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8

乱世you佳人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东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322183606ww

已采纳

初级会计答题技巧有哪些?想要通关初级会计考试,除了要稳扎稳打的学习知识点以外,掌握答题技巧也很关键。掌握各个题型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快速筛选出正确选项,提升分数看得见!东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考试四大题型的解题技巧,赶紧来看看吧!1单项选择题答案数量:1个评分规则:选择正确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题目类型:单选题每科24道题目,共计36分,属于相对简单的题型,侧重考查教材上比较基础性 的知识点原文,大致可以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和计算型题目。答题技巧:因为单选题考查的都是比较基础型的题目,所以,在选择题部分大家要尽量做到不丢分。想要顺利通过初级会计考试,单选题要保证至少拿30分。针对于记忆型试题,主要是以记忆为主,难度较低,考生在学习时要细看教材,做到全面熟悉;理解型题目可能在教材中不容易找到原文表述,相对来说有些难度,要求考生对考点深入理解,认真分析备选项。计算题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做题、多总结,熟练运用定义公式,提 高答题速度。做题方法:排除法、对比法、倒推法2多项选择题答案数量:2-4个评分规则:全部选择正确得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题目类型:《初级会计实务》中多选题有12道题,《经济法基础》有15道题,具体题目类型可大 致分为记忆型、总结型和理解型题目,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答题技巧:多选题可以说是单选题的变形升级,难度上要比单选题大一些,考生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多积累知识点,尤其是要自己多总结教材上的哪些知识点比较容易以多选题形式考查,做到大致心中有数。与此同时,初级会计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 干,看清题干的要求,是让选择正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防止掉入题干陷阱。做题方法:排除法、对比法、推理法3判断题答案:√或〤评分规则:判断正确得1分,错误倒扣0.5分,本类题目最低得分不低于0分。题目类型:判断题共有10道题,每道题1分,满分10分,主要是对题干描述进行是非判断,考查的题目较为基础,作答此部分习题时,考生要尽量做到拿满分。答题技巧:判断题的评分比较特殊,有倒扣分的风险,是需要初级会计考生们额外注意的。也就是说答错不仅不能得到本来的1分,还要额外丢掉0.5分。所以,为保守起见,小编建议初级会计考生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可以适当放弃作答。另外,看到题目中带有过于绝对的表述,通常判定为是错误的。做题方法:直观判断法、逆向分析倒推法4不定项选择题答案数量:1-4个评分规则:全部选择正确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多选错选、不选的题目不得分。题目类型:不定项选择题通常是给出一个题干,会伴随5道小问题,在四类题型中是难度最大的。 涉及到的题目类型大致包括记忆题分录题、套公式题以及陷阱题等。答题技巧:不定项选择题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考生深入掌握各个知识点间的关 联性。考生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多总结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做到举一反三,全面掌 握。值得考生注意的是,不定项选择题少选是会得相应分数的,所以,初级会计考生 遇到无把握的选项时宁可放弃,也不要贪心冒险。做题方法:判断法、排除法注:以上题型、题量及分值根据2019年初级会计考试整理希望以上答题技巧,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虽然目前初级会计考试推迟举行了,但是大家的备考一定不能停,相信只要坚持到底,你离成功取得初级会计师证就不远了!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东奥

247 评论(9)

青帝织锦

初级会计实务分录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版块,分录不会写,分录记错了都影响这你拿证的分数,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版块的分录都要牢牢记住。233网校学霸君吐血整理了2020版初级会计实务分录总结大全!

2020版初级会计实务分录总结一览:

…………………………

300 评论(15)

印象记忆02

《初级会计实务》

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2)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2.材料成本差异

(1)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2)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4)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商品的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4.固定资产折旧历年试题

(1)年限平均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不考虑残值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累计折旧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考虑预计净残值)。

(4)年数总和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5.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6.某一时段履约义务收入和成本的计算

(1)本期确认的收入=交易价格总额×截至本期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2)本期确认的成本=预计总成本×截至本期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成本

7.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8.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1)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9.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或(总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4)定额比例法:

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月末在产品定额)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

10.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

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分配率×该部门耗用的劳务量

(2)交互分配法:

对内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20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