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加工批发
中华会计网校。
中华会计网校是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是专业的大型会计远程教育基地,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的交互式学习课件、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每年为我国财政系统培养数百万名专业人才。
网校经过十数年的研究与发展,为2000万会计从业人员与每年500余万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提供考试培训、继续教育、实务操作与就业服务。
网校优势
1、实力:上市公司品质,一流远程教育平台。
2、师资:顶级师资阵容,百位名师联袂主讲。
3、经验:近二十年辅导经验,会计培训第一品牌。
4、教学: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化教学管理。
5、效果:教学效果卓越,超高的考试通过率。
6、答疑:高效率教学答疑,一答一审双重保障。
7、技术:领先的课件技术,完善的虚拟课堂。
8、练习:全方位练习测试,高含金量模拟试题。
9、服务:强大的管理平台,完善的客户服务。
10、交流特色:视频直播平台,感受千人在线交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华会计网校
剪刀手七七
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初级难度不大。中级呢,中华,东奥都可以。这2家一般是大家都知道的。具体呢,只要你上完了课,我觉得过的问题都不大。毕竟都是主打注册会计师,中级讲课都讲出了水平,而且两家都存活了这么久。发点原创的经验给你吧。今天就献丑了,写写我自己学习来的心得,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同其他经验不同,本经验不涉及参考书,报什么班,而不涉及现实有用的。)总的来说,中级题目难度不大,但强调的实践性,考试越来越不注重纯粹的理论了,越来越偏向实践的东西。看似简单的题目,却容易做错的那种。首先说一下《中级会计实务》,书不厚,300页多点点,大概是注册会计师的一半,注册会计师的《会计》是586页,26章,平均每章25页不到。中级的教材章节,平均每章就更少了,平均每章就15页的样子。注意,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书上的例题肯定是没法用的,考试是拔高的,书上的例题太简单了。尤其是《中级会计实务》这本书,长期股权投资问题,短短20页的样子,压根不够学,尤其是成本法权益法之间互相转换,是个难点(我这里没用重点这个词)。书上的例题压根就不行了,这里有条件的话,还是报个网校详细上上课,不要不要用MP3课件,那是对自己不负责的做法,因为你看看不到老师怎么列的和步骤问题。第一章,总论一半就是财务会计,功能,价值,还有一些什么性什么性之类的,注意,中级会计职称是考概念的,不是考定义的,不是考书上原文,而是考你的判断能力,你比如给你一个案例,然后要你说明会计的什么性之类的。尤其是注意“及时性”,注册会计师今年出过这么一道题,是会计准则的原文,我当时晕倒了,书上压根就找不到。接下来应该是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这里涉及到的知识需要有,财务管理的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注意内插法,中级会计实务是不会讲的,而是假设你会算利率的情况下。注意:1.交易性金融资产(直接指定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和贷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因为顺序是按照定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或者减值这么的顺序。注意初始计量的成本,是计入成本还是计入投资收益,后续计量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还是计入资本公积,处置的投资收益。注意这个有时候不单独考的,可能会结合财务报表一起考的,尤其注意要你算投资收益,不单单要看卖出价和入账成本,还要看年限。举例:07年2月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100万股,包括手续费在内的所支付的价格是860万,其中手续费是4万,每股包含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0.16元,07年12月以960万卖出,问计入利润表中投资收益是多少。大部分人肯定的第一个做法是首先算出成本为860-4-0.16*100=840,然后用960-844=120万元。注意是,07年2月买入,07年12月卖出的,那么那4万也是算到投资收益,正确的是做法是120-4=116.然后注意相互之间的转换,注意只有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互相转换后续计量。其他的都不可以。这个题2010年的考试考过。最后注意减值,摊余成本是个麻烦的地方。2.书上涉及到的摊余成本的地方,我建议你在学熟之后,放在一起学,都要算利率,都要算财务费用或者成本的问题。收入会涉及到的,因为中级会计实务没有租赁这个章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放一起学。这么做的原因是,初始计量都类似,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特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涉及到折旧或者摊销。处置类似,投资性房地产有些特殊。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也涉及到这就。可以说投资性房地产,你可以看成是投资+房地产,就会有成本法和权益法,如果是权益法算,你就看成投资,就会有公允价值变动。如果是成本法,你就看做固定资产,自然要提折旧,注意转换问题。没什么难点。但是解题会有绕口的,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改建扩建的问题,还有自建固定资产的问题,这里都没有初级说得详细。存货,收入,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放在一起学。当然存货或者收入可以分开学,存货注意一个减值问题,会涉及到销售合同,收入也会涉及到销售的问题,销售的问题又会涉及到日后事项的问题,就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问题。会有相同的地方。题目可能会这么出,一项销售合同,到底是算预计负债,还是算到存货减值准备里面,切记要注意联系,不能单独的去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放一起学吧。你可以把债务重组看成是是特殊的资产交换,相同的是可能是都会产生营业外收入或者是按照公允价或者账面价计量。非货币资产交换尤其是注意入账成本的计算还有是否涉及到补价,先判断是商业性的还是非商业性质,再去判断是否涉及到损益问题,是这么一个步骤。这里还有一个好处是,两方的分录,都涉及到,增强对他的理解吧。资产减值,这里的难点是资产组和商誉的减值。2010年的大题就是资产减值。难倒一批人,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我们想得复杂了。资产组减值注意判断和分配,注意总部资产减值。这里好处在于书上的例题算是详细的,尤其注意步骤。从判断资产组开始---减值---分配---减值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接下来是最难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的问题。长期股权投资我不想多说,我的个人经验是注意步骤的基础上,多加练习。有些人可能会分不清成本和初始入账的问题,注意不是一个概念。顺序是这么样的,首先判断是同一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企业合并,同一企业是按照所有者权益份额,非同一企业是按照付出的公允价值。非同一企业控制,注意成本法还是权益法,这里关系到长期股权投资入账的算法,成本法是实际付出的就对了,不确认商誉。权益法下,要确认商誉。难点是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的转换,也关系到前面是不是商誉的问题,这里是一段期间。合并报表的问题不难,我估计考试不会出,原因就是篇幅太多,考试没那么多试卷给。当然是难点。所得税会计:这里注意一点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填列问题。注意:每一章最后面都涉及到报表填列的问题,注意看看,以前没怎么出过选择,不知道命题人会不会偏向实践,就出一个填列的,我是说附注需要说明的。好好归纳下。其他几章都是容易的章节,比如事业单位会计,没啥可说的东西。中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不幸的是把资金时间价值这一基础章节删除了。但是书编得还是挺讲究的,按照筹集资金,营运,投资,分配这么写的吧,具体我忘记了,我说说应该如何去把握。筹集资金的问题,先从预算开始吧,我记得书上有预算。预算的那个表,一定是要记住的,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不能错。尤其是付现和不付现的问题,收现和不收现的计算,考试可能就单独考个单独交你计算,书上给的是两期,而考试一般就是三个期间了,书上比如说本月付出50%,下月付出50%。而考试可能是本期付出70%,下期20%,再下期是10%,过程麻烦点,可能要求你倒退,第三期收到了多少,问你前一期销售了多少?注意第三期收到的包括第一期和第二期销售但在第三期收到的,就可能这么一个考试方式。然后注意销售预算的类似于财务报表的,是根据什么编制的,然后编制的作用。还有什么滚动预算与零基预算等等,优点和缺点的问题,凡是书上带有优点和缺点的问题,都可能是出选择的。比如后面的筹集资金的方式,股票,债券,租赁等,优点缺点,一定要把握住,往往是多选题的最爱,我告诉你财管计算的分数至少是70%,其他的都是文字性的,文字性的大多都是书上原文,所以是不能错的。说道筹集资金的方式,一定要注意成本问题,这是基本型的,在记公式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死记,比如发行债券,问你成本多少,你就换成你自己问别人借钱,利息是多少。每年支付的利息/实际收到的钱,而实际收到的钱如果包括手续费,那么要减去手续费嘛,然后每年支付的利息,如果是考虑税的话,能够抵税,那么分子就是支付利息。然后筹集资金到底是什么渠道,就会涉及到筹资无差别点,这个公式是肯定要记的,书上会有,不难理解。如果你不懂,问我就是。筹集完资金,当然就要打算投资了,投资肯定是需要有计划的,怎么投资。考虑投资当然就得考虑收益和回报,我虽然不记得书上的章节顺序,但我这么理解的。这里就要注意这一章的要计算的通俗的来说,就是时间,收益率,时间又分为包含建设期和不包含建设期的,时间又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考率时间价值和不考虑时间价值,所以我说书上把资金时间价值那一章节删了,对外行人来说是不好理解。而收益率自然又会涉及到内涵的收益率,也会涉及资金时间的问题。就和你做生意一样的,肯定是早收回来早发财,早死早投胎一样的道理,收益率当然是越高越好了(中级没有说明风险的问题)然后投资的具体方向,更新改造?还是重新购买?这里注意一点,就是重点把握机会成本,考虑现金的流入或者流出,如果这里你判断对了,考试就不成问题了。现金流量注意要是实际付出或者实际的收入的情况,真的要注意这个,计算过程是不难的,当然计算过程中肯定又得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收益率的问题,不考虑收益率就得考虑成本率的问题嘛,对吧?好了,运营中,这部分还是简单,一个存货,一个就是现金管理。存货的周转与应收账款的周转,最佳存货的持有量与最佳现金持有量,算法基本相同,但是注意考虑的因素不同的问题啊,一定要注意,虽然攻势大同小异,但是说法是不一样的。说到这里的公式,我又的补充一条,财管很多公式实际上是我们高中数学公式在财管的体现,你比如最佳存货和现金持有量,是不是高中数学所学的,两个数之和最小大于几,或者最大小于几的问题?公式是一摸一样的。没必要死记。财管增加的税务筹划,我可以说更加接近实际了,这里注意,难点不大我就不多说了。最后是经济法:经济法相对另外两科,还是重点分明的,我一页书都没看,带着印象去考,居然考了75分。我觉得公司法,证券法,(不知道有不有物权法和破产法,注册会计师有,中级忘记有不有了),合同法。
分享奇闻怪事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第1章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第2章(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 =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七月的蟹
会计培训班有很多,想了解更多关于会计培训信息可免费咨询专业会计老师 ,选择方法如下:
1、品牌影响力
想要判断一个会计培训机构好不好,口碑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培训机构是否拥有好的口碑,不仅仅是网上一些正面信息的评论,更重要的是一些参加过培训学员的反映,真实反映是否好坏,才是实在口碑。可以在百度问答和知乎上面看一看。
2、培训师资力量
有些会计培训机构吹嘘自己师资如何如何好,事实上只是随便找几个老师挂在网上,根本见不到这老师。试听是辨别师资好坏的有效办法,试听时最好有专业人士陪同,或向已报名的学员打听。一所好学校应当遵循市场规则,讲究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践行公平竞争,用心做教育!只有真正去试听了,才能判断培训讲师的好坏,适不适合自己。
3、教学方式的设置
这里的适众,是指能否适应学员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时间,正是因为这点的原因,有的培训机构推出周末班和脱产班两种班型,这两种是根据学员自身的时间安排划分的,周末班不影响学员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还有培优班,主要针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员设置。
学会计到恒企,恒企教育协议学习,考不过第二年0元,第二年不过即退费;
班主任贴身督导,有责任更放心实行班主任责任制,全天学习督导。
丸子粉丝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公式繁多,下面我为你总结了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里的公式,欢迎查看。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34、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5、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
36、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37、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
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
资金需用数
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
现金管理:
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
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
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
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
=√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
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
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在途时间
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88、保险储备量=1/2×(最大耗用×最长提前期-正常量×正常提前期)
89、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
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
91、资金习性函数y=a+bx
92、高低点法:
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93、回归直线法: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
a=(∑x2∑y-∑x∑xy)/[n∑x2-(∑x)2]
b=(n∑xy-∑x2∑y)/[n∑x2-(∑x)2]――注意,a、b的分子一样
=(∑y-na)/∑x
普通股筹资:
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
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
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97、无风险+风险溢价法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
留存收益筹资:无筹资费率
98、股利固定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
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
负债筹资:有低税效应
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101、融资租赁: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
116、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Σ(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一销售预算的编制公式:
117、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单价×预计销售量
118、预计销项税额=预计销售总额×增值税税率
119、含税销售收入=117预计销售收入+118预计销项税额
120、第一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比率+该期回收以前的应收账款
121、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收现率+前期剩余应收
121、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余额+含税销售收入合计-经营期现金收入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二生产预算的编制公式:
122、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日常业务预算之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公式:
123、某产品耗用某直接材料需用量=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已知)×预计产量
124、某材料直接采购量=123预计需用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12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单价×124预计采购量
126、预计采购金额=125采购成本+进项税额
127、采购现金支出=某期预计采购金额×付现率+前期剩余应付
128、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余额+预计采购金额合计-预计采购支出合计
日常业务预算之四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的编制公式:
129、应交税金及附加=130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
130、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注: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日常业务预算之五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公式:
131、某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已知)×产量
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率(已知)×131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计提标准(已知)
134、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
135、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总额+其他直接费用总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六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已知)/ Σ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137、变动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131直接人工工时
138、固定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固定性制造费用-年折旧费
139、制造费用现金支出=137变动性制造费用+138固定性制造费用
日常业务预算之七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公式:
140、单位生产成本=141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4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平均采购单价×平均单位耗用材料数量
14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平均单位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平均产品工时定额
144、直接材料成本=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145、耗用某直接材料成本=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产量
146、产品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
147、产品销售成本=146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
日常业务预算之九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8、变动性销售费用现金支出=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分配额×预计销售量
日常业务预算之十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
149、管理费用现金支出=管理费用-年折旧-年摊销
现金预算公式:
150、可运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121经营现金收入
151、经营现金支出=144直接材料+135直接人工+139制造费用+148销售费用+149管理费用+129税金及附加+预交所得税+预分股利
152、现金支出合计=151经营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
oo0O傻猫咪O0oo
满足工作年限也不能报考中级?本文给你说出原因之前已经将中级最新公布的报名条件以及时间第一时间通知了学员,今天的中级职称考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无需初级证书即可报名,这让我们会计行业底层的人员终于有了一次升职加薪的机会。但是很多学员都来咨询小编,中级年限问题一直是让大家烦恼的问题,不会计算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报名考试,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中级年限的那些事,但是小伙伴们,中级年限够了也有人不能考试,想知道为什么吗?跟着小编往下看!一、中级会计职称报名工作年限1.取得大专学历会计工作满5年;2.取得本科学历会计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会计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会计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以上就是报名中级职称的工作年限要求,是不是还在高兴自己终于可以报名了,但是,小编可要提醒你,满足工作年限,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也不一定适合报名。1、缺乏自信的人中级会计职称虽然不用像注册会计师要花5年时间考下去,但是在两个自然年内通过三门也将很多人挡在了门外。第一年通过了两门,第二年考的那门却不合格,又要重新来过,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2、容易分心的人中级会计职称看似有一年的备考时间,但是真的用来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如果在备考阶段考生不能远离外界的诱惑,看书不是玩玩手机就是看会电视,好友一约,马上奔赴花花世界,那么,除非你底子特别好,不然考了也是白考。3、拖延症的人中级会计职称考生大多数都是上班族,要兼顾家庭、工作、学习,简直称得上大忙人了。所以,不能积极主动挤时间,还带一点小懒散的人,反倒不如利用那点空闲的时间在家好好休息。考中级会计职称反而有了自找麻烦的意味。4、浮躁没耐心的人中级会计职称,教材内容比较繁琐,不仅有很多高等数学的问题,有些公式更是杂、乱、难记。一个浮躁的人,很难把中级会计职称复杂的知识耐心记下来。别说通过考试了,很多人连坚持到进考场都不能。为什么西安会计培训班说这些人考不了中级呢?根据我们多年的培训经验来看,在我们学校培训的考生都是能克服这些问题的考生,因此通关率十分让人欣喜,中级考试不像初级那样凭借一点聪明就能低分飘过,中级考验的是全面的,因此难度相对来说增加了很多,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中级的难是什么样的吧!(1)多项选择题:下列项目中,在相关资产处置时需转入当期损益的有()。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B.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C.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入账金额与支付对价差额确认的资本公积D.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按其持股比例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入账金额与支付对价差额确认的资本公积,在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不需要转入当期损益,选项C错误;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处理,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不能转损益的,投资单位也不能转入损益,选项D错误。(2)单选题:下列预算不是在生产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是()。A.直接人工预算B.直接材料预算C.管理费用预算D.产品成本预算【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直接人工预算、直接材料预算和产品成本预算都与产量有直接关系,都是在生产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而管理费用预算属于期间费用,与产量没有直接关系,不是在生产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由此看出,中级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必须是要有财务主管梦想的人才能去坚定不移的备考,难度很大,备考之路又很漫长,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