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2

天生我翔201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理论突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白龙

已采纳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到来,许多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管理会计系统也需要有一定的变革和创新。我国预算管理创新和管理会计系统整合性理论创新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企业预算管理的创新性研究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很普遍,但在集团公司整合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于增彪等在企业预算管理方面,提出两方面的创新:一是对Kaplan预算模式的改进;二是将预算与财务会计、战略、平衡计分卡、非财务指标、奖惩制度等因素集成为一个整体。这是Kaplan预算模式在中国的改进和拓展。主要体现为:预算编制是从战略、股东要求和市场状况开始的;执行模块重点放在将预算目标变成现实的过程;计量模块主要反映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用预算的系统性来带动非预算指标,使非预算指标也具有系统性;在预算中从战略到平衡计分卡,并考虑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人力资源四类指标适当权衡,抓住了关键性业绩指标(KPI),改进了Kaplan预算模式的不足。另一重要创新是基于行为科学的融合中西方研究成果的预算管理系统的形成。余绪缨深入探讨过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的关系,根据心理学中的“行为学派”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个体所处环境与个体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管理会计可用复合函数表达。于增彪等指出预算管理系统可拟人化,就有可能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中揭示预算管理系统的机理。贡华章和于增彪等发现,我国过去30年的企业预算管理系统是基于原有经验再加上引进、消化、融合国外的先进做法和思想而形成的,同时认为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研究管理会计将为国际管理会计研究发展做出一定贡献。2.以战略为导向的过程性、创新性的整合性体系傅元略提出了支持战略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框架,该框架全面支持企业综合运筹的全过程,包括企业环境分析与能力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为全面支持战略管理的综合运筹,王斌等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将各项相对独立的管理会计工具如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作业成本法(ABC)及作业基础管理(ABM)等集成于一体。汤谷良等对多元化企业集团管理控制体系的整合进行了深度的案例研究,发现我国管理会计创新性应用模式:华润集团6S管理模式已经发展和完善成为以战略为导向的过程性、创新性的整合性体系;而且这种整合是多元性的,包括了从业务战略到业绩评价、从全面预算到管理报告和内部审计等各方面的全方位集成。该模式不仅考虑财务指标,而且系统讨论了平衡计分卡(BSC)非财务类等的先导指标(如学习、流程、客户等),从而将长期战略和短期行动融入管理控制体系之中。3.管理控制与公司治理融合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将适时管理控制作为贯穿于公司治理始终的系统来研究,这是傅元略的主张。傅元略认为,适时管理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所需适时管理控制是在公司治理组织机构(“三会”)和公司经营管理机构分散实施的,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简单地把传统的管理控制模式与公司治理结合,不可能为公司治理提高效率,因此需要特别强调以公司治理实务的需求探讨公司价值流再造、公司信息系统变革和适时管理控制机制重构的主要内容;解决我国公司治理实务的薄弱环节,关键是将适时管理控制与实时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并融合到公司治理的不同层级的监控中。4.管理会计系统扩展创新:将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集成于一个系统傅元略和余绪缨突破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约束,将企业在E-供需链中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作为制定企业财务目标的主要依据,借助战略图描述战略目标与企业资金管理目标的关系,将战略目标落实到五个维度(客户定制、提升周转速度、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综合保障)。这五个维度可表现为具体的指标要素,并直接支持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根据这种设计思想,构建以资金流为基础的E-供需链三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集成管理系统,力求在需求、结构和设计方法方面具有一系列的创新。它将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于扩展的管理会计系统中,为E-供需链下三流集成管理提供一个可实现的集成管理系统模型。于增彪研究发现,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会计可以看作是评估流程的过程;业绩评估可以看作是对每个人所负责的作业或任务进行评估并与个人业绩挂钩的过程;内部控制可被看作是考察整个流程的合理性并通过设置控制点来保证流程合理性的过程。

会计理论突破

326 评论(14)

沉默的玫瑰

天津会计网校哪家好,会计培训机构的选择需要考虑几个方面,办学经验,师资力量以学员反馈情况。百练教育为百练会计教育旗下的专注会计教育的培训机构,成立于2011年,为广大学员提供优质的会计教育培训课程服务。{百练网\https://aisite.wejianzhan.com/site/wjz1nrqh/30619891-c05f-4043-91e1-7ddb11782e74}全力打造中国优质的教育培训报名平台。 百练网以其一站式学习服务平台,以便捷在线服务,价格透明,流程操作灵活,服务全面的特点,真正为学员解决了报名环节的各类问题。截至目前,百练网已成功同4188多家优秀培训机构合作,上线课程达12000多门。 百练会计教育,具有健全的学习服务体系和试听、退费制度 年培训人次在2000人以上,有良好的培训口碑,学员认可度非常高。

266 评论(15)

宜木构思家具

古代会计阶段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后来,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近 代 会 计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人,这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而已。 ——卢卡-帕乔利<-- #EndEditable -->#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1.折旧的思想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商人们一般都是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但是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应该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概念便应运而生了。2.划分资本与收益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收益进行严格的区分,使得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同时也要求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更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报表之一。 3.成本会计 重工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制造费用激增,成为产品成本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制造程序与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相应复杂。这些变化都对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最终,以存货的计价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日益明显。作为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必然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要求管理当局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但是又由于管理当局与所有者之间微妙的利益对立关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所有者(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希望能够由客观、中立的会计师进行验证,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这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这被誉为是继复式簿记后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现 代 会 计“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公认会计准则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起到了催产的作用。经济危机过后,人们认为松散、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挽救会计职业,会计界认为必须着手制定会计准则。1934年,第一批会计准则得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会计师协会的共同认可,这批准则共包括6项内容,即 (1)利润必须实现: (2)资本盈余不得用以调剂任何一年的当年收益: (3)子公司并购前存在的盈余不得算做母公司的己赚取盈余: (4)公司职员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单独列示: (5)库藏股股利不得作为收益: (6)捐赠资本不作为盈余。 1937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公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的法规《会计系列公告》(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s,ASR),并在ASR No.4中将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利赋予会计职业界,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保留有监督权与最终的否决权。以后,会计准则制定团体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以及现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其中,FASB自成立以来,迄今已经公布了133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C or FAS)。%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除了公认会计准则的出台外,新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逐步形成与发展。早期的管理会计主要体现为执行性管理会计,侧重于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逐渐由单纯的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过渡到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把决策会计放到主要位置的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去,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另一个重大的发展是会计研究方法上的拓展: 70年代以前,规范性会计研究法占据主导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后,实证会计研究开始出现并逐渐取得了与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共领风骚的地位。 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这样一种不断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思路,从而既保证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致性,也能使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经受检验,避免了“空中楼阁”式的尴尬!

245 评论(13)

若伦丫头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就用符号、图画记录狩猎的收获。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计主要用来管理国家层次上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而民间所用的会计一直是比较简单的,直到元朝时,会计在民间的应用才达到可观的程度。

古代会计阶段

古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期。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近代会计阶段

近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一般认为应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此间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现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目前。此间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 一是会计核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3年便在会计中得到初步应用,其后迅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软件方面数据库的应用,并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的全面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的世界会计学会上获得正式通过。

23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