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猫
这道题考察的是固定资产初始入账金额以及计提折旧的时间和折旧方法以及减值对折旧的影响。初始入账金额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但不包括增值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支出,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还有人工等。成本=80000+2000+5000=87000元由于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了,所以从2013年1月起计提折旧。直线法计提折旧:2013、2014、2015年=(87000-3000)÷6=140002015年末发生减值,账面价值=45000-5000=40000,在剩余3年内应计提的折旧=(40000-3000)÷3=12333.33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3=87000*1/3=29000 2014=58000*1/3=19333.33 2015=38666.67*1/3=12888.892015年末账面价值=38666.67-12888.89-5000=20777.782016年折旧=20777.78*2/3=13851.842017 2018年折旧=(20777.78-13851.85-3000)÷2=1962.97 年数总和法计提的折旧 2013=(87000-3000)*6/21=24000 2014=84000*5/21=20000 2015=84000*4/21=160002015年末账面价值=87000-24000-20000-16000-5000=22000因为要根据剩余年限重新提折旧,所以要以3年为准确定折旧率2016年折旧(22000-3000)*3/6=95002017年折旧19000*2/6=6333.332018年折旧19000*//6=3166.67方法大概就是这样,因为自己手算的数字是否正确不敢保证,这都是基础知识,熟练折旧方法用的,考试一般不会这么考,没有难度,但是又麻烦,像这种锻炼基础的题,建议还是自己做做比较好。
依钱钱512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