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3

sashimi女神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税收奖励返还会计处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蓉~蓉

已采纳

一、企业收到的返还的消费税等原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各种税金,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税金及附加

二、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或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期末“营业外收入”贷方发生额反映实际收到或直接减免的增值税,期末由本科目借方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三、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所计算得出的应退税额,实际收到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时,计入“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扩展文件; 《税收返还会计资料大全》

税收奖励返还会计处理

282 评论(12)

敏宝环保科技

【解答】:先征后返的税费属于政府补助中的税收返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及应用指南的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贵公司应根据返还税款的用途等具体情形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①用于购建长期资产的: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②与收益相关的返还税款。用于补偿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的: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用于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的: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来源于网络

169 评论(11)

liuwenwenlesley

法律分析:收到是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个税返还是指付给的2%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可将其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和奖励代扣代缴工作做得较好的办税人员。发放给具体办税人员的手续费奖励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计入营业外收入,不上营业税。个税手续费返还,是指企业代扣代缴员工个税时可以相应地从税务机关按2%比例取得返还的手续费。其他收益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新规定的会计科目,该准则于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其他收益科目用以核算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但不宜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属于损益类科目。而且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其他收益”项目,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在该项目中反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八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第十一条 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119 评论(10)

熊猫家的小姐

一、企业收到的返还的消费税等原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各种税金,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税金及附加

二、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或直接减免的增值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期末“营业外收入”贷方发生额反映实际收到或直接减免的增值税,期末由本科目借方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三、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所计算得出的应退税额,实际收到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时,计入“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扩展资料:

企业应当设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其中,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税费,企业应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科目。期末,应将“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税金及附加”科目无余额。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会发生应付未付税款的情况,不需要预计应纳税金额,同时也不存在与税务机关结算或者清算的问题。

因此,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于购买印花税票时,直接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金及附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收返还

12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