学我。除非是辞职备考,或者在校生备考,否则我建议大家至少准备6个月的时间,在报完名后就可以开始看书了。
要不要报班,该不该买最新版的教材。
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是跟我一样非会计专业毕业的,要上班的,要带娃的,我建议大家报个班。因为老师讲课,会把重点和精华提炼出来,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自我摸索的过程,而且一些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如果不听老师讲课,可能很难自我消化。我个人觉得,每门课报一个基础班就可以。
实务我听刘忠的,当时在试听时,觉得这位老师颜值最高(请原谅我是个颜值控),讲课时偶尔讲点调节氛围的冷笑话,吐几个东北方言,每节课后会来一句励志的话,我觉得这碗鸡汤值得一干。群里也有很多人听其他老师的,比较资深,但这个确实各凭喜好,只要你自己喜欢就行,每个老师的水平都很高,要讲的知识点也都会讲的比较透。财管我听的是闫华红,因为轻一是她编写的,我第一个选择的就是她,一开始听的时候觉得很无趣,有点瞌睡,但是坚持听了几节下来,越听越觉得有意思,讲的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只要全程跟着她的思路走,都能听的进去。经济法我没有听课,就没有什么可讲的啦。
关于买教材。我是去年第就买了17年的教材,然后,一直全新,到6月份开始准备看书的时候,已经有18年新版的教材了,当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买新的教材。事实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虽然多花了钱,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买新版的书。
关于辅导书,大概普遍都是用轻一及这一个系列吧。一般都是买了教材和轻一。如果只是备考,我觉得买了教材和轻一就够了,最后如果时间充足,可以买六套题做做。其他的,没必要买太多,毕竟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只有那么多。
如果今年就想看看的,可以先买18年的书看下,一般新版的都是4月份左右出,新版教材出了之后,可以只买轻一,不买教材,轻一对每章节的改动,都有提示,一看便知。当然,如果想万无一失,教材还是有必要看一看。很多人大概都跟我一样,不看教材,直接只看轻一,这样不好,我建议还是留有足够的时间,先把教材通读一遍,再开始听课,看轻一。
学习时长匀称分布,战线不宜过长。
我个人也不建议备考的战线拉的过长,除非你可以长此以往,坚持每天学习。关于三门课的分配,我建议一门一门的来,不要三门课同时学,会有点混乱。可以先从实务开始,实务是最难的,多花点时间,把知识点吃透,一定要坚持每天学一点,学习时长匀称分布,不要今天学8个小时,明天后天都休息,最好是8个小时平均分配。在一段时间内,只学一门课,也有利于建立自己的思维架构。学完实务后再学财管,财管的公式比较多,但是也不要太担心,公式都不是很难,只要理解了,都记得住,当然,理解起来也不难。经济法记忆性的知识多,可以放到最后学习。
就今年的考试而言,我考完实务的第一反应是,考的真是不难,但涉及的面广。自从无纸化考试后,每年的考试分两批进行,两批的考点不能重复,于是考卷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了。所以大家在备考时,不要避重就轻,也不要觉得这个内容不重要,不会考,就不去学,要尽量复习的全面些。
另外,在备考期间,可以买一个计算器,考试的时候允许携带没有存储功能不带外壳的非立体式计算器,财管需要计算的内容比较多,平时学习时就需要用到计算器,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用习惯了,到考场也能节省不少时间,考试时电脑上也带有计算器功能,如果你用的习惯也可以。听说有的地方考中级,计算器和笔在考场都有的发,那就最好了。
能想到的大概也就是这些了,最后想强调的是 :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备考,一定要坚持每天学一点。
祝愿想考的,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萱萱小宝
一、从业证取消,初级会计证成“刚需”
随着2017年会计证正式被取消,2018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达到403.6万人,2019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报名人数高达439万。有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考生报名初级会计的原因正是会计从业取消,想要从事会计行业,具备初级证书成为业内共识。
二、报名门槛低,含金量不减
近年国家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陆续取消一大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截止至2018年,会计从业资格证持有者2000万+,而会计职称持证人员仅722万人。可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初级会计持证人员与从业人员相比缺口极大,故初级会计师报名条件放宽,仅需高中学历,无需会计证即可报考,对于想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来说报名门槛降低,但证书含金量不减,如果能拿下初级会计师证增加自身优势,无疑对未来升职、加薪、跳槽等都更有保障。
三、1年即可取证,考试周期短
初级会计考试共有《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考试周期为1年,即要求考生在1年内通过两门科目即可取证。考试周期短在很大程度上为考生降低了备考成本,节约了考生的备考时间。且初级会计职称的市场需求大,短时取证即可立即上岗,无需浪费太大精力。
四、继教新规实施,考初级一举两得
根据继续教育新规,参加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以及持有会计专业资格证书但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规定了每年学分总值不能少于90学分。而报考初级会计考试,每通过一科就可以折算继续教育的90学分,可谓一举两得。
虽然与中级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含金量相比,初级会计师证含金量略显弱势,但其仍具有报名门槛低、取证周期短、市场行业缺口大、市场认可度高的巨大优势。相信考取初级会计师证是你不会后悔的选择!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