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yanyan
常见应付账款错弊:1.虚列应付账款,调节成本费用。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了控制其利润的实现情况,往往采取虚列应付账款的形式,设置虚假费用项目,从而达到挤占利润、控制利润实现金额的目的。这些应付账款账户往往是和一些费用支出账户相联系的。2.多列应付账款,将多余款项私吞。企业内部人员,如会计,可以在做账时多列应付账款,在企业还款时,可以多拿到一部分款项。会计人员有时在账簿上直接改动;有时,将原始凭证进行修改。3.隐匿销售收入。企业利用产品或者商品顶抵应付账款,隐瞒收入。此外,不法分子为了达到贪污的目的,也会利用“应付账款”隐匿销售收入,将企业的资金转移出去。4.购货退回不冲减应付账款,从而贪污货款。有的人利用职务之便,没有冲减相应的欠款,到支付货款时,还按当初购货时支付,从中贪污公司的钱款。5.应付账款长期挂账。企业会有一些应付账款长期挂账,查账人员要引起注意。应付账款一般是在短期内归还的款项,如果长期挂账,可能是由于归还能力有限,或者有人利用该账户,弄虚作假,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一直没有冲减该账户。
孤山幽灵
杨纪琬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1935年,杨纪琬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攻读中英庚款基金会的在职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后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会计学助教、讲师、教授。1949年调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曾任会计司司长等职务。从1980年起杨纪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八十年代初与阎达五教授一道提出并完善了会计管理论。会计管理论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八十年代会计工作转轨变型的主要理论依据。其代表作品为《社会主义会计理论建设》。杨纪琬在任其间,建议及推动恢复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所以是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1995年11月11日,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年庆祝会在北京举行。朱镕基副总理致电祝贺。在逝世后,中国官方发表的《杨纪琬同志生平》中称他为“新中国会计界公认的一代名师”,为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建设、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逝世后,其弟子等在2002年设立了杨纪琬奖学金。主要出版物《怎样阅读工业企业会计报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会计理论探索丛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经济大辞典:会计巻》与娄尔行合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成本管理大辞典》与许毅、王振之合编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1987年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1、汪建熙中国的股份经济及其会计问题、1990年2、陈毓圭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1991年3、于晓雷跨国公司与国际会计、1992年4、晏加源资产估价、1993年5、张良武中国企业集团论、1993年6、夏冬林中、美、日、法四国会计比较、1994年7、向德伟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1995年8、谢志华货币商品经营论、1995年9、李玉环会计运行机制、1996年、10、马贤明对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1996年11、王林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有关财务问题、1996年12、陈建明独立审计概论1997年13、郜卓负债会计论1997年14、李洪辉现代公司资本结构论1997年15、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997年16、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17、刘海民试论会计信息产品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娄尔行著名会计学家和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顾问,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名誉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娄尔行教授。中国大陆第一批四个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之一(另三人为杨纪琬、葛家澍、余绪缨)生于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因病于2000年5月28日上午9时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岁。1937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同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毕业,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MBA)。学成回国后。他立志报效祖国。1939年至1949年先后在国立上海商学院。私立光华大学。国立临时大学任讲帅、副教授和教授。1950年起先后在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后改为上海财经大学)任教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娄尔行教授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会计学家之一,是新会计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为排动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很高声誉。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及顾问、中国成本研究会顾问、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成员,还受聘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和顾问。60多年来,娄尔行教授长期坚守在教学岗位,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和教材。195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成本会计学》,50年代中期主编出版了《工业会计学》。1984年主编出版《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向国内会计界介绍了西方会计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年还主编出版了《基础会计》,在书中对我国以往受苏联影响的传统会计原理和教材体系作出了重大改革。1987年,受国家审计署委托,总结几十年来审计学研究成果,主编出版《审计学概论》,该书荣列1988年度十大中文畅销书之一。这些教材甫一问世,就为众多高等院校采用,并获得财政部、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多项荣誉。娄尔行教授积极倡导和参与会计教学改革。1981年起,针对当时我国会计专业设置过细、知识面过窄的现状,他提出了‘扩大知识面,培养广博而专精的人才”的指导思想,重新设置会计课程体系。在他的领导下,1987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被评为全国财税系统先进集体,198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个全国重点学科点。1992年,他以77岁的高龄,带领会计学系教师开展第二轮教学改革,教改成以排列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的高度肯定,并在财经高等院校中推广。他多次被评为教育系统的市级和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娄尔行教授毕生从事会计学研究工作,著述宏富、见解精深。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推动了我国的会计改革和会计教育改革。198O年,他率先组团与美国学者开展中美比较会计研究。1987年,他率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部分教师与美国学者合作出版了用英又撰写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会计和审计历史、现状及制度的英文版学术著作,成为国际会计界了解中国会计的一个窗口。他通过毕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会计学术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会计审计理论探索》一书中。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人才才。他一生育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人才,上有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1、汤云为论重置成本会计、1987年2、张为国、会计目的与会计改革、1989年3、吴艳鹏资产计量论、1990年4、周忠惠论会计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992年5、陈信元净权益会计理论探索、1994年6、孙铮论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1995年7、张鸣成本计量论、1995年8、章国富论我国会计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1997年葛家澍1921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1945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获商学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在校内历任经济系副主任和经济学院院长。50年来,他致力于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响。他先后受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委托,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会计基础知识》(1982年改名为《会计学基穿�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会计学导论》、《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会计学》等,发表的专著有《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课题,由他主笔)、《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他的个人论文集《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等8部。建国以来他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100篇以上。此外,他和他的学生林志军博士合写的“EconomicReformsandAccountingInternationalization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发表在美国JOUR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ANDTAXATION第2卷(1993)上;他和学生林志军博士、刘峰博士三人还在日本西村明教授主编的《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计》一书中撰写了该书的第5章中国部分(1995年已出日本版)。由于他的学术成就,从1981年起,被聘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经济学)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前后共十年。他是我国1981年第一批授予的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系整个经济学方向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第一位审计方向的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和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由他指导的、来自台湾的博士生在1996年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我国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联系人,指导了第一位进站做会计、审计研究工作的博士后。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1、林志军会计的假定、假设、原则、1985年2、李松玉完全历史成本计算的通用模型、1987年3、李若山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与审计、1989年4、曲晓辉、论物价变动会计、1989年5、魏明海基本会计理论结构、1991年6、陈少华公司财务报告目标内容与表达方式、1992年7、李瑞华中日会计比较、1992年8、何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1993年9、黄世忠股份制改造、1993年10、陈玮论稳健会计、1994年11、刘峰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1994年12、庄世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比较、1994年13、陈箭深金融创新及其会计问题研究、1994年14、方荣义商誉会计论、1995年15、李少波税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研究、1995年16、李建发论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会计与财务报表体系、1995年17、涂春永海峡两岸财务会计——准则与理论研究、1995年18、邓传洲试论财务会计的现值计量基础1997年19、林斌不确定性会计1997年20、刘宗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究1997年21、陈光现代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研究1998年22、桑士俊论企业分部财务报告1998年23、项有志企业兼并与收购若干会计问题研究1998年24、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1999年25、李翔华、试论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信息系统、1999年26、任永平、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1999年27、范永武、试论会计准则及其变迁——主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的思考、1999年28、刘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999年29.卢联生两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研究2000年30.吕胜光国有企业新上市问题实证研究2000年31.胡振超论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2000年32.刘玉廷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财务会计研究2000年余绪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会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顾问,国际权威刊物《会计国际学刊》编辑政策部成员,原民盟中央委员、民盟福建省常委、民盟厦门市主委,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讣告语)余先生,1922年8月出生于江西靖安,逝世于2007年9月23日上午7时。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校客座(兼职)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会计国际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权威性会计刊物《会计国际学刊》(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编辑政策部成员(该部由从世界多国选聘的5名著名学者组成);中国会计学会顾问;财政部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与研究国际学会和加拿大学术会计学会会员。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级经济师评委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大学会计与企业管理系主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等职务。1945年余先生毕业并受聘于母校厦门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一生从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漫长学术生涯。岁月流逝,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余先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会计基础理论、成本、管理会计、企业理财、管理学●基本观点: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代表作品:《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企业理财学》、《管理会计学》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1、孙宝厚会计系统论、1987年、2、陈国钢论代理人说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88年3、陈双人管理会计与控制、1989年4、黄礼忠论国际管理会计信息与控制系统、1991年5、卢焕立论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意义、1991年6、熊楚熊增值会计学研究、1992年7、于文强论国际管理会计、1992年、8、于增彪行为会计基础研究、1993年9、毛付根企业理财基本理论研究、1994年10、胡玉明论资本成本会计、1995年11、怯来发现代公司理财与财务风险研究、1995年12、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1996年13、骆德明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新管理体系研究、1996年14、孙航战略管理会计、1996年15、傅元略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1997年16、林勇峰现金流动制会计研究1997年17、王大洋AnExtractofPotentialImplementionofActivity-basedCostinginChinaCompanies1997年18、张金良企业兼并理论研究1997年19.胡奕明金融工具创新若干问题研究1998年20.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1998年21.庄昆明管理控制1998年22、林涛、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问题研究、1999年23、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综合性评述与股利信号实证研究、1999年24、高培业、企业失败判别理论与实证研究、1999年25、xiao-li、lin、options、in、corporate、finance、and、internet(e-options)26、陈志升、企业创新战略问题研究、1999年27.贺颖奇管理控制会计中长期激励理论研究——现代契约理论的一种解说28.聂桢环境管理会计研究2000年29.丁鹏可转换公司债券若干问题研究2000年
影子kerry
审计案例.txt*一篇一篇的翻着以前的的签名,那时候的签名有多幼稚就有多么的幼稚。你连让我报复的资格都没有-〞好想某天来电显示是你的号码。好想某天你的状态是为我而写。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审计学案例应收账款案例1、基本案情: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400万元,其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的合计数为450万元,贷方合计数为50万元。该企业年末预收账款总账贷方余额为200万元,其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为300万元,借方余额合计数为100万元。年末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4000000×0.5%=20000(元)分析要点: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审计,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答案提示:(1)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贷方余额属于预收账款,不能冲减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应在预收账款项目中列示。(2)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实质是应收账款,不能冲减预收账款其他明细账的贷方余额。(3)企业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应为550万元(450+100=550万元);应提取的坏账准备:5500000×0.5%=27500(元)(4)少计提坏账准备7500元(27500-20000=7500元),导致“资产减值损失”虚减7500元;税前利润虚减7500元;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净额虚增7500元。应调整相关账户,并调整所得税费用(假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调整如下:①借:资产减值损失7500贷:坏账准备7500②7500×33%=2475(元)借:所得税费用24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4752、基本案情:注册会计师审查宏兴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是采用应收款项百分比法计提。该公司确定的计提率为5‰,本年度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0元。审查“坏账准备”账户时注册会计师得知,坏账准备账户年初贷方余额5300元,本年度业务发生情况如下:10月15日,因D公司破产,3300元应收债权无法收回,经领导批准,确认为坏账损失,其会计处理为:借:坏账准备3300贷:应收账款33002007年已注销的坏账2008年12月3日收回1500元,其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500贷:其他应收款1500年末会计人员计提坏账准备,其会计处理为:借:资产减值损失4000贷:坏账准备4000分析要点:假如你是注册会计师,请分析该公司的账务处理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有,请指出并做出调整分录。答案提示:1.10月15日该公司确认坏账损失3300元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2.收回已注销的坏账应增加坏账准备余额,该公司记入其他应收款,既造成以后要多提坏账准备,增加费用,又为私设小金库或贪污舞弊提供了条件。3.年末公司计提本年度坏账准备的金额不正确,应计提500元,而该公司却提了4000元,虚增当期费用3500元。调整分录:借:其他应收款1500贷:坏账准备1500借:坏账准备3500贷:资产减值损失3500主营业务收入案例1、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昆仑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审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时,发现下列情况:1.昆仑公司将新产品甲产品售给W公司,销售合同规定:该批产品售价为10万元,收款付货。同时注明:W公司若对产品不满意,可以退货。12月24日,昆仑公司收到该笔业务的货款,同时,将成本为50000元的甲产品发出。昆仑公司在无法合理估计退货概率的情况下,当天确认收入并登记入账。借:发出商品——甲产品50000贷:库存商品——甲产品50000借:银行存款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1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50000贷:发出产品——甲产品500002.昆仑公司于12月28日预收乙产品货款20万元,会计人员根据一张20万元的信汇收款通知单做这样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2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分析要点:假如您是该注册会计师,请您分析上述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如何调整?答案提示:1.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如果企业能够按照以往方式或经验对退货的可能性做出合理估计的,在发出商品时,将估计不会发生退货的部分确认为收入,估计可能发生退货的部分,不确认收入。如果企业对所售商品的退货概率无法认定,则应在退货期满或买方正式接受该商品时确认收入。该公司却在不能确认是否退货时就确认收入。注册会计师应建议昆仑公司作如下调整:借: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贷:银行存款117000借:发出商品——甲产品5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500003.该公司违反了会计制度中关于预收账款销售方式销售产品时入账时间的规定,使当期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注册会计师建议昆仑公司作如下调整:借:主营业务收入200000贷:预收账款200000应付账款案例1、基本案情: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7月3日25号凭证记录应付账款增加5万元,7月4日36号凭证记录偿还5万元货款,支付货款如此迅速,怀疑其中存在现金折扣,决定追查相关凭证。审计人员调阅25号凭证,其记录为:借:材料采购50000贷:应付账款—南方公司50000所附单据为供货单位发票一张,合同一份,规定付款期一个月,10天内付款,给予现金折扣20%。另调阅36号凭证,其记录如下:借:应付账款—南方公司50000贷:银行存款40000库存现金10000所附原始凭证为转账支票存根和现金收据两张。疑点:一笔货款采用两种结算方式,且现金折扣金额用现金支付,其中必定存在问题。审计分析与过程:审计人员向收款单位函证,收款单位仅收入4万元支票一张;询问出纳,是会计王某借支现金并签发支票用于结算货款。再经查对借条与收款收据字迹一样,收据为伪造的。被审单位购货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会计王某利用职务之便,贪污现金1万元。王某供认不讳,追回赃款。追回赃款时,借:库存现金10000贷:财务费用100002:注册会计师张红和李利对夏华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中“应付账款”项目进行审计。通过核对明细账,发现2008年末余额中有应付A公司及B公司款项各60万元为借方余额,另外,应付C公司款项90万元属于临时借入工程结算资金。分析要点:如果你是注册会计师,你将对被审单位提出什么建议呢?答案提示:A公司和B公司账户借方余额60万元,均属正常经济业务往来款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作重分类调整。为此,注册会计师应建议夏华股份有限公司作如下调整分录借:预付账款——A公司600000——B公司600000贷:应付账款——A公司600000——B公司600000C公司账户贷方余额90万元,经审查为夏华股份有限公司临时借入款项,主要用于在建工程项目结算工程价款。注册会计师应建议夏华股份有限公司作如下审计调整:借:应付账款——C公司900000贷:其他应付款——C公司900000常见应付账款错弊:1.虚列应付账款,调节成本费用。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了控制其利润的实现情况,往往采取虚列应付账款的形式,设置虚假费用项目,从而达到挤占利润、控制利润实现金额的目的。这些应付账款账户往往是和一些费用支出账户相联系的。2.多列应付账款,将多余款项私吞。企业内部人员,如会计,可以在做账时多列应付账款,在企业还款时,可以多拿到一部分款项。会计人员有时在账簿上直接改动;有时,将原始凭证进行修改。3.隐匿销售收入。企业利用产品或者商品顶抵应付账款,隐瞒收入。此外,不法分子为了达到贪污的目的,也会利用“应付账款”隐匿销售收入,将企业的资金转移出去。4.购货退回不冲减应付账款,从而贪污货款。有的人利用职务之便,没有冲减相应的欠款,到支付货款时,还按当初购货时支付,从中贪污公司的钱款。5.应付账款长期挂账。企业会有一些应付账款长期挂账,查账人员要引起注意。应付账款一般是在短期内归还的款项,如果长期挂账,可能是由于归还能力有限,或者有人利用该账户,弄虚作假,但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一直没有冲减该账户。固定资产案例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某公司账目时,发现现金支出日记账的一项摘要栏记录有“付拆除设备劳务费600元”,在“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中却没有发现相应的记载。注册会计师怀疑该公司可能将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收入转入了“小金库”。注册会计师首先审阅该记账凭证,其原始凭证为一张领导批准的白条“支付给王某设备拆除费600元”,该公司会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600贷:库存现金600同时,注册会计师审查了该公司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发现本月份的一张凭证的摘要栏记录有“报废设备一台”,调出该凭证,其会计处理为:借:累计折旧80OOO营业外支出20000贷:固定资产100000根据调查,该设备已经被运往LM公司,而且LM公司出价40000元购买该报废设备,并有该公司的白条收据。分析要点:被审单位上述的会计处理表明了什么?指出被审单位应如何进行调整?答案提示:上述事实表明,该公司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通过将清理支出记入管理费用,而将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转入“小金库”,在账务处理上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掩人耳目。建议被审单位作如下调账分录为:(1)调整支付拆除费借:固定资产清理600贷:管理费用600(2)收到清理收入借:库存现金4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40000(3)计算应交营业税金(40000×5%=2000)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000(4)调整营业外收支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0贷:营业外支出20000(5)结转清理结果借:固定资产清理17400贷:营业外收入174002、审计人员在审查2008年11月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折旧情况,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时发现以下情况:⑴10月末车间计提折旧额为14000元,年折旧率为6%;⑵10月末购入设备一台,原值20000元,已安装交付使用;⑶10月份将原来未使用的一台设备投入车间使用,原值为10000元;⑷10月份交外单位大修设备一台,原值50000元;⑸10月份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用,该设备原值为200000元,技术改造支出50000元,变价收入20000元;⑹11月份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21000元。分析要点:该企业10月份计提折旧无误,验证11月份计提折旧数是否正确。答案提示:审计人员依据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验算该车间2008年11月份应提折旧额:14000+[20000+10000+(200000+50000-20000)]×6%/12=15300(元)该企业多提折旧额=21000-15300=5700(元)审计人员对有关会计人员询问后证实,多提折旧系会计人员计算差错所致,建议企业将多提折旧予以冲回,账务调整如下:借:累计折旧5700贷:制造费用57003、注册会计师张红、李利对夏华股份公司2008年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项目审计时对该公司2008年度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情况实施了必要的抽查,并对实物资产进行了抽盘。根据固定资产实物盘点资料记录,非生产用东风140汽车账面20台实际盘点16台。经查阅有关资料及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到这4台汽车已于2008年6月20日变卖,实际收款48000元,并将实际收到的价款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这4台车变卖时的账面原值为220000元,累计折旧170000元,净值为50000元,该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为10%。分析要点:指出上述交易事项存在的问题及应如何进行调整。答案提示:存在问题:1.由于变卖的固定资产未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造成多计提折旧6个月,计22000元(220000×10%)2.变卖出售固定资产收入48000元,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不能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3.固定资产出售应作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为此,应建议夏华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冲回多提的折旧,即:借:累计折旧22000贷:管理费用——折旧费22000然后,根据上述说明进行如下调整:借:固定资产清理72000累计折旧148000贷:固定资产220000借:其他应付款48000贷:固定资产清理48000借:营业外支出24000贷:固定资产清理24000存货案例基本案情: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乙产品生产成本,发现以下情况:该企业乙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36000元,直接人工费用9000元,制造费用13500元。本月发生直接材料费用165600元,直接人工费用22500元,制造费用58500元。本月完工产品120台,月末在产品60台,在产品投料率90%,完工率60%。经查实,本月账面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118500元,其中直接材料费用87600元,直接人工费用10500元,制造费用20400元。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已结转。要求:(1)验算在产品实际成本;(2)指出存在的问题;(3)提出处理意见。分析:(1)验算在产品实际成本: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6000+165600)/(120+60×90%)]×60×90%=62566(元)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9000+22500)/(120+60×60%)]×60×60%=7269(元)在产品制造费用=[(13500+58500)/(120+60×60%)]×60×60%=16615(元)在产品实际成本=62566+7296+16615=86450(元)少转完工产品成本=118500-86450=32050(元)(2)该企业少转完工产品成本32050元。(3)少转的完工产品成本应予以结转。
爱照相的猫酱
中国会计学四大泰斗如下:
1、中国第一位会计师谢霖(1885~1969年)。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银行总司账,随即在银行进行会计改革,率先在中国使用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谢霖随即获颁第一号会计师证书。
2、被美国人称为“中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1893~1985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士,1927年回上海开设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并分设会计专科学校、会计补习学校、会计编译所、会计图书用品,在全国各地形成庞大的会计企业集团,培养了大量会计精英。
3、替上海交易所设计会计制度的徐永祚(1891~1959年)。
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练习生出身,后回母校神州大学银行科任教,并担任《银行周报》总编辑。
4、现代政府会计制度的设计者雍家源(1898~1975年)。
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成立会计委员会,被委任为主任委员,主张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与他人合作设计《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著有《中国政府会计论》,是影响很大的预算会计理论。
轻清净静的美好
杨纪琬、娄尔行、葛家澍、余绪缨。
1、杨纪琬
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
1935年,杨纪琬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攻读中英庚款基金会的在职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后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会计学助教、讲师、教授。
1949年调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曾任会计司司长等职务。从1980年起杨纪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八十年代初与阎达五教授一道提出并完善了会计管理论。会计管理论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八十年代会计工作转轨变型的主要理论依据。
其代表作品为《社会主,义会计理论建设》。杨纪琬在任其间,建议及推动恢复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所以是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2、娄尔行
著名会计学家和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顾问,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名誉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娄尔行教授。中国大陆第一批四个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之一(另三人为杨纪琬、葛家澍、余绪缨)。
生于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因病于2000年5月28日。上午9时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岁。1937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同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毕业,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MBA)。学成回国后,他立志报效祖国。
1939年至1949年先后在国立上海商学院、私立光华大学,国立临时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50年起先后在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后改为上海财经大学)任教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主任、名誉系主任。
娄尔行教授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会计学家之一,是新会计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为排动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很高声誉。
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及顾问、中国成本研究会顾问、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成员,还受聘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和顾问。
3、葛家澍
1921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1945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获商学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
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在校内历任经济系副主任和经济学院院长。50年来,他致力于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响。
他先后受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委托,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会计基础知识》(1982年改名为《会计学基穿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会计学导论》、《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会计学》等。
发表的专著有《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课题,由他主笔)、《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他的个人论文集《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等8部。
建国以来他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100篇以上。由于他的学术成就,从1981年起,被聘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经济学)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前后共十年。他是我国1981年第一批授予的会计学博士生导师。
他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系整个经济学方向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第一位审计方向的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和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由他指导的来自台湾的博士生在1996年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
此外,他还是我国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联系人,指导了第一位进站做会计、审计研究工作的博士后。
4、余绪缨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会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顾问,国际权威刊物《会计国际学刊》编辑政策部成员,原民盟中央委员、民盟福建省常委、民盟厦门市主委,厦门市政协副主席。
余先生,1922年8月出生于江西靖安,逝世于2007年9月23日,上午7时。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
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校客座(兼职)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会计国际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权威性会计刊物《会计国际学刊》(THEINTERNATIONALJOURNAL0FACCOUNTING)编辑政策部成员(该部由从世界多国选聘的5名著名学者组成)。
中国会计学会顾问,财政部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与研究国际学会和加拿大学术会计学会会员。
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级经济师评委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大学会计与企业管理系主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等职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