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2

、人生海海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多吃多漂亮哟

已采纳

★在资产方面:谨慎性原则在资产方面应用很多,首先,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应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10年中最短者;其次,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存在较大的无形损耗,所以采取加速折旧法;再其次,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最后、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选择后进先出法,物价下跌时选择先进先出法。 ★在收入方面: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 ★债务重组方面:新制度规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投资及清算股利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股权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金额,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如果所取得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更为清楚,也可以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有投资期限的按投资期限摊销,没有投资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在清算股利方面,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当期收益。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355 评论(15)

tiankongch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提供反映经营风险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权利,也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使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有必要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进行严格规定,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作用。《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11条第12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1.2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就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等进行初步分析,旨在分析谨慎性原则在中国目前财务会计中的运用情况。(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的作用是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体现的。在计算流动比率指标时予扣除或根据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扣除。另外,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最好应加上将有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计的或有负债,如产品质量保证金、诉讼赔偿金等。速动资产是指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速动比率更充分地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2)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分析中的运用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来体现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次数。存货周转率指标反映在一个会计期间存货周转次数,一般越高越好。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越大,表示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2、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分析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财务会计改革过程中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谨慎性。我国企业在实施承包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行为短期化进行掠夺式生产,而谨慎性原则成为企业承包者隐瞒利润,逃漏税收的秘密武器;另一个是谨慎性不足问题。我国企业谨慎性原则实施范围仍显狭窄,离充分谨慎性原则还有一定距离。比如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得当期利润计算偏低,期末存货价值减少,导致后期销售成本偏低,从而使利润反弹。对于期末存货占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这不失为操纵利润的手段。由此,企业可能在某一会计年度注销巨额呆滞存货,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实现对存货成本的巨额冲销,然后次年就可以顺利实现数额可观的净利润。这种盈余管理只需对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作过低估计,而无需在次年度大量冲回减值准备即可实现,因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因此,提供客观、真实和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只有对基于谨慎性原则指导下编制的财务报表有充分的理解,广大投资者才能进行更为准确客观的财务分析并最终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323 评论(9)

贝壳athena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对谨性原则的表述为: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主要考虑到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如:企业因债务人破产,死亡而不能收回债务;企业因技术进步而导致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企业投资因市场变化而大大贬值,企业购入的商品因过时而造成大量积压等。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就要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实际到来时就能够提前化解。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运用了这一原则,如允许企业提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确认预计负债等等。如在高价高于历史成本的情况下也计提一笔减值损失,从而达到隐瞒利润的目的,这属于对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223 评论(14)

老余popopxm

比如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就是如以5000元购入的商品,在年末时市场上只值4000元,为了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实际价值,就需要计提该货物减值准备1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在资产负债表存货栏就等于5000-1000=4000

277 评论(10)

纯度装饰

就是在会计处理上持谨慎态度,充分估计可能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和不计可能获取的收益,把风险和损失缩小到最小范围

148 评论(9)

淘淘7011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且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主要应用 在我国,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为了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估计耐用年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要求多计提折旧,后期则少计提折旧。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资产在初期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前期多计提折旧符合配比原则。另一方面,当该项固定资产趋于老化或报废时,固定资产的折旧损耗早已全部收回。这正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于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由于技术更新换代过快,就更需要选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二)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形成的资产等八项资产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其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的,当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市价大跌、可收回金额大幅降低、陈旧过时、终止使用等迹象时,证明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变少,如果仍然用原来的账面价值进行反映,将会导致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因此,当按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较高者确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这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资产清查的账务处理 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真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企业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进行清查,在清查过程中,如果出现资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先报经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审批,要求在期末前查明原因,属于定额损耗的,从管理费用中核销;属于过失造成损失的,通过过失人获得赔偿;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等。经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期末结账前尚未得到批准的,先在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中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并且还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出相应的披露。如果结账后批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出现了不一致,就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这种处理正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四)或有事项的处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时会面临一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它们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产生或有事项。如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环境污染整治等。或有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由于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本身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企业是不能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只需要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事态的进展,或有资产能够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则应当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或有负债能够或者是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负债。这是典型的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27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