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减肥的小新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收入属于什么收入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haiyun888

已采纳

会计收入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确认收入的,而税法是按照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点来确定收入的。

会计收入属于什么收入

225 评论(13)

菁菁super5man

收入类会计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各行业企业所从事的不同活动而有所区别,如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产品销售收入。建筑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工程结算收入。交通运输业企业的主管业务收入指主营业务收入。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商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房地产经营收入。其他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经营(营业)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各类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一般情况下,其他业务活动的收入不大,发生频率不高,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

营业外收入:亦称“营业外收益”。指与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应列入当期利润的收入。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

326 评论(10)

pony080808

会计收入,是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计算收入的标准来计算收入的。税法收入是按照税法规定来计算并确认收入的。两者对收入的计算标准和方法不一样。税法收入中,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收入也有区别。扩展阅读:1、确认收入的政策依据不同。会计收入的确认依据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第四条,明确规定了企业会计收入确认的条件。税法收入的确认依据是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规章,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等条款,对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认进行了系统的规定。2、确认收入的原则略有不同。会计收入确认原则执行的是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即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没有收到现金,也需要作为当期的收入实现;同样的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是收到货款,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在经营成果中核算。税法收入的确认原则也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但存在例外的情况,如财政返还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需要一次性计入收到财政补贴的当期。3、收入包括的内容不同。会计收入包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主营收入、非主营收入、其他收入、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收入、对外投资收益等企业经营中的全部收入,也就是说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收入均作为会计收入确认的内容。税法收入包括的内容比较宽泛,即只要企业取得的收入,均作为企业应纳税收入计算,包括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当然还有不作为会计收入的价外费用和视同销售的收入,如企业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内部员工福利、用于工程项目等均视同销售作为收入实现。显而易见,税法收入大于会计收入。4、确认收入约定的条件和时间不同。会计收入确认的主要条件是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给购货方,收入和成本的金额是否可靠地计量,以及经济利益是否可以流入企业。如果企业满足以上收入确认的主要条件时,便可以确认企业的会计收入。税法收入确认的主要条件和时间,与企业收入的结算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如直接收款方式、托收承付、赊销和分期收款、预收货款、委托代销、分期收款方式、受托加工、建筑安装、产品分成等不同的结算方式和收入确认的时间。不同的结算方式决定着收入不同的确认时间。如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另外,会计收入和税法收入二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源于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并形成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等税会差异。总之,企业会计收入和企业税法收入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掌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企业规避涉税风险,合理税收负担。

182 评论(9)

好吃不懒做也

会计中收入类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各行业企业所从事的不同活动而有所区别。企业在填报主营业务收入时,一般根据企业会计“损益表”中有关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上年累计数填写。2、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Otherbusinessrevenue):是指各类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一般情况下,其他业务活动的收入不大,发生频率不高,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3、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亦称“营业外收益”。指与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应列入当期利润的收入。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例如,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收回调入职工欠款、罚款净收入等等。营业外收入在“利润”或“利润或亏损”账户核算。4、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得的收入(所发生的损失为负数),如企业对外投资取得股利收入、债券利息收入以及与其他单位联营所分得的利润等。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以各种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换、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即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该项目反映了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也是新利润表上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列依据。

284 评论(8)

魔幻光环

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和成本费用科目,一般收入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是贷增借减。成本费用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是借增贷减。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企业发生的收入,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贷记本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企业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22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