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anfei0451
董永,唐代有著名诗人储光羲,被称为“诗伯”的田园诗人戴叔伦等;明代有医学家王肯堂;清代有在古代文字和现代文字之间架起桥梁的朴学大师段玉裁;有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的贺双卿等。在近代,更有驰名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有居里夫人的学生、但丁《神曲》的中文翻译者、华罗庚的老师王维克,有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黎遇航,有中科院现任院士汤定元、孙枢、冯纯伯等.
happyzhang123
郎朗三岁时开始学习乐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学后,每天早晨6点准时练琴一小时,中午再练一小时,放学后还要练一小时,这样的勤奋练习持续了很多年,最终使郎朗化茧成蝶,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donkeybenben
1、储光羲(707-约766),金坛白塔乡庄城人。唐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又奉诏书入中书试文章,制科及第,为一时之秀。继而授冯翊县尉,又转汜水、安宜、任县尉。约于二十一年辞官还乡作《游茅山五首》等诗。后入秦,隐于终南山,与王维递相唱和,遂有"储王"并称之誉,约天宝六载(747)任太祝,世称储太祝。约九载,迁监察御史。安史乱起,因在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任职,遂下狱,遭贬谪,宝应元年(762)遇赦。约卒于大历无年(766),葬于白塔乡庄城。光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源出陶潜,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著有〈〈正论〉〉15卷,〈〈九经外义疏〉〉20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70卷,皆亡佚。〈〈直斋文书录解题〉〉著录有〈〈储光羲诗集〉〉5卷,今存。〈〈全唐诗〉〉录其诗4卷200余首。2、戴叔伦(732-789),字幼公,金坛城西乡南窑村人。童年侍父苦读,稍长拜著名文学家萧颖士为师。"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曾以"文学政事见称萧门","门为人冠"。大历元年(766)左右,为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建中元年(780),出任浙江东阳令,他抑权豪,劝农桑,民赖富庶,政通讼简,奏课为浙东最。贞元元年(785),任抚州刺史。贞元四年,归隐故里,不久被德宗诏为广西容州刺史。贞元五年正月抵容州,加御史中丞,官终容管经略使。四月,以疾上表请度为道士。六月十三日在返回途中客死清远峡。翌年正月返葬金坛城南郊叔伦工诗,尤擅五律,书法亦笔画疏瘦,婉丽劲疾,不在唐诸子下,其诗以反映当时农村生活见长。如〈〈女耕田行〉〉、〈〈边城曲〉〉、〈〈屯田词〉〉等,大多即事名篇,采用七言歌行的形式,是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先导。他论述诗境的一些名言,?quot;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等,对宁明以持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影响。〈〈新唐书.艺文志〉〉录其〈〈述藁〉〉10卷,已佚。〈〈全唐诗〉〉录其诗2卷300余首,〈〈全唐文〉〉录其文2篇。3、段玉裁(1735-1815.9.8)字若膺,又字乔林,淳甫,号茂堂,金坛金城镇人。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字、音训诂学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乡试中举人,是年在北京获读顾炎武的《音学五书》,遂有意于音韵之学。乾隆四十一年,玉裁将新著《六书音韵表》奉教思想家,考据学家戴震。玉裁在京时还结识了清代史学考据学家钱大昕、邵晋涵和桐城派古文大家姚鼐等名家,集思文益,学识精进。之后,他在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富顺、南溪、巫山知县期间,均携《六书音韵表》于身边,"每处分公事毕,漏下三鼓,辄篝灯改窜是书以为常"。玉裁毕生铭记"不耕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的祖训,博览群书,精研不止,30余年共撰写和与其弟玉成合绎的《群经韵谱》,钱大昕序称"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讵独存古音而哉。"他的《六书音韵表》5卷,分古韵为17部,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周祖谟认为此书"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为注释许慎重的《说文解字》一书,使之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自乾隆四十一年起,至乾隆五十九年止,历进出口9载,编著成540卷的《说文解字读》。在此基础上,他又删繁就精心提炼撰成《说文解字注》。60岁之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加上晚年五世同堂,物价昂贵,且要筹资刊刻《说文注》,他奋斗13年,终于在嘉庆十二年(1807)写成传世巨著〈〈说文解字注〉〉30卷。为将此书刻成付印,他用去了全部积蓄。历时8年,于嘉庆二十年五月方将全书刻成。书成后声振海内,风行一时,说文之学由此而盛。玉裁另著有〈〈古文尚书撰异〉〉32卷,〈〈春秋左氏古经〉〉12卷等著作250余卷。4、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出生于金坛金城镇。他6岁随胞妹入仁劬小家读书,12岁入县立初级中学。在数学教师李月波及王维克的引导下,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后因家贫而辍学,替父佐理店铺。他利用经营间隙,潜心演算数学题有时入了迷竟把演算草稿当贷款付给顾客,因此常遭父亲训入。他18岁那年,因突患难与共伤寒病,终致左腿残废病愈后,受王维克校长聘请,任县立初级中学补习班数教员,不久改任会计兼庶务。此时他撰写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六次方程简式之研究〉〉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民国19春,该刊又发表他另一篇数学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高度重视。20年8月,罗庚受聘为清华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此后他工学兼顾,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三国语言发表十几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美、德、日、印度等国权威性的杂志上,21年他被擢为清华大学讲师,23年担任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乙种研究员。民国25年他被荐送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两年间,写了18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苏、法、德、印度等国的玩具物上,他还彻底解决了解世纪欧洲数学之王高斯提出的完整三角合估计问题,轰动了剑桥,被誉?quot;剑桥的光荣"。民国27年,罗庚学成回国,就任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资源委员会委员。31年完成巨著〈〈堆垒素数论〉〉,荣获一等第一名特奖,1935年10月,他应爱因斯坦的邀请,赴美参加由各国数学家参加的研讨若干未决的数学问题讲学会。在美讲学期间,又开展对"矩阵几何"自型函数"、"多复变函数论"、"空间扩张"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后聘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客籍教授。37年春,他受聘为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1950年1月,他冲破重重阻挠,携家人回归祖国,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52年7月起他先后负责筹建数学、基本理论数学、数学逻辑、力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计算及计算机8个研究所(室),担任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副主任。他的〈〈多个复变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和分析〉〉荣获1957年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应用数学的研究方面。是年,他撰著〈〈运筹学〉〉,编著〈〈统筹法平话〉〉、〈〈优选法平话〉〉(以下简称"双法")等通俗读物。他率领推广"双法"小分队到全国20多个省、市讲学,指导运用。1978年3月,他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1983年10月,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4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12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院士、伊利诺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5年4月当选取为全国政协副嘛席。6月3日,他应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东渡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和学术交流,12日在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即将结束时,心脏病复发,终因抢救无效而逝世,享年75岁。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不"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嘉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5、于敏中(1714-1779),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状元于振之弟。字叔子,号耐圃,金坛金城镇人。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平定四川金川时,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16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24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159卷。卒后赠文襄,赐祭葬。6、于振,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一号连漪,出身书香门第。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考中癸卯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没多久就进入南书房侍奉。雍正四年,他督察湖北学政。由于他擅自增添学额两名,遭到参黜,被贬为庶人。但因他生平学问无所不窥,博览内外典籍,研学精细,见解独特,所以三年后,他又重新由秀才考取举人,并调任行人司司副。7、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宇泰。别号损庵,明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福建参政。书法深入晋人堂室。辑郁冈斋帖数十卷,手自钩搨,为一时石刻冠。曾授翰林院检付,参与国史编修,著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等。由于朝廷不纳他的抗倭疏议,愤然称病辞职回乡,从此重操少时喜爱的医学。居家期间,他边疗民疾,边撰医书,曾成功的为一位眼窝边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术,作过落耳再植术,“以惊驱惊”治愈一富家子弟因科举得中惊喜过度而得的精神病。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学家所推崇。阿魏化痞膏即是《六科准绳》中的经典名方。他广泛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王家姑娘0122
姓名:华罗庚出生年月:1910年11月12日籍贯:中国江苏金坛人职务: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华罗庚的父亲是经营杂货店的,由于经营惨淡,致使华罗庚辍学,当了杂货店的记账员。在繁琐的劳作中,他没有放弃最大的嗜好--数学研究。正在他发奋时,他染上了伤寒症,被医生判了“死刑”。然而,他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左腿却落下了终生残疾。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数学家,凭着不懈的努力,于1930年,以《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而使中国数学界刮目相看。后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在这里,他得益于熊庆来、杨武之的指导,逐渐树立起他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1948年应美国一所大学骋请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携妻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一生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作为数学教育家,他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并形成了中国数学学派,有的人已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讲学时,因突发心肌梗塞而去世,终年75岁。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