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13301666852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会计等式是指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一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
(二)交易或者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
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九尾小妖
会计所有常用等式如下几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抽象的代表“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这是抽象的代表“利润表”的会计等式。而一般会计教材上写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它的实质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那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抽象成收入减费用)最终会归属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去,变成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下面给转述一段关于这个式子的详细阐述,然后理解一下: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会计等式(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付出=盈利(亏损)、会计等式(三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更多关于会计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恒企教育。恒企教育涵盖会计职称与资格认证、会计实操上岗、会计实操晋升、会计能力认证等系列产品课程,通过O20个性化教育模式,自适应闯关学习平台,把教材变薄,把考点集中,360度全流程服务系统,让学习无阻碍,帮助学员真正实现逢考必过的梦想;还通过实战成才阶段应用培养,帮助学员快速从出纳到商业会计、财务主管、财务总监的实质性跨越。【点击测试我适不适合学会计】
蛋蛋妹妹
会计等式有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
扩展资料:
会计等式通俗解释: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等式的右边反映的是企业的钱从何而来,即钱的来源;等式的左边反映的是钱都花去哪了,即钱的去向。
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得知,一家企业的“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的。换句话说,企业资金的来源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例如,企业刚成立之初,需要资金购买办公设备、租用办公室等。这些东西都需要真金白银去购买的。这些钱最常见来自于公司创始人、股东的投资、从银行那里获得的贷款等。这些就分别对应公式里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
2、利润=收入-费用
一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收入”,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会产生收入,因生产管理等原因也会产生各种费用。用收入减去费用,得到的是利润。
利润的去向或者以“股利”的形式直接分派给股东,要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留存在企业中,形成“留存收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理解这个公式主要是从“所有者权益”入手。因为“所有者权益”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企业股东实际投入的钱,二是上文说讲到的利润留存于企业中形成的“留存收益”。而留存收益是来自于企业的“利润”,正确来说是“净利润”。因此可以将上述公式理解为: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进一步将公式变形,就会衍生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会计公式。这也叫做会计的动态等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等式
李哈尼尼
1、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基本会计等式;
2、利润=收入 - 费用---------动态会计等式;
3、资产 + 费用=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扩展的会计等式;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投资收益;
5、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6、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7、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8、净利润=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9、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 预付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10、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 应收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