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29

小猴小吃货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预借工资会计分录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纳兰依若

已采纳

公司对某员工太好啦,有其他扣费要相隔2个月扣除,个别特殊性视同借款,经批准作分录:借:其他应付款—某员工(预支工资)3000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3000

预借工资会计分录

269 评论(9)

爱欧尼亚荒原

公司对某员工太好啦,有其他扣费要相隔2个月扣除,个别特殊性视同借款,经批准作分录:借:其他应付款—某员工(预支工资)3000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3000是的,要分录明细。当期应付工资无论是否当月放要做计提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和相关成本费用支出。某员工预支工资在编制当期工资表中扣除。如果有其他扣费,贷:其他应付款,扣除额是小于3000,差异下次在扣除。不是哦!一定理解这问题:当期应付工资无论是否当月发放要做计提通过相关成本费用科目支出核算成为减除利润和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工资核算成为负债。实际发放工资是每月作分录,应付工资也是每月作计提分录。

157 评论(13)

夏至迎熙

预支工资一般不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作为其他应收款来处理。比如某员工借款500元,待发放工资时抵减借款:

1、借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职工个人 500

贷:现金 5002、预提分摊工资时: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应发数与收回借款差额)

其他应收款

扩展资料:

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区别

首先,要搞清楚计提和发放的区别。

计提,即计算和提取,功能主要有:

1、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注意这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来做,不能随便预支账款。

2、根据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准备(比如某些货品要留存,或者减值)。

3、预估某些应付账款是多少,记入账内。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一言以概之,即提前发放下月资金或工资。

发放就比较好理解了,主要就是发放上月工资。

事实上,提前计提工资是相对发放工资来讲的,不是绝对的提前计提。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哪个月的工资应该计到哪个月的费用中去;但在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计算出每个员工工资,才能发放(PS: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就是这么造成的)

所以,在该月月末(与其他计提、结转分录一起,一般是当月最后一天),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

191 评论(8)

工藤新之助

借:其他应收款-某某

贷:银行存款

发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某某

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

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如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应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

2.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4.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5.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扩展资料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保户储金、应收代为追偿款;

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其他应收款

265 评论(8)

超级好奇诶

预支工资一般不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作为其他应收款来处理。比如某员工借款500元,待发放工资时抵减借款:1、借款时:借:其他应收款——××职工个人 500 贷:现金 5002、预提分摊工资时: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3、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应发数与收回借款差额) 其他应收款(借阅别人的、我怕自己表达不清 希望能帮到你)

208 评论(12)

拽拽小蘑菇

首先,按照国家规定、大部分企业的规定,工资是不准预借的。如果必须借,只能以其他名义,通过备用金进行核算。

293 评论(8)

hj黄小兔

预支工资一般不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作为其他应收款来处理。比如某员工借款500元,待发放工资时抵减借款:1、借款时:借:其他应收款——××职工个人500贷:现金5002、预提分摊工资时: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3、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应发数与收回借款差额)其他应收款

229 评论(9)

尛尛尛舒

预支工资会计分录的做法: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xxx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预支工资属于会计科目中的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8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